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14)
2023(15721)
2022(13748)
2021(13020)
2020(11103)
2019(25469)
2018(25176)
2017(48333)
2016(26459)
2015(29745)
2014(29988)
2013(29662)
2012(27525)
2011(24306)
2010(24386)
2009(22684)
2008(22516)
2007(19984)
2006(17553)
2005(15783)
作者
(76312)
(63109)
(63025)
(59968)
(40720)
(30463)
(28633)
(24668)
(24333)
(22961)
(21743)
(21415)
(20333)
(20096)
(19945)
(19580)
(18898)
(18890)
(18160)
(18110)
(15635)
(15526)
(15411)
(14576)
(14347)
(14212)
(14186)
(14012)
(12775)
(12425)
学科
(97038)
经济(96896)
管理(84432)
(78173)
(66006)
企业(66006)
方法(43717)
(39508)
数学(37508)
数学方法(37085)
中国(28488)
(26899)
(26347)
业经(22785)
(22578)
财务(22503)
财务管理(22438)
(21726)
企业财务(21212)
地方(20428)
(20180)
银行(20124)
(18971)
(18030)
贸易(18018)
理论(17849)
(17491)
(17387)
(17322)
金融(17317)
机构
大学(368856)
学院(365945)
管理(143660)
(141205)
经济(137852)
理学(122631)
研究(121948)
理学院(121254)
管理学(119196)
管理学院(118542)
中国(97590)
(79958)
(77864)
科学(75958)
(61943)
(60270)
财经(57741)
(56266)
中心(56045)
研究所(55610)
业大(54856)
(52216)
北京(50818)
农业(47164)
(46163)
师范(45646)
(45087)
(44720)
财经大学(42778)
经济学(42110)
基金
项目(245425)
科学(191462)
研究(178460)
基金(177486)
(154814)
国家(153541)
科学基金(131609)
社会(110557)
社会科(104544)
社会科学(104515)
(95582)
基金项目(94441)
自然(87116)
自然科(85017)
自然科学(84991)
自然科学基金(83477)
教育(81557)
(80676)
资助(73682)
编号(72889)
成果(59909)
重点(54661)
(53921)
(50766)
(50635)
课题(50223)
创新(47302)
科研(47273)
(46803)
教育部(46176)
期刊
(161030)
经济(161030)
研究(115153)
中国(76430)
(65553)
学报(59997)
管理(54070)
(54066)
科学(53593)
大学(45566)
学学(42774)
(39524)
金融(39524)
教育(39351)
农业(36576)
技术(30599)
财经(28773)
业经(25376)
经济研究(24901)
(24331)
问题(20293)
(19260)
理论(18679)
图书(18489)
(17916)
财会(17774)
会计(17744)
实践(17102)
(17102)
科技(16851)
共检索到560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金俊华  兰茹婷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取得了迅猛发展。然而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0年起的行业萧条,产能过剩带来的促销挑战,行业高毛利对新进入者的吸引以及拓展全球市场的压力,很多工程机械行业巨头从分期付款转向风险更大的银行按揭和融资租赁等信用销售方式,以此应对行业竞争。银行按揭和融资租赁销售方式实则为客户提供的融资渠道,在这种模式下,客户在自身实力不够强大,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能承购工程机械,因此能吸引更多客户,增加行业销量。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官占瑾  
本文对三一重工实行的销售模式和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并剖析企业在采用信用销售时将面临的风险及如何对风险进行控制与防范。发现只有建立完善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才能使企业的信用销售策略发挥最大的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侯林芳  
学习和研究我国跨国并购的案例,通过分析已发生的跨国并购案例,总结经验,分析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评估与控制能力,以此来降低并购的成本,是企业跨国并购必要的准备工作。文章选取三一重工并购普茨迈斯特作为跨国并购财务风险评估和控制的研究案例,基于财务风险的不同类型,提出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评估和控制提供一定的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森  
固定资产投资的下滑使得采用激进型信用销售策略的三一重工陷入了应收账款回款困难、坏账损失陡增、现金短缺的财务困境。为改善财务状况及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三一重工对坏账的计提比例、销售政策的信用标准及债务资本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杜毅刚  
"一带一路"倡议为工程机械行业的产能输出与转型升级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跨境融资模式不成熟、初创期境外子公司的财务指标难以支撑其融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汇率波动较大等融资问题亟需解决。中联重科在"走出去"进程中运用政策性银行项目贷款、内保外贷助力本地化融资、联合中信保开展跨境租赁和信用保险型应收账款池融资等多种融资模式,规避外汇、投资与回款风险,降低融资成本和国际诉讼成本,盘活了零散资产,增强了销售竞争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晓霞  刘中艳  
