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75)
2023(7639)
2022(6194)
2021(5738)
2020(4599)
2019(10599)
2018(10269)
2017(17490)
2016(11107)
2015(12856)
2014(13114)
2013(12289)
2012(11567)
2011(10441)
2010(10979)
2009(9478)
2008(9352)
2007(8740)
2006(7655)
2005(7115)
作者
(27532)
(22640)
(22395)
(21917)
(14711)
(10907)
(10548)
(8942)
(8569)
(8518)
(7947)
(7667)
(7381)
(7306)
(7109)
(7040)
(6954)
(6798)
(6746)
(6736)
(6082)
(5795)
(5535)
(5403)
(5309)
(5240)
(5204)
(5097)
(4557)
(4444)
学科
(39523)
经济(39476)
管理(28909)
(25116)
方法(21844)
教育(20905)
数学(20301)
数学方法(20088)
(20037)
企业(20037)
中国(17484)
(12158)
理论(10706)
(10006)
教学(9735)
(7956)
地方(7843)
(7550)
(7393)
财务(7380)
财务管理(7363)
业经(7163)
企业财务(7119)
(6981)
贸易(6965)
技术(6938)
农业(6833)
(6751)
(6425)
银行(6424)
机构
大学(147572)
学院(142763)
(53255)
经济(51887)
管理(51060)
研究(46307)
理学(43307)
理学院(42803)
管理学(42071)
管理学院(41770)
(31973)
中国(31791)
教育(31192)
(29035)
师范(28888)
(28392)
(25461)
师范大学(23627)
科学(23460)
中心(22236)
财经(21878)
北京(21013)
(20876)
(19955)
(19853)
职业(19523)
技术(19486)
研究所(18366)
经济学(17230)
(17161)
基金
项目(88895)
研究(75565)
科学(72407)
基金(61508)
(50594)
国家(49997)
社会(46380)
教育(46016)
科学基金(44041)
社会科(43851)
社会科学(43846)
(36285)
编号(33346)
(31794)
基金项目(30880)
成果(30279)
课题(27261)
资助(26181)
自然(25367)
自然科(24842)
自然科学(24840)
自然科学基金(24428)
(23325)
(22701)
重点(21438)
规划(21271)
教育部(21211)
(20062)
项目编号(19988)
(19687)
期刊
(57951)
经济(57951)
教育(57332)
研究(55582)
中国(42127)
(22944)
技术(18785)
管理(18731)
学报(16468)
职业(15777)
(15062)
金融(15062)
大学(15050)
科学(14165)
(13867)
财经(11870)
学学(11852)
技术教育(10460)
职业技术(10460)
职业技术教育(10460)
(10175)
图书(9156)
农业(8969)
经济研究(8721)
(8627)
论坛(8627)
业经(8328)
问题(7373)
统计(7216)
(7176)
共检索到237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安勇  
只有形成专业认证的闭合循环,才能促进专业认证工作的良性发展。只有不断改进,才能深入贯彻落实专业认证三个基本理念的本质要求。高校要高度重视质量文化的重要性,采取措施切实提升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理念。专业认证是我国构建"五位一体"本科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有198所高校846个专业通过认证。随着专业认证工作的全面快速推开,将会有更多专业从以自评为主的迎评阶段进入以改进为主的质量提升的新阶段。改进作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一项制度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勇  李剑峰  赵军  王丽娜  窦志强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它有助于构建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有助于构建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机制,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与注册工程师制度衔接:有助于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永东  张振刚  
美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笔者从系统论的视角研究了美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构ABET的组织架构、认证标准、认证内容、运行机制,并分析了美国ABET在规章制度、队伍建设、认证程序和认证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其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建设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启迪  
2006年初,由教育部牵头、18个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认证试点工作开展3年来,在组织体系建设、文件体系建设、认证试点工作等各方面均取得不断的进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期再次以专业认证为话题,约请相关参与者撰文,进行探讨和交流,以期推动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地开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沈岩  康妮  刘惠琴  
阐述了工程教育认证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对工程人才成长所发挥的作用;介绍了工程硕士教育认证主要做法;讨论了工程教育认证在制订标准、组织构架、认证规则和方法等方面的若干策略。提出应紧密围绕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积极开展工程教育认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余天佐  蒋建伟  任锐  刘少雪  庄颖  
持续改进被认为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之一。然而,在实践中如何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依据,实现专业的持续改进,不仅是工程教育认证机构关切的问题,而且是工程专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以某全国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为案例,从专业教育重要利益相关者毕业生和雇主的视角,分别收集、分析专业教育的质量信息,从专业培养目标、学习结果、课程、教学、评价等角度进行深度归因分析,为改进软件工程专业教育提出了方略建议,希冀对工程相关专业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志义  
分析了持续改进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持续改进的必要性。指出了完整有效的持续改进机制必须具备的功能和特征,给出了建立这种持续改进机制的基本模式与要素。论述了如何从机制是否完善、功能是否齐全以及效果是否明显等三个方面来考察专业的持续改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志义  
分析了持续改进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持续改进的必要性。指出了完整有效的持续改进机制必须具备的功能和特征,给出了建立这种持续改进机制的基本模式与要素。论述了如何从机制是否完善、功能是否齐全以及效果是否明显等三个方面来考察专业的持续改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涛   鞠成   张唯一   李成海   杨涵崧  
为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建设需要,修订了《粉体工程》课程教学大纲,建立了《粉体工程》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评价了《粉体工程》课程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文章对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粉体工程》课程质量评价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持续改进措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爱华  郑秀英  
为了推进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做好加入《华盛顿协议》的准备,同时为了探索建立我国的注册工程师制度,促进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教育部于2006年会同有关部门正式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毕家驹在《高教发展与评估》第1期撰文指出,世界上许多国家,从上世纪末开始,都先后改革认证准则,视学习产出为一项重要的质量准则,并由此延伸开来,在国家学位标准、高校教育目标、专业培养计划中都以学习产出为重要质量准则。要使我国的工程教育进一步提高质量,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凡儒  张承伟  朱梦茹  
[目的/意义]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构建高校图书馆支持服务体系,发挥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优势,促进学科建设和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方法/过程]通过分析专业认证通用标准7项指标中高校图书馆可深度嵌入支持服务的内容,对12项毕业能力要求进行逻辑划分。基于三维度双层次模型(3D2L模型),从3个维度、两个层次、6个方面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构建高校图书馆本科教育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结果/结论]3D2L模型可用于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高校图书馆支持服务体系可按照该模型进行组织构建,并对具体实施提出政策性解决方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甘宜涛  雷庆  
印度工程教育经过国家独立前及独立后两个阶段的发展,构建了一套符合印度国情的工程教育体系以及与其工程教育实际发展状况相符的专业认证制度。印度工程教育庞大的规模、由国家主导、多层次多类型的特征塑造了其独立而自治的认证机构、分级又分类的认证标准,兼顾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认证程序。这一具有鲜明特征的工程教育认证制度为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质量保障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叶树江  侯宇新  
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攻坚期,迫切需要高等教育提供人才支撑。高等教育正在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国家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在这一大背景下,地方高校应主动面向行业发展、国际竞争和向应用型转变新需求,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建设高质量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充分认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重要意义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于促进工程教育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杰  李镇  
阐述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属性,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相对接的必要性,提出了工程硕士教育与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相对接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