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56)
- 2023(6123)
- 2022(4941)
- 2021(4753)
- 2020(3810)
- 2019(8843)
- 2018(8967)
- 2017(15440)
- 2016(9727)
- 2015(11298)
- 2014(11422)
- 2013(10551)
- 2012(10102)
- 2011(9163)
- 2010(9637)
- 2009(8473)
- 2008(8324)
- 2007(7688)
- 2006(6814)
- 2005(6294)
- 学科
- 济(34403)
- 经济(34355)
- 管理(22596)
- 教育(20346)
- 业(20336)
- 方法(19868)
- 数学(18583)
- 数学方法(18425)
- 企(16175)
- 企业(16175)
- 中国(15498)
- 财(10000)
- 理论(9753)
- 教学(8923)
- 农(8860)
- 学(6844)
- 制(6808)
- 地方(6553)
- 技术(5928)
- 农业(5901)
- 业经(5882)
- 务(5785)
- 贸(5781)
- 财务(5776)
- 贸易(5774)
- 财务管理(5761)
- 发(5597)
- 银(5590)
- 银行(5590)
- 易(5582)
- 机构
- 大学(129217)
- 学院(122815)
- 济(45400)
- 经济(44173)
- 管理(42499)
- 研究(41453)
- 理学(35832)
- 理学院(35416)
- 管理学(34831)
- 管理学院(34567)
- 教育(29534)
- 京(28216)
- 中国(27417)
- 范(26490)
- 师范(26344)
- 财(24099)
- 江(22135)
- 师范大学(21758)
- 科学(20550)
- 中心(19716)
- 北京(18810)
- 财经(18778)
- 所(18538)
- 州(17214)
- 经(17137)
- 职业(16985)
- 技术(16632)
- 研究所(16312)
- 院(15236)
- 经济学(14952)
- 基金
- 项目(75207)
- 研究(65430)
- 科学(61232)
- 基金(51810)
- 家(42258)
- 国家(41718)
- 教育(40978)
- 社会(39680)
- 社会科(37433)
- 社会科学(37429)
- 科学基金(36395)
- 省(30072)
- 编号(29072)
- 成果(27325)
- 划(27085)
- 基金项目(25721)
- 课题(24169)
- 资助(22185)
- 年(20822)
- 自然(20311)
- 部(19928)
- 自然科(19865)
- 自然科学(19863)
- 自然科学基金(19538)
- 教育部(18759)
- 规划(18566)
- 重点(18309)
- 性(17664)
- 项目编号(17423)
- 大学(16733)
共检索到204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沈岩 康妮 刘惠琴
阐述了工程教育认证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对工程人才成长所发挥的作用;介绍了工程硕士教育认证主要做法;讨论了工程教育认证在制订标准、组织构架、认证规则和方法等方面的若干策略。提出应紧密围绕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积极开展工程教育认证。
关键词:
工程硕士 教育认证 评估 体制改革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戴红玲 胡锋平 彭小明 王敏
工程教育认证视阈下,结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加强与完善实验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了集实验技能培养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成效显著。成果获江西省第十四批教学成果一等奖。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红燕
针对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导向,构建了"模块化+个性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规范了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并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新了实验课堂。这些实践教学改革突出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效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余勤 曾晓东 王建 杨晓梅 梁斌
以"计算机基础及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目标导向"式课程教学体系,并对该体系的实践结果进行了评价。两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新课程教学体系能显著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声道、填鸭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交流、提问质疑、辩论",把课程目标由传统的"教师教授什么"变为"学生学到什么"。对新专业认证标准下的课程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洪涛 王小兵
在2015新版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引导下,分析了标准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要求,剖析了测控专业现有的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以满足复杂工程问题和非技术要素对实践教学的要求为出发点,对测控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建设,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使测控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要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安勇
只有形成专业认证的闭合循环,才能促进专业认证工作的良性发展。只有不断改进,才能深入贯彻落实专业认证三个基本理念的本质要求。高校要高度重视质量文化的重要性,采取措施切实提升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理念。专业认证是我国构建"五位一体"本科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有198所高校846个专业通过认证。随着专业认证工作的全面快速推开,将会有更多专业从以自评为主的迎评阶段进入以改进为主的质量提升的新阶段。改进作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一项制度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唐彪 李冰 马振 黄志求 李洪波 王涛 程汉池
黑龙江省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邻近俄罗斯良好的区位优势,为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佳木斯大学设置了冶金工程专业。针对近年来很多高校陆续开展专业认证工作的新形势,有必要对冶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2014版培养方案基础上,重新修订了2016版的培养方案。实践证明,通过冶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就业形势良好,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达到改革效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黄正均 苗胜军 张磊 刘彩平 刘钰 张栋
根据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评估标准,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行业特点和土木专业的特色优势,总结分析初评过程中专家组意见和建议。通过整合实验教学资源、改善教学条件、修订重构教学课程体系、完善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强化教学过程指导和保障评价及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对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实践。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杰 李镇
阐述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属性,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相对接的必要性,提出了工程硕士教育与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相对接的建议。
关键词:
工程硕士 职业资格 认证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吴昌东 陈永强 江桦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针对传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的不足,以功率放大电路为例,通过对传统经典电路进行仿真并不断改进,提高学生优化电路能力。同时,根据生活实际需求,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设计声音测试电路及多路呼叫器等拓展性及开放性实验,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设计实用性电路的能力。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实验教学 电子技术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学华 王亚飞 杨尚文 耿赛猛 刘磊
通信系统是通信原理系列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借助卫星通信的模式,在"无线通信综合实践"课程中设计了一个小型卫星通信系统实验项目。该项目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软硬件结合,综合运用了通信原理、卫星通信、单片机应用技术等课程的知识,并考虑了安全、环境、法律等问题,使学生在安全用电、电磁干扰、通信频率选择等方面能够考虑非技术因素,在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同时培养社会责任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白艳红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推动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化。在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改革过程中,以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为目标,构建科学的课程目标形成性评价方法,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将评价结果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对提升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课程目标 形成性评价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赵伟华 董黎 林菲 刘真
为提高操作系统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对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包括:以成果反向设计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教学模式,以学习结果评价课程教学质量,以PDCA循环机制实施课程教学持续改进。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措施有效促进了课程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伟明 邵辉 蒋必彪 史国栋
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的热点之一。其着力点要从促进学生"成长"的活动过程角度,弄清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应该具备的特征,然后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从人格塑造、知识体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着力培养。常州大学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秀丽 谢晓波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都是国家实施的重大文化教育工程,本文分析了两项重大文化教育工程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大工程资源整合工作的目标任务,系统地论述了冷水江市对两大文化工程资源整合的实践和所采取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