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10)
- 2023(9488)
- 2022(7672)
- 2021(7400)
- 2020(5985)
- 2019(14108)
- 2018(14060)
- 2017(25155)
- 2016(14413)
- 2015(16656)
- 2014(17089)
- 2013(15688)
- 2012(14064)
- 2011(12752)
- 2010(13705)
- 2009(12478)
- 2008(11318)
- 2007(10542)
- 2006(9348)
- 2005(8661)
- 学科
- 济(46710)
- 经济(46670)
- 管理(34547)
- 业(33064)
- 企(28436)
- 企业(28436)
- 中国(26498)
- 融(25706)
- 金融(25705)
- 银(23370)
- 银行(23364)
- 行(22662)
- 方法(22255)
- 教育(21169)
- 数学(19845)
- 数学方法(19243)
- 理论(15098)
- 财(13830)
- 农(12946)
- 制(12682)
- 业经(11496)
- 地方(11381)
- 教学(11209)
- 中国金融(11020)
- 学(10406)
- 务(9595)
- 财务(9549)
- 财务管理(9524)
- 企业财务(9027)
- 农业(8734)
- 机构
- 大学(186937)
- 学院(186115)
- 济(64902)
- 管理(64383)
- 经济(62924)
- 研究(60609)
- 理学(54228)
- 理学院(53576)
- 管理学(52010)
- 管理学院(51670)
- 中国(48991)
- 京(40997)
- 科学(34962)
- 范(33999)
- 师范(33763)
- 财(33079)
- 教育(32413)
- 江(30640)
- 中心(30040)
- 所(29497)
- 师范大学(27273)
- 北京(27195)
- 研究所(26369)
- 技术(25723)
- 财经(25661)
- 州(25617)
- 农(23793)
- 职业(23779)
- 业大(23087)
- 经(23080)
- 基金
- 项目(115142)
- 研究(93214)
- 科学(90886)
- 基金(77659)
- 家(65472)
- 国家(64742)
- 科学基金(55632)
- 社会(54419)
- 教育(52224)
- 社会科(51369)
- 社会科学(51355)
- 省(48408)
- 编号(42033)
- 划(41647)
- 基金项目(39169)
- 成果(36651)
- 自然(34049)
- 资助(33583)
- 自然科(33306)
- 自然科学(33302)
- 课题(32898)
- 自然科学基金(32650)
- 年(27978)
- 重点(27575)
- 部(26021)
- 发(25890)
- 项目编号(25621)
- 规划(25086)
- 创(24597)
- 性(24261)
- 期刊
- 济(73744)
- 经济(73744)
- 研究(65622)
- 教育(58339)
- 中国(49530)
- 融(31337)
- 金融(31337)
- 财(26846)
- 管理(24923)
- 技术(23952)
- 学报(23221)
- 农(21707)
- 科学(21362)
- 大学(19802)
- 学学(16774)
- 职业(16324)
- 农业(13983)
- 财经(12471)
- 业经(12093)
- 经济研究(11088)
- 技术教育(10910)
- 职业技术(10910)
- 职业技术教育(10910)
- 经(10715)
- 统计(10295)
- 坛(10009)
- 论坛(10009)
- 图书(9448)
- 策(9344)
- 发(9149)
共检索到301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宋晓琳 高强 刘浩 刘玲玲 张惊雷 于京
工程伦理教育在高校工科工程素质培养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高校工科现行工程伦理教育开展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工程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程训练中心实践教学优势,提出在工程训练实训中融入工程伦理教育的教学模式,从教育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搭建了工程伦理教育教学框架。该项教学改革旨在加强对学生伦理意识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工程伦理 教学改革 工程训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傅学强
在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分析当前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师资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训练中心师资模式的建设实践经验,构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双师型"教师素质的教学团队,在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对本科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师资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师资模式 工程实践 工程训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欢
培养面向工程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普通高等工程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南昌航空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着眼于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培养,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教学资源、创新实践教学机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维阳 苏静普
生成式预训练模型以其高度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基于数据与反馈的动态学习方式重构了教育空间和教学方法,为教育体系带来了颠覆性变革。但随着生成式预训练模型普遍化,尤其是Chat GPT的崛起,一些新的伦理风险也逐渐凸显出来,其中包括技术风险、内容风险、数据风险和算法风险等。这些风险既有生成式预训练模型本身在训练过程中不自觉产生的偏见或误导性言论对人的侵犯,也有人类本身的因素如:开发者算法霸权、个体技术认知缺乏、教师数据素养欠缺等。针对这些伦理风险,可以从加强理论研究和知识普及、研发符合我国教育模式的生成式预训练模型、推动教育形态的结构性变革来进行伦理风险治理,以确保生成式预训练模型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符合教育伦理规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胡蔓 赵云龙 栾晓娜 尚勇
