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4)
2023(9089)
2022(7430)
2021(7271)
2020(5873)
2019(13529)
2018(13723)
2017(22625)
2016(13633)
2015(15302)
2014(15633)
2013(14025)
2012(13027)
2011(11600)
2010(12443)
2009(11024)
2008(10816)
2007(10196)
2006(8983)
2005(8226)
作者
(35619)
(29494)
(29367)
(28046)
(18850)
(14087)
(13500)
(11470)
(11403)
(10957)
(10175)
(9831)
(9557)
(9483)
(9302)
(8958)
(8928)
(8873)
(8673)
(8550)
(7696)
(7336)
(7275)
(7123)
(6874)
(6729)
(6689)
(6663)
(6060)
(6059)
学科
(40495)
经济(40459)
管理(39376)
(35936)
(32141)
企业(32141)
教育(23028)
方法(19816)
中国(18686)
技术(17751)
数学(17189)
数学方法(16641)
理论(15048)
教学(12801)
技术管理(11734)
(10775)
(10678)
(9700)
业经(9635)
(8293)
地方(7782)
学法(7545)
教学法(7545)
(7381)
银行(7372)
农业(7057)
(7050)
研究(6953)
(6821)
(6799)
机构
大学(175776)
学院(172768)
管理(63022)
研究(58686)
(56943)
经济(55172)
理学(53197)
理学院(52541)
管理学(51054)
管理学院(50685)
(39658)
中国(39565)
科学(35276)
教育(34788)
(33618)
师范(33371)
(30711)
(28264)
中心(27403)
(27373)
技术(26906)
师范大学(26872)
北京(26270)
研究所(25449)
(24443)
职业(23518)
(22957)
业大(22661)
(21765)
财经(20730)
基金
项目(111269)
研究(90266)
科学(89374)
基金(74446)
(63725)
国家(62975)
科学基金(54570)
教育(52527)
社会(52289)
社会科(49245)
社会科学(49239)
(48246)
(41865)
编号(39359)
基金项目(37643)
成果(34784)
自然(34074)
自然科(33419)
自然科学(33414)
自然科学基金(32791)
课题(32567)
资助(30558)
(28866)
(27347)
重点(26826)
创新(25781)
(25225)
规划(25091)
(24395)
项目编号(24140)
期刊
(66155)
经济(66155)
教育(65021)
研究(61339)
中国(52900)
管理(27648)
技术(25781)
学报(23114)
(21809)
科学(21665)
(20428)
大学(19307)
职业(18302)
学学(15798)
农业(13943)
(13831)
金融(13831)
技术教育(11995)
职业技术(11995)
职业技术教育(11995)
(11686)
论坛(11686)
图书(11569)
科技(10721)
(9964)
业经(9932)
财经(9844)
技术经济(9753)
统计(9574)
经济研究(9113)
共检索到284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邵辉  龚方红  徐萍  葛秀坤  赵庆贤  蒋必彪  
从"职业"角度提出了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活动过程中的5个主要问题: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开展面向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运用所学知识锲而不舍解决问题过程的磨炼,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顿悟瞬间,形成自豪感与树立从事事业的自信心;分析、建立了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活动中的逻辑关系,探讨了教育培养活动的特性;并将"教育培养活动"应用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伟明  邵辉  蒋必彪  史国栋  
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的热点之一。其着力点要从促进学生"成长"的活动过程角度,弄清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应该具备的特征,然后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从人格塑造、知识体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着力培养。常州大学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蒋毅坚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我国逐渐建立起培养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分类办学体制。学术型人才在精英教育阶段已积累丰富经验,技能型人才在政策推动下已取得一定成果,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方法还不够明确。地方工科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孟大伟  吴秋凤  刘胜辉  隋秀凛  周美兰  
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地方理工科大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哈尔滨理工大学实施"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其实践探索的成效能为高等院校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方清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推动知识和科学技术成果的创新和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是高校的本义所在。本文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概念和特征等进行基本概述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新跃  董世洪  周金其  魏玲  
一、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客观依据1.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保证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推进和加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数以千万计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志明  
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必须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但是,当前工科院校创新教育存在诸如人才“基本功”不够扎实,“知识面仍显狭窄”,教材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对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存有缺陷等等问题。对此,作者提出了努力拓宽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型学习方法、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推进个性化课程体系、探索按大类培养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在学期间的研究和训练、培养工程意识和综合能力、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和环境、探索开放性人才培养模式等对策。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颜伟  袁清和  孙佳欣  欧龙飞  
培养符合创新型社会发展需求和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各高校工业工程专业需要长远规划的问题,因此测度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认证标准的响应契合程度是评价该模式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为了构建一套良好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基于能够全面表达模糊性和随机性特征的云理论,确立了7级测度云标尺,根据云理论扩展标度的层次分析法为培养模式各要素指标分配了权重,构建了响应云的测度模型,通过计算响应云与标尺云的贴近度确定隶属等级,实现了"培养模式—认证标准"响应性的有效测度。最后,将该测度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采用云理论构建了响应云的测度模型,实现了"培养模式—认证标准"响应性的评价,并客观表达了测度本身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包含的要素中,"教育理念B2"和"培养过程B4"占据了60%以上的比重,高校只有在这两个要素上取得较好的分值,才能提高培养模式对通用标准的响应契合程度。为今后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制定契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旭华  
本文借鉴“体验经济”的启示,根据应用型教育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在应用型教育中实施体验教育的概念、意义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对其与传统教育进行了比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广元  李永平  刘云利  
如何独辟蹊径,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能否达成的关键。应用型人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应用性,作为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其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以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支撑,以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着力构建适应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广元  李永平  刘云利  
如何独辟蹊径,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能否达成的关键。应用型人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应用性,作为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其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以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支撑,以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着力构建适应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晓国  张福生  翟铁华  
新常态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应用型教育应从德育与校园文化、学科专业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融合创新、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建设等方面进行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中国特色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培养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永利  江涛涛  姜鸿  
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实力薄弱、发展缓慢、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应明确发展思路,彰显石化特色,发挥学科和地方经济发展优势,不断推进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走出一条既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和单科学院,又不同于纯财经类院校的人才培养之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为民  张国昌  
我国的自主创新在目前阶段主要以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因此,应用型创新人才应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主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可以进一步分为理论性、设计性、技能性、操作性四个层次,不同层次的人才在自主创新中承担着不同的作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方式必须区别于传统的学术型教学,而强化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要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祥武  
技能型创新人才是国家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出发,职业教育必须肩负起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的是一项艰巨工程,必须要形成政府、企业、职业学校共同努力的建设格局,要创建开放的创新教育环境,注重教育各领域及教育教学内部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多元的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动力和潜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