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96)
2023(5362)
2022(4209)
2021(4227)
2020(3328)
2019(7936)
2018(8510)
2017(13875)
2016(8547)
2015(9677)
2014(9892)
2013(8528)
2012(7816)
2011(7090)
2010(7629)
2009(6876)
2008(7134)
2007(6402)
2006(5844)
2005(5419)
作者
(21075)
(17426)
(17418)
(17087)
(11409)
(8397)
(8016)
(6816)
(6705)
(6613)
(5954)
(5952)
(5696)
(5669)
(5598)
(5461)
(5300)
(5216)
(5110)
(5011)
(4753)
(4347)
(4304)
(4184)
(4119)
(4008)
(3975)
(3940)
(3739)
(3481)
学科
(23614)
经济(23570)
管理(18110)
(13566)
(12344)
企业(12344)
理论(11135)
教育(10582)
中国(10015)
教学(9739)
(8875)
(7415)
方法(7189)
业经(6963)
(6874)
学法(6537)
教学法(6537)
(6082)
(5918)
体制(5658)
(5502)
银行(5491)
(5457)
金融(5457)
学理(5448)
学理论(5448)
(5354)
研究(5201)
工作(5070)
(4801)
机构
大学(106506)
学院(103968)
研究(39239)
(37648)
经济(36514)
管理(32677)
中国(28698)
理学(26578)
理学院(26234)
管理学(25586)
管理学院(25378)
(23987)
科学(21582)
(20795)
(19615)
(19136)
师范(18989)
(18729)
研究所(17399)
中心(16900)
教育(16463)
北京(16062)
(15338)
(14985)
技术(14946)
师范大学(14793)
(14543)
财经(14505)
职业(13918)
业大(13110)
基金
项目(60630)
研究(53319)
科学(45892)
基金(37495)
(31175)
国家(30781)
教育(29902)
社会(29103)
社会科(27170)
社会科学(27162)
(26062)
科学基金(25719)
编号(25065)
成果(23942)
(21327)
课题(20037)
基金项目(18876)
(17636)
资助(15239)
项目编号(15042)
重点(14808)
(14610)
规划(13963)
自然(13799)
(13589)
(13472)
大学(13431)
自然科(13412)
自然科学(13407)
自然科学基金(13156)
期刊
(49131)
经济(49131)
研究(40140)
教育(37462)
中国(35601)
(17033)
管理(15327)
学报(14279)
(14103)
技术(12606)
大学(12154)
科学(11802)
职业(11217)
(10375)
金融(10375)
图书(9928)
学学(9696)
农业(9299)
财经(7999)
经济研究(7495)
书馆(7449)
图书馆(7449)
(7130)
(6853)
论坛(6853)
技术教育(6705)
职业技术(6705)
职业技术教育(6705)
高等(6685)
业经(6663)
共检索到184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平青  刘东旭  魏一鸣  
工科高校经管人才培养存在体系化与特色不足、教学与科研、管理课程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三大矛盾。以"多元共生与因势利导"的方法进行工科高校的课程体系改革,由供给侧发力,让"教师讲擅长的课程,学生按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从供给与需求的融合、制度文化融合、工科与经管融合、教学与科研融合、产业与教学融合、"本土化"与"国际化"融合六个方面出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认清国际局势、判定行业大势、分析个人优势、选择可行走势,形成社会和学生需求与教学内容的系统闭环,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程宇  
校企合作是实现培养卓越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该模式本着"优选、优培、优荐"的原则,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两种优质资源,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体,实现企业在卓越经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深度参与,采取"六三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培养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爱武  陈华  李安林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殷颖  白小斌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着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和人们期望值相脱节,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度不高,培养人才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借鉴经济中的供给侧改革,有助于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有助于提升人才质量,有利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要以创新为培养理念,将培养质量的提升作为改革的落脚点,以专业结构调整作为改革实施的抓手,培育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章振周  何晓琴  
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之间的"供需错配"矛盾,严重制约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为突破这一困局,作为人才的供给方,职业教育亟需从供给侧出发,解决未来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文章以温州技师学院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三层人才培养为实践基础,从技能型人才的供给方出发,对当前职业教育的中、高职及当前尚处在试点阶段的应用性本科教育教学进行统一规划,建构起螺旋上升且与之相对应的蓝领、灰领、金蓝领"2+2+2"培养模式,并在这三个阶段中分别贯穿简单一体化、仿真一体化、实战一体化教学,确保技能人才分层次培养实效,提高学生有效、精准、高质就业,满足社会用工需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囝  刘娟娟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新时期,国家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重点仍然是供给侧改革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教育体系和各具体制度变革中进行摸索和创新。文章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对供给侧改革中的"制度保障"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以此作为指导高职院校新时期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重要参考。通过构建涵盖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动力机制以及学生创业跟踪机制等三个阶段的制度体系,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机制创新要求相吻合,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培养创业型人才提供了科学保障,助力高职院校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培养出高质量的职业人才进行有益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方芳  
文章从黄炎培职教思想视角,以永川职教城为例,探究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进行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具体途径包括:专业建设吻合产业需求,强调供给的社会性;课程体系融入岗位能力,凸显供给的职业性;教学模式紧跟信息时代,突出供给的创新性;评价方式基于学习过程,注重供给的时效性;师资队伍实行互聘共培,强化供给的操作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应强  
文章论述了供给侧改革对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义: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专业设置与企业实际需求不符,导致企业支持不足;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提出了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强化与行业企业的对接,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加快教师队伍的规范化建设,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师资队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有声  
调整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是教育整体性改革的突破口。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在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我们要正确认识几个问题。结构功能主义认为,如果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想继续存在下去,它就需要一定类型的结构发挥功能性的作用。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不同的职能分工是由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和整个社会的共同规范体系所决定的。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杰  田佶  宋备舟  董清华  
分析了多元化的园艺产业发展,探讨北京农学院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的特色,凝炼了多元化园艺人才培养的实践效果,并提出相应的问题,以期深入研究和思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冠中  谭平  王骏飞  
当前,在“新工科”的建设过程中,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必须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高质量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际技术能力为基础,以当前产业所需为导向,创设相应的教学课程与培养计划,以此达到人才培养与产业所需的高度契合,保障“新工科”背景下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白琳  
专业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对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分析和研究,制定出以专业建设为主线、以课程改革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主要内容、强化校内实验实训建设的供给侧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并付诸了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爱民  夏鑫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激发人才的潜能,为高校人才动态培养提供了和经济发展对接的着力点。本文根据人才发展思路,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出发,剖析高校人才培养的瓶颈,深挖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冬艳  孙静华  
建设类高职院校作为建筑人才的供给端,存在着供给质量不高、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在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建设类高职院校应精准发力,精确分析新生职业岗位及职业岗位能力,准确对接需求侧;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的有效供给和精准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