财务报表分析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本文基于三一重工2008~2012年年度报告,分析近五年来三一重工的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趋势以及变化的原因,力求更好地了解三一重工的盈利状况和资产质量,为信息使用者做出最佳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芬芳  
本文通过梳理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联重科")的恩怨,对它们在竞争战略要素和企业业绩创造上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科学应用差异化战略同时推进国企改革才能够实现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其超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本文以三一重工为例,通过获取的公司对外公告的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从公司财务状况、筹资方式及资本结构、资本运作、股利政策等方面,系统阐述了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部分方法和技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冯钰钰  冯玮玮  池昭梅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深入落实,海外并购作为企业快速获取海外资源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通过对比三一重工和柳工海外并购案例,以并购动因的完成程度衡量并购绩效,研究管理层特征对海外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三一重工和柳工的并购动因主要集中在追求技术创新、扩张国际市场和提升品牌竞争力三大方面。三一重工在追求技术创新和扩张国际市场方面表现优于柳工,其管理层中高龄管理层比重较少、博士和高级工程师及拥有海外背景人员比重较高的特征对并购绩效产生了积极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蒲晓婷  
随着国内制造业不断发展,已经向现代化、工业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在发展进程中成本改善问题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本文以三一重工集团公司产品为研究对象,对精准会计适用性进行分析,并以产品价值流为核心构建精益单位的成本改善收益核算模型,发现基于精益会计理论条件下能够取得极佳的治理效果,本文力求为推动精益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做出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蒲晓婷  
随着国内制造业不断发展,已经向现代化、工业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在发展进程中成本改善问题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本文以三一重工集团公司产品为研究对象,对精准会计适用性进行分析,并以产品价值流为核心构建精益单位的成本改善收益核算模型,发现基于精益会计理论条件下能够取得极佳的治理效果,本文力求为推动精益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做出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常尚新  
为了深入研究企业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动因及其影响,文章以三一重工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发行可转换债券前后的经营数据。结果显示:发行可转换债券能使企业资本结构得到有效调整,逆向选择成本与融资成本等能够实现降低,表明充分发挥可转换债券的优势可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磊  徐向艺  
以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第一股"——三一重工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三一重工的公司治理绩效和控制性大股东的所有权、控制权以及两权分离度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一重工的最终控制大股东所持有的的所有权(现金流量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进行"隧道挖掘"的行为,起到了利益汇聚的激励效应,并且随着其所有权比例的上升,公司治理绩效随之提高。同时,三一重工的最终控制大股东虽然通过采用金字塔控股结构分离所有权与控制权,用较少的所有权掌握大部分的控制权,但是两权分离并没有降低上市公司的治理绩效,即两权分离并未产生隧道挖掘的防御效应。但是激励效应和防御效应均不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许明金  廖婷  姜坷炘  文庭孝  
利用知网专利数据库检索三一重工的专利数据,采用数据统计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从专利申请趋势、申请区域分布、发明人合作网络、技术研发领域分布、专利类型分布、法律状态分布等方面对专利数据进行多维度的情报挖掘与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和企业创新发展需求,从技术创新储备、技术创新合作、海外专利布局、专利战略管理环境建设、专利情报战略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文颖  马广奇  
一、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现金流量模型是企业价值评估使用最广泛、理论上最健全的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增量现金流量原则和时间价值原则,即任何资产的价值是其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按含有风险的折现率计算的现值。根据现金流量分布特征,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可分为两种类型:永续增长模型和二阶段增长模型。前者假设企业未来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增长,后者适用于增长呈现超常增长和稳定正常增长两个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