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36)
2023(3401)
2022(2555)
2021(2727)
2020(1880)
2019(4502)
2018(4756)
2017(6268)
2016(4913)
2015(5593)
2014(5774)
2013(4720)
2012(4448)
2011(3979)
2010(4369)
2009(3403)
2008(3340)
2007(3227)
2006(2888)
2005(2712)
作者
(10111)
(8253)
(8187)
(8035)
(5284)
(3999)
(3993)
(3479)
(3204)
(3202)
(2867)
(2812)
(2782)
(2690)
(2676)
(2616)
(2589)
(2583)
(2504)
(2427)
(2363)
(2214)
(2105)
(2041)
(1984)
(1961)
(1934)
(1822)
(1779)
(1713)
学科
教育(19357)
中国(9551)
教学(7949)
理论(7363)
管理(5188)
学法(4404)
教学法(4404)
(4403)
经济(4394)
(4000)
学理(3782)
学理论(3782)
研究(3710)
(3653)
思想(3577)
政治(3478)
(3475)
发展(3455)
改革(3333)
(3332)
思想政治(3304)
政治教育(3304)
治教(3304)
德育(3271)
高等(3240)
学校(3143)
教育改革(2795)
(2669)
(2508)
计算(2500)
机构
大学(53530)
学院(48937)
教育(26594)
研究(21199)
(18841)
师范(18760)
师范大学(15685)
(13927)
职业(13373)
技术(12068)
科学(11576)
管理(10495)
(10384)
教育学(10291)
北京(9997)
(9945)
中国(9644)
职业技术(9341)
研究所(8977)
中心(8637)
(8491)
技术学院(8149)
(8116)
(8084)
理学(8016)
经济(7816)
理学院(7779)
教育学院(7554)
管理学(7418)
管理学院(7286)
基金
研究(30442)
项目(28088)
教育(24288)
科学(22559)
成果(16477)
编号(16239)
课题(15517)
基金(14429)
社会(14407)
(14048)
社会科(13186)
社会科学(13185)
(13046)
(13000)
(11417)
国家(11113)
规划(10427)
(9774)
项目编号(9363)
研究成果(9308)
年度(8898)
(8647)
科学基金(8519)
重点(8226)
(8137)
(7997)
(7972)
阶段(7941)
(7887)
教育部(7535)
期刊
教育(49009)
研究(26509)
中国(24352)
职业(13037)
(12970)
经济(12970)
技术(10970)
技术教育(8792)
职业技术(8792)
职业技术教育(8792)
高等(5768)
大学(5492)
(5323)
论坛(5323)
成人(5116)
成人教育(5116)
学报(5103)
高等教育(4869)
(4513)
图书(4367)
科学(4332)
职教(4161)
管理(4137)
(4019)
发展(3879)
(3879)
(3840)
比较(3405)
书馆(3365)
图书馆(3365)
共检索到94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培根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第4期撰文提出,要进行深层次的工程教育改革,必须从人文情怀的角度去审视工程实践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勿让学生停留在"器"上,还要让他们明白"器"外之道,则正是教育之所为;脱离人的存在的技术是没有意义的,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人的存在意义与工程技术的关联;工程技术学习的载体是人,不同的学生就是工程技术学习的不同载体,所以一定要体现个性化。教师人文情怀主要体现在,不是把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黎振宇  
"天堂"图书馆担任过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的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写道:"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若博尔赫斯访问过摩根图书馆,他一定会惊叹发现了人世间最接近"天堂"的地方。1902年,摩根致电纽约顶尖设计师麦金,希望在居所附近盖一栋建筑,用了于个人居住和存放艺术品。他直言不讳地说: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黎振宇  
摩根的宗教收藏摩根图书馆的藏品涵盖了人类文明的诸多精粹,漫步于此不禁慨叹创造力的伟大,唤起的惊奇和谦卑充溢心灵。除卷帙浩繁的珍本图书外,这里还藏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鲁本斯、伦勃朗等众多画家超过12万件的画稿;15世纪到20世纪众多作家、音乐家、政治家等的手稿、信件和个人物品,比如狄更斯、马克·吐温、左拉、艾略特、拜伦、济慈等作家、诗人的手稿,梭罗生前的四十卷日记,贝多芬、海顿、舒伯特、马勒、肖邦、瓦格纳、德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林伯海  
在21世纪,人类全方位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生存、网络交往、网络实践正在成为人的现实存在样态,"我"在实体自我之外衍生了网络自我,这便使得"我是谁?"这一哲学终极问题笼上了一层更为神秘的氤氲浓雾。那么,网络自我是怎样的"我"?实体自我怎样认识网络自我?网络自我如何实现互动?网络自我如何自我建构?中央财经大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万宇  
文章比较徐雁的《书来话多》《书来话长》两部读书随笔集,解析其读物选材、文风学风、人文哲思等特点,探讨阅读的情怀与学理之间的关系,呈现当代书评、阅读研究及阅读推广的丰富样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长青  
