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2)
2023(8075)
2022(6504)
2021(6583)
2020(5135)
2019(12223)
2018(12580)
2017(21729)
2016(13055)
2015(14902)
2014(15294)
2013(13795)
2012(12419)
2011(11166)
2010(11963)
2009(10272)
2008(10050)
2007(9373)
2006(8104)
2005(7441)
作者
(32807)
(26931)
(26728)
(25752)
(17191)
(13029)
(12510)
(10476)
(10413)
(10094)
(9390)
(8893)
(8709)
(8587)
(8513)
(8375)
(8121)
(8064)
(8034)
(7749)
(6939)
(6712)
(6502)
(6421)
(6337)
(6160)
(6125)
(5989)
(5493)
(5364)
学科
(38142)
经济(38104)
管理(28845)
(24617)
教育(21676)
(20584)
企业(20584)
方法(18617)
中国(16890)
数学(16372)
数学方法(15786)
理论(13983)
教学(12235)
(11757)
(10045)
业经(8822)
(8756)
农业(7401)
学法(7162)
教学法(7162)
(7156)
(7055)
技术(6957)
(6902)
贸易(6893)
地方(6791)
(6698)
(6284)
学理(6028)
学理论(6028)
机构
大学(164087)
学院(163313)
管理(55677)
研究(53680)
(50693)
经济(48946)
理学(46581)
理学院(45956)
管理学(44504)
管理学院(44180)
(37365)
中国(36445)
(33372)
教育(33189)
师范(33163)
科学(32346)
(28129)
师范大学(26739)
(26306)
技术(25557)
(24882)
北京(24804)
中心(24547)
职业(24305)
研究所(23510)
(22898)
业大(20858)
(20211)
(20114)
财经(18978)
基金
项目(100637)
研究(83656)
科学(79044)
基金(65640)
(55413)
国家(54763)
教育(49044)
科学基金(46636)
社会(46442)
社会科(43556)
社会科学(43546)
(42662)
编号(39735)
(37147)
成果(34766)
基金项目(32824)
课题(31209)
自然(28817)
自然科(28143)
自然科学(28139)
资助(28117)
自然科学基金(27571)
(27134)
重点(24272)
项目编号(23656)
规划(23002)
(22706)
(22173)
(21324)
(20970)
期刊
(62024)
经济(62024)
教育(61263)
研究(56949)
中国(45811)
技术(23301)
管理(21538)
学报(20711)
(20367)
科学(19052)
(18745)
大学(17674)
职业(17644)
学学(14298)
农业(13091)
(11819)
金融(11819)
技术教育(11747)
职业技术(11747)
职业技术教育(11747)
图书(11697)
业经(11223)
(9990)
论坛(9990)
经济研究(9061)
(8745)
财经(8596)
统计(8486)
书馆(8444)
图书馆(8444)
共检索到262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傅学强  
在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分析当前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师资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训练中心师资模式的建设实践经验,构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双师型"教师素质的教学团队,在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对本科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师资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胡蔓  赵云龙  栾晓娜  尚勇  
针对传统工程训练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最新研究实践以及工程训练教学改革需求,探索了新工科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式,并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例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框架。该模式以实践产品群为主线,以实践项目为载体,融合传统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块,新增新工科实践教学内容,重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项目群驱动知识、能力、实践和创新有机结合,为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新工科人才提供支撑。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兴冲  柯昌平  王瑞红  
为适应新工科建设,基于“应用特色+服务地方”提出“卓越工程+红色工匠”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目标,修订现有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工程类+经济类+管理类+信息技术类+数理统计类+职业技能”的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探索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进课程思政元素进课堂、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开拓校企合作新局面、建立“1+X”试点考核制度、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一流工程造价人才提供参考路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戈  张学军  朱玉平  叶晓勤  
分析了智能制造发展背景,阐述了智能制造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分析当前工程训练中心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更新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理念、顺应制造大国向智能制造强国转变的趋势,并对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提出几点思考建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马玉琼  郑红伟  王铁成  毕海霞  师占群  张艳蕊  
通过对工程训练实训课程特点及教学过程的分析,确定了以教师、学生为监控主体,以教学质量评价为测评目标,构建了一套基于6层应用体系的质量监控平台,并重点论述了教学评价体系的各模块功能与创新之处,实现了师生互评、督导监管的具体效果。该体系经过一年多的应用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监督效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武强强  武乐强  沈亮  陈响  寇文军  李国剑  
分析了数控雕刻技术应用到工程训练过程的必要性,以西北民族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开设的数控雕刻实训课程为基础,阐述数控雕刻在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使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与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对推动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丁连涛   吴彤   刘思含   杨洋   刘鹏   王云艺   曲晓海  
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劳动精神,在新工科背景下培育卓越工程师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类仪器设备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提高其利用率、挖掘最大可用价值,是当前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探索更加贴合基层教学单位的仪器设备利用率提高路径,该文以高校工程训练中心为例,从微、小、中、大型仪器设备的角度出发,通过课内改革打造共享空间、课外扩展建设共享平台,以及发挥社会服务协同作用的方法,解决教学类仪器设备利用率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强化仪器设备管理、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欢  
培养面向工程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普通高等工程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南昌航空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着眼于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培养,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教学资源、创新实践教学机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叶晓勤  
作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重要一环的工程训练中心,应主动适应新工科建设,探索促进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创新人才培养着力点,通过构建分层次、多模块的综合工程训练体系,建立全方位开放的创新实践平台,引入创客文化,打造创客社团,推动多元协同,产学深度融合,建设高水平的创新型师资队伍等措施,努力打造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创新实践平台,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茹荣芳  王淑霞  
教学技能是教师教育中师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本文尝试探讨构建微格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实践培养模式,促进高师学生教学技能的强化和提高。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秀梅  胡蝶  房静  吴鹏  
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典型特征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是摆在全国高校面前的重要任务,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将推进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华北电力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在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开展了多年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宋晓琳  高强  刘浩  刘玲玲  张惊雷  于京  
工程伦理教育在高校工科工程素质培养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高校工科现行工程伦理教育开展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工程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程训练中心实践教学优势,提出在工程训练实训中融入工程伦理教育的教学模式,从教育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搭建了工程伦理教育教学框架。该项教学改革旨在加强对学生伦理意识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付铁  丁洪生  马树奇  郑艺  
针对当前教育新形势及工程训练中心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程训练中心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与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容、方法与措施。研究结果对提高工程训练课程质量以及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华尔天  计伟荣  吴向明  
加入《华盛顿协议》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与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和认证标准的构建,实现了我国工程专业本科学位在所有该协议正式成员之间的互认。浙江工业大学将《华盛顿协议》所倡导的基于学生学习结果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工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其实践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可为地方高校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推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陶来华   李增芳   陈楠   沈恬逸   叶珂语  
以新工科教育理念为指导,基于TRIZ理论构建了“理、实、赛”融合与“通、专、创”并举的工程训练课程体系,进行“课赛结合、虚实结合、学用结合”PBL教学模式的探索。根据工程项目形式重构教学内容,以虚实、学用相结合方式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并依托工程训练支撑平台完成创新作品的构思、设计与制作。实践证明新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