- 年份
- 2024(4125)
- 2023(6055)
- 2022(4350)
- 2021(3975)
- 2020(3235)
- 2019(7334)
- 2018(7523)
- 2017(13135)
- 2016(8025)
- 2015(9385)
- 2014(9728)
- 2013(8995)
- 2012(7770)
- 2011(6786)
- 2010(7005)
- 2009(6443)
- 2008(6782)
- 2007(6530)
- 2006(6075)
- 2005(5737)
- 学科
- 管理(29928)
- 业(24625)
- 济(23827)
- 经济(23798)
- 企(21639)
- 企业(21639)
- 中国(10521)
- 财(9846)
- 农(8934)
- 业经(8454)
- 理论(8401)
- 制(7362)
- 务(7221)
- 财务(7186)
- 财务管理(7170)
- 方法(7053)
- 企业财务(6789)
- 教学(6729)
- 教育(6652)
- 银(6131)
- 银行(6118)
- 策(5947)
- 农业(5926)
- 行(5649)
- 划(5486)
- 地方(5421)
- 发(5167)
- 学(4999)
- 体(4915)
- 经营(4897)
- 机构
- 学院(103524)
- 大学(102611)
- 管理(39119)
- 济(35252)
- 经济(34036)
- 研究(33816)
- 理学(30508)
- 理学院(30148)
- 管理学(29594)
- 管理学院(29373)
- 中国(28280)
- 京(23381)
- 科学(20300)
- 财(20047)
- 江(19463)
- 所(17166)
- 农(17053)
- 中心(16293)
- 范(15688)
- 师范(15513)
- 州(15453)
- 研究所(15171)
- 北京(14935)
- 技术(14522)
- 业大(14220)
- 财经(14165)
- 省(13152)
- 农业(13019)
- 经(12754)
- 院(12548)
- 基金
- 项目(61330)
- 研究(48808)
- 科学(46693)
- 基金(40228)
- 家(34546)
- 国家(34201)
- 科学基金(29022)
- 社会(27755)
- 社会科(26067)
- 社会科学(26057)
- 省(25986)
- 教育(24858)
- 编号(22123)
- 划(21125)
- 基金项目(20923)
- 成果(18846)
- 自然(17708)
- 自然科(17280)
- 自然科学(17276)
- 自然科学基金(16939)
- 课题(16555)
- 资助(16070)
- 重点(14331)
- 年(14039)
- 项目编号(13117)
- 发(13004)
- 部(12805)
- 创(12735)
- 性(12443)
- 规划(12059)
共检索到180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蕾 贾爱英
总结了北京大学在工程硕士的管理、招生、培养、学位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办法、特点与经验,阐释了规范化管理对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北京大学 工程硕士教育 规范化管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冯涛 陆根书 柳一斌
以陕西省12所高校2012年2014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的335名工程硕士生和872名工学硕士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获奖者的成果和科研实践经历进行比较,对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在培养过程中,工程硕士生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受益较多,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分类培养成效显著,但是工程硕士生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经济新常态下工程硕士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提升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培养质量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梅中义 范玉青 燕丽
从“工程硕士和工学博士、硕士的论文选题及所存在问题”、“工程硕士和工学博士、硕士统筹培养的合理性和有益性”、“工程硕士和工学博士、硕士的统筹培养方法及质量保证”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近几年进行工程硕士与工学博士、硕士统筹培养的经验和基本情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余支政 骆莲莲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以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及灵活性,而课程硕士培养在培养方式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特点符合这些要求。笔者主要探讨在我国工程硕士培养实践中借鉴课程硕士攻读方式的依据问题。
关键词:
课程硕士 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仇国芳
作者探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 ,力图促进这种新规格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成熟 ,并使其质量得到保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许建平
本文对我国的工程硕士的培养问题做了探讨。文章就我国现阶段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扩展途径提出了作者的看法,认为加大在职研究生培养,是一种投入少,见效快的研究生培养途径。并以工程硕士的外语教学为对象,探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模式与方法,对外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发表了作者的见解,提出了改进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工程硕士 教育 外语教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永杰 罗中琼 黄庆
分析了西南交通大学在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过程中的一些有益的做法和加强综合能力培养的措施,介绍了工程硕士毕业生的一些典型事例,并就今后工作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
工程硕士 综合能力 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翁勇南 宋守信
在对中美两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培养信息、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对比分析后发现,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无论从课程设置还是从培养模式来看,都沿用工学硕士教育体系,虽然最终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但是实际上并未真正拉开工程硕士与工程类工学硕士之间的距离。工程硕士教育的定位应是介于工学硕士教育和MBA教育两者之间,要培养既懂工程又通晓管理的专业工程管理人才。应通过对课程的优化来达到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林建一 陆洪 王玮
分析了工程硕士培养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培养目的、扩大生源、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培养和质保体系、加强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培养 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仲学 刘国权 朱超甫
作者简要回顾北京科技大学自 1985年以来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的工作历程 ,重点介绍自 1997年以来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模式 ,并根据工程硕士生 (含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工作的实践 ,对有关的培养管理问题提出一些认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文修 仇国芳
作者认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指导思想和特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与工学硕士学位的共性,同时更明确地规定了它的特性。要进一步发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必须重视和坚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特色与质量,使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做出贡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云章
介绍了天津大学依托重点学科,在工程硕士培养中,选准办学对象,发挥行业优势,突出应用,加强能力培养,坚持育人为本等有利于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措施和做法。
关键词:
工程硕士 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义伦
为了科学地构建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几年来我们认真研究了工程硕士生自身条件和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基地培养的特点,独创了工程硕士生培养的校企互动模式,其核心内容是:课程学习的校企互动,科学研究的校企互补,素质养成的校企互促。同时认为,要培养出合格的工程硕士,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创新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魏晖 陈宗基 燕丽 王玉章
本文从科学、技术、工程的概念出发 ,分析了工学硕士与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基本区别 ,分析了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践探索了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的模式 ,提出了设立工程研究中心作为培养工程硕士基地的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