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8)
- 2023(12033)
- 2022(10169)
- 2021(9794)
- 2020(8571)
- 2019(20368)
- 2018(20760)
- 2017(39035)
- 2016(21671)
- 2015(24688)
- 2014(25039)
- 2013(23919)
- 2012(21697)
- 2011(19409)
- 2010(19541)
- 2009(17776)
- 2008(17682)
- 2007(15632)
- 2006(13259)
- 2005(11608)
- 学科
- 济(83585)
- 经济(83495)
- 管理(58553)
- 业(55439)
- 企(46638)
- 企业(46638)
- 方法(43984)
- 数学(39624)
- 数学方法(38898)
- 农(22307)
- 财(22129)
- 中国(21402)
- 业经(17394)
- 制(17273)
- 理论(16484)
- 学(16059)
- 贸(14756)
- 贸易(14752)
- 地方(14588)
- 易(14351)
- 农业(14245)
- 务(13659)
- 财务(13595)
- 财务管理(13556)
- 技术(12936)
- 企业财务(12820)
- 和(12735)
- 银(12478)
- 银行(12446)
- 体(12165)
- 机构
- 学院(297074)
- 大学(294033)
- 济(116433)
- 管理(115281)
- 经济(113862)
- 理学(99585)
- 理学院(98538)
- 管理学(96438)
- 管理学院(95895)
- 研究(94204)
- 中国(70023)
- 京(61581)
- 科学(58156)
- 财(54089)
- 农(48307)
- 所(46877)
- 江(45034)
- 业大(44767)
- 中心(44395)
- 财经(42871)
- 研究所(42652)
- 范(39323)
- 师范(38910)
- 经(38901)
- 北京(38427)
- 农业(37981)
- 技术(36315)
- 州(35484)
- 经济学(35356)
- 院(34363)
- 基金
- 项目(199921)
- 科学(156912)
- 研究(147591)
- 基金(142390)
- 家(123440)
- 国家(122390)
- 科学基金(105665)
- 社会(89880)
- 社会科(85120)
- 社会科学(85093)
- 省(80792)
- 基金项目(75002)
- 教育(73206)
- 自然(69609)
- 自然科(68025)
- 自然科学(68005)
- 划(67788)
- 自然科学基金(66739)
- 编号(62667)
- 资助(59862)
- 成果(50152)
- 重点(45690)
- 部(44590)
- 课题(43811)
- 创(42314)
- 发(42033)
- 创新(39384)
- 科研(38818)
- 教育部(38590)
- 大学(38348)
- 期刊
- 济(123224)
- 经济(123224)
- 研究(82858)
- 中国(59416)
- 学报(44876)
- 教育(44270)
- 财(44118)
- 农(42360)
- 管理(41652)
- 科学(40601)
- 大学(34825)
- 技术(32427)
- 学学(32351)
- 农业(28586)
- 融(23505)
- 金融(23505)
- 财经(21063)
- 业经(20447)
- 经济研究(19736)
- 经(18083)
- 统计(16515)
- 业(16056)
- 问题(15913)
- 职业(15162)
- 技术经济(15079)
- 策(14813)
- 版(14166)
- 图书(13867)
- 理论(13636)
- 决策(13531)
共检索到429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何爱芬 陈洪捷
基于"输入–过程–结果(Input-Process-Output,IPO)"的培养模式概念总框架,对38个工程博士授权单位的91个与培养相关的文本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招录方式上,工程博士的招录方式呈现分层分类与多样化的趋势;在培养过程中,多学科交叉课程设置是其主要特色,校企联合培养和双导师制多停留在"文字表述"阶段,实质性合作任重道远,培养过程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且不同院校改革程度存在差异;在毕业要求上,不唯论文,多样化的毕业成果要求凸显特色,但实际执行存在困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江登英 余玲 王龙
文章以"卓越计划"的实施为切入点,对高校的工程数学教学改革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高校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体系、考核模式四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如更新教学理念、倡导创新性教育,改进教学形式、实施参与式教学,健全教学体系、探索集成式课程,完善教学考核、实行综合性评价,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卓越 创新 工程数学 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希 陆莹绮 冉云芳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发展思路。为探索技能大赛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必要性,本研究首先以32位获奖选手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进行三级编码,建构学生参与技能大赛的收获模型。其次,对大赛指导教师进行访谈,获取技能大赛融入职业院校日常教学的实践经验。最后,基于学生收获和教学实践经验,提出技能大赛推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建议,包括设置“分层式”“1+1式”课程安排、创新“项目化“”校本化”教学模式、组建“多师型“”发展型”教师队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甲刚
从价值取向上看,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必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的新要求,有利于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我国从博士生教育大国向博士生教育强国的转变。从路径选择来看,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应立足于中国特殊国情,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从未来走向来看,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将趋于目标多样化、选拔灵活性、课程规范性和过程开放性等。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培养模式 改革 构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泽芳
时代发展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我国当前博士生创新能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了现行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反映在培养观念相对滞后、培养目标存在偏颇、培养主体规范不够、培养对象选淘不严、培养方式缺陷甚多、培养评价忽视创新等方面。加强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必须改革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培养观念、突出创新能力为重的培养目标、构建能有效激发创新的导师队伍、改革对培养对象的选淘制度、改进现存的培养方式、完善有效激励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
博士生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甲奇 杨陈慧
高职行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导向,该人才培养模式下,与此配套课程改革迫在眉睫。行动导向课改思路从重构课程体系入手,重组课程内容,以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专业课程内容融汇素质培养。课程改革要点强调"形散神不散",建议实施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元评价手段和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课程改革。
关键词:
行动导向 人才培养 课程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欣怡 崔爽 段丽萍
对10所医学科学学位博士生培养院校进行了调查,基于过程视角,分析医学科学学位博士生培养的利益相关体对培养模式改革的期望,通过与国外一流大学的比较,从培养目标、招生方式、科研环境和导师指导四个关键环节发现我国医学科学学位博士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对策与改革突破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毋磊 周蕾 马银琦
明确我国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向度,对于推动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具有重要价值。以21所职业技术大学为例,通过对其近4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文本分析发现:培养目标主动服务区域发展,但缺乏高端产业适配度,强调人才的专业复合性,却忽略了高层次的内涵;专业设置不断提升适应性,本科性有待彰显,课程建设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理实尚未一体化,“三教”改革注重内涵式发展,师资队伍亟需加强;现代学徒制建设注重校企协同育人,但缺乏标准引领,“1+X”证书制度稳步推进,含金量有待提升;校内多级评价主体权责分明,企业行业地位重视程度不足,评价导向有所扭转,但欠缺职业特色。据此,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要厘清“现场工程师”的培养定位,彰显类型特色;坚持“技术导向”的培养过程,打造培育优势;深化“校企协同”的培养制度,加强育人保障;构建“知识+技能”的评价体系,提升育人成效。
关键词:
职业本科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传韵 石伟平
随着国际贸易持续深化,关务与外贸服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但在高职院校关务与外贸服务人才培养过程中却存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难以满足国际贸易行业发展需求,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结构失序、教学方式滞后,专业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方式不适用技术技能人才考核等问题。借鉴和总结世界技能大赛经验,剖析世赛项目设计原理与逻辑,能有效指导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为进一步发挥世赛的引领价值,高职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应确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体的项目课程内容,搭建以工作实际场景为原型的实践教学情境,建立以模块技能表现为基础的人才评价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琴
本文认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发生着一场极其重大的变革。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基本确定的情况下,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逐步走向有序而灵活;课程体系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适应不同专业特点,教学采用相应的工学结合模式,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形成。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设置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琴
"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是我国旨在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内涵采取的重要举措。项目实施以来,示范院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进一步加深,但合作的内涵还需拓展;课程内容体现了职业性的要求,但需继续推进课程体系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制定了详尽的顶岗实习规章制度,但具体的管理措施还需加强;还需进一步探索实现顶岗实习教学功能的策略;与企业共建了实训基地,但在基地的管理运作方面企业参与的深度不够;在教学评价方面还应进一步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
关键词:
示范高职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雪芳 陈礼辉 黄六莲
福建省轻化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遵循"厚基础、精专业、博知识、重实践、求创新、强能力"的理念,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三模块、三环节、三平台"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并建立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实施保障机制,重新构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元元 李正 徐向民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创新”的根本在实践。实践教学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学生学会横向思考,学会联系实际地学习,学会对各部分内容进行综合,处理好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学会团队合作。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岩
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共性问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及改革的结构和基本原则等是改革的基本依据。通过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可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可遵循的思路。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导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琳
一、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首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知和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他们自己根据自身经验去构建有关知识的能力,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只起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其次,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情景"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与真实的或类似真实情景相联系的,是对真实情景的一种体验。第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协作"学习对知识建构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研究综述——基于2015年以来CNKI论文统计结果的分析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施
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基于32所职业本科院校教育质量报告的文本分析
新建本科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基于三江学院财会专业毕业生供求状况的调研分析
基于培养方案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分析
本科院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基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区的思考
改革后的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