基于培养合格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这一目的,阕述了人文情怀与科学素养对医学科学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医科研究生应该具有的人文情怀与科学素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严冰  
远程教育青年学者的成长途径与发展空间问题,应该放在大的背景下和进程中来考察。远程教育这些年来取得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成果,为现在及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特别是新生力量的不断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萍  
"格卑气弱"是古人从风格上对晚唐诗进行整体性批评时惯用的词语,即格调不高而有衰陋之气。虽然对于这一批评,后代独具慧眼的诗人及文论家多有拨正,但却依然停留在对晚唐诗歌创作的审美价值及意境的肯定上,而很少论及晚唐诗人在亡国前夕,生发出的对家国的热爱、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对真善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满含民胞物与精神的人文情怀。作为晚唐的一代词臣,吴融有大量咏物诗传世。一花一世界,一草一乾坤,正是借用这种貌似琐碎的体裁,吴融细腻地感悟生命的真谛,通过与大自然物象的"静中相对",传达出百代之下读来犹使人们为之动容的人文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华中理工大学课题组刘献君(执笔)为了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采取直接与间接收集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对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国的近100所有代表性的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状况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刘静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中外神话虽然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流传体制上有许多差异,但在表现人文主义精神和情怀这个基本点上却具有通感性和同质性。中外神话都经历了由"人本"向"神本"的蜕变和由"神本"到"人本"的复归,都在现代文明中变异着自己的存在方式,延续着它人文主义的情怀和独有的艺术魅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天义  
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皮日休,其诗文兼有奇朴二态,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皮日休代表性作品之一就是《汴河怀古》: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Bernard Jim Jansen  吴丹  李凯  黄崑  姜婷婷  张鹏翼  赵宇翔  张晓飞  刘畅  李月琳  权明喆  丁念  
1 引言信息行为研究一直都是图书情报领域的核心研究内容。在网络信息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今天,"交互"已然成为用户获取各类信息资源最普遍的行为。为推动国内外信息行为、交互式信息检索及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交流与合作,探索相关问题的研究思路、方法和路径,促进情报学相关学科领域的不断发展,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与南开大学信息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于2019年5月13—14日举办了 "交互与信息行为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国际著名信息科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睿  周亚亭  
随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不断深化,高校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也逐步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应将人文关怀融入课程教育管理、人文教育管理、社会实践管理、网络教育管理、就业教育管理中,充分发挥人文关怀在完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红  
应用型教育向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技术技能,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样不可忽视。本文通过对人文素质类课程建设方案、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此类课程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上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洁  段远源  
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在开展学生评教工作中以人为本,从人性化角度出发,通过营造重视学生评教的良好氛围、师生与管理者共同设计评估指标、开发网上评估系统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传递形象直观的评估结果、谨慎处理评估结果、为教师提供优质服务等措施,对学生评教工作采用人文化管理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