针对传统工程训练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最新研究实践以及工程训练教学改革需求,探索了新工科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式,并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例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框架。该模式以实践产品群为主线,以实践项目为载体,融合传统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块,新增新工科实践教学内容,重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项目群驱动知识、能力、实践和创新有机结合,为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新工科人才提供支撑。
关键词:
工程训练 新工科 实践项目 实践教学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鲍海君,吴宇哲,胡昱东
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农地整理中不伦理的行为,探究了产生不伦理行为的根源,提出了生态板、生态孔、生态岛屿和生态边界等环境伦理型农地整理规划设计模式和运作模式。环境伦理型农地整理规划设计模式在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土地整理项目中得到了较好的运用。
关键词:
环境伦理 农地整理 生态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茹荣芳 王淑霞
教学技能是教师教育中师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本文尝试探讨构建微格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实践培养模式,促进高师学生教学技能的强化和提高。
关键词:
教学技能 合作学习 微格教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华
高职高专校内实训基地是完成实习、实训教学的重要场所,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办好高职高专教育的关键所在。而全真性模拟土建类校内工程训练中心,相当于在学校建设了一个真实的建设工地和一个巨大的教学展示与实训的场所,让工地场景在校内再现,相当于将工地搬进校园,让学生不出校门便能进入工地现场进行参观学习和实训。全真模拟工程训练中心作为一个单项工程,是一个投资大、设计难、施工复杂的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建设工地,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遵循一定的建设程序方法进行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秀梅 胡蝶 房静 吴鹏
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典型特征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是摆在全国高校面前的重要任务,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将推进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华北电力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在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开展了多年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
工程训练中心 创新教育 学科交叉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矫永康 陈勇 李芮琪
无人机专业模拟训练教学是适应军校实战化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梳理传统专业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阐明了开展无人机专业模拟训练教学的必要性,结合教学实际描述了无人机模拟训练教学方式,并对下一步的模拟训练教学建设工作提供了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无人机 模拟训练 专业教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孙禺 梁竞文
本文分别从工程学、哲学与伦理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等学科发展的视角指出,传统意义上的工程伦理教育概念有待拓宽。工程伦理教育的对象应更加广泛,内容应更加丰富,过程应更为持久,实施主体应更为多元,从而构建出一个广义的工程伦理教育概念。
关键词:
多学科 工程伦理 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忠寿 陆玉梅 唐子俊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以及国家大力倡导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背景下,探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模式,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例,从学生让渡价值角度对创业教育的目标框架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将创业教育贯穿于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并从改革课程教学、整合教师资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强化校企政行合作等方面,探索提升创业教育价值的路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蔡婷婷
通过对52所iSchool学院网站调查,将iSchool学生科研训练的形式归纳为研究方法类课程、科研研讨会、支持学生科研的项目、学术会议、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科研活动或比赛。以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信息学院为例,总结出iSchool学生科研训练模式是科研基本知识学习、科研能力训练、科研实践、科研资源支持4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具有循序渐进、互相渗透的特点。建议对iSchool的学习应统筹各个环节,注意次序性,并根据学生的培养层次提供有针对性的科研训练。
关键词:
信息学院 学生科研训练 训练模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运红 冯增俊
美国是由移民组成的社会大熔炉,在数百年发展中形成了以教育为主导的移民社会融合实践模式,不仅有效地提升了移民的政治认同、经济参与,缩短了群体间的文化差距,而且有效地实现了对多元文化群体的新型社会管理,建构起独特的教育社会管理实践体系,这对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彦红
文章在分析地方学院大学生科研能力当前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学生科研训练的内容和模式。两种主要的训练模式分别是:学徒式研究训练模式和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其中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又包括:实验课开设中的研究训练;研究方法课中的研究练习;专业课教学中的研究训练。最后又指出了本科生科研训练过程中应该注意之处。
关键词:
大学生 科研能力 训练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