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52)
2023(5110)
2022(4193)
2021(4258)
2020(3421)
2019(7521)
2018(7822)
2017(12046)
2016(8006)
2015(9511)
2014(9655)
2013(8423)
2012(7738)
2011(6991)
2010(7415)
2009(6626)
2008(6404)
2007(5918)
2006(5291)
2005(5006)
作者
(19937)
(16563)
(16318)
(16100)
(10291)
(7976)
(7536)
(6464)
(6369)
(6365)
(5571)
(5535)
(5296)
(5267)
(5219)
(5088)
(5015)
(4846)
(4804)
(4683)
(4472)
(4364)
(4229)
(3987)
(3916)
(3849)
(3787)
(3733)
(3422)
(3406)
学科
(17776)
经济(17746)
管理(16302)
(12670)
教育(11393)
中国(10480)
教学(9401)
(9235)
企业(9235)
理论(8112)
(7989)
地方(7205)
学法(6172)
教学法(6172)
农业(5673)
学校(5641)
工作(5326)
(5189)
技术(5189)
研究(5175)
学理(4862)
学理论(4862)
政治(4819)
(4703)
思想(4603)
业经(4570)
(4502)
思想政治(4469)
政治教育(4469)
治教(4469)
机构
大学(94825)
学院(91183)
研究(32391)
管理(26716)
(25605)
经济(24495)
中国(23616)
(21009)
理学(20905)
理学院(20544)
科学(20450)
管理学(19784)
管理学院(19605)
(19366)
师范(19233)
(17718)
教育(17644)
(15838)
中心(15521)
(15245)
技术(14926)
(14762)
(14679)
师范大学(14603)
北京(14250)
研究所(14096)
职业(13296)
(12912)
业大(12784)
(12440)
基金
项目(55508)
研究(49641)
科学(41901)
基金(32018)
教育(28089)
(27027)
(26098)
国家(25708)
社会(25239)
编号(23699)
社会科(23479)
社会科学(23470)
成果(23096)
科学基金(21519)
(21221)
课题(19832)
(17830)
基金项目(16486)
项目编号(13889)
大学(13611)
重点(13349)
规划(13330)
研究成果(13008)
(12998)
(12668)
资助(12663)
(12551)
(12160)
高校(12080)
自然(11826)
期刊
教育(40984)
研究(36429)
中国(36376)
(35830)
经济(35830)
(14455)
学报(14139)
图书(12979)
大学(12541)
(12461)
技术(11742)
管理(11539)
职业(11082)
科学(10831)
书馆(10187)
图书馆(10187)
农业(9827)
(9385)
金融(9385)
学学(8823)
高等(8692)
(7766)
论坛(7766)
高等教育(7127)
科技(6653)
技术教育(6217)
职业技术(6217)
职业技术教育(6217)
成人(5883)
成人教育(5883)
共检索到169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彦伟  夏新涛  马伟  
办学特色对一所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笔者结合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办学特色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并介绍河南科技大学在滚动轴承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的办学特色方面所取得的某些成功案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向东  
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诞生的一种新的办学机制和模式。在公办高校与社会投资方的合作、独立学院的内部管理体制、办学定位、经费筹措等方面,有许多新的课题需要探索。独立学院在发展初期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也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必须创造条件,尽早实现独立学院真正的独立办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有龙  赵爱荣  
本文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与传统大学比较的视角,分析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等方面的应用性与实践性特色。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影辉   王建   李晓萍  
以船舶行业特色型高校江苏科技大学为例,介绍了其物流管理专业在产教融合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包括长效机制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建设等,旨在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志文  
我国在处理很多实际问题中常常出现大运动式的一边倒的倾向。高等教育的改革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比如,1952年全国的高等教育大调整时就出现过全面学习前苏联的大量设置单科院校,最近两年发现世界上多数著名大学都是综合性大学,部分院校在国家有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合并建设综合实力比较强的大学,这一举措无可厚非。但是一些由1952年调整后建立的单科院校也在不顾办学实力的情况下,盲目地发展学科建制,试图达到办为综合性大学的目的。在这一盲目的发展过程中,学校过去几十年积累的办学经验和特色也丧失殆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丽  陈卫东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缩短应用型人才质量与市场需求规格的差距,是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地方本科院校应倡导专业课程群建设,按大课程框架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形成知识链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苏州科技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交互设计方向采用创新型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方向的课程群建设,突显课程整体优势,业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课程群建设方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达军  
办学特色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显现,地方高校如何体现办学特色,是新一轮高校发展的时代命题。浙江海洋学院的办学实践表明,地方高校只有结合自身优势,着眼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凝练办学特色,有效实现高校的"三大功能",才能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旭炎  
面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高等教育必然在宏观上走向多样化,在微观上走向特色化。办出特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院校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生命线。高校强化办学特色,必须抓住办学特色形成与发展的核心环节,从学科、师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战略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构建有利于推进特色办学的策略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志文  蔡美风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得益于自下而上的专业设置和统一规范的专业认证体系,专业认证体系为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专业设置的自主特色和高质量的专业标准提供制度保障。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设置不同于研究型大学,表现出专业数量上的"小而精"与"大而全",专业方向上的技术性与应用性,专业类型上的多样化与跨学科等特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哲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方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突出技能培养的课程模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等鲜明特色,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诸多启示。我国高职院校应学习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坚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向,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建立高职院校教师准入制度,走校企合作的道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银  张庆奎  张坚强  
大学文化是知识的传承、交流与创新。江苏科技大学在几十年的办学实践中,十分重视学校文化的建设,特别注重“船魄”精神的凝练与升华。在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营造和谐文化氛围,培育优良文化传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实践中的不断探索,提炼出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文化建设的思路与举措。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迅凌  
以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为背景,以引文分析法为基础,参考FRBR概念框架,提出建立一套全新的用于特色馆藏的引文书目数据库,对文献的内容和历史进行描述,揭示各类型文献间的引证关系及其他联系,从而评价已知文献,发现未知的或被忽视的文献,实现书目研究"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的与效果,为用最少的经费、最短的时间,最有效地建设特色馆藏建设提供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希颖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创建特色专业体系是新时期地方高校强化自身发展、提升教育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在办学历程中更应发挥带头作用,在新时代下积极向特色一流专业体系建设方向迈进,守好特色教育高地。基于此,笔者参考王桂林编著,法律出版社出版的《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一书,对现阶段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中应注意的事项、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及所使用的评价方式进行了深度解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志刚  
大学精神是大学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稳定的并为大学人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高校办学特色的灵魂。大学精神具有导向和规范作用,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熏陶和感染作用。大学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就要着力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铭之  
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实施实务与博雅并重的全人教育愿景,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过程,"职场伦理"为特色的通识教育,强调跨学科整合的三创学程,双主体的校企合作机制。其启示意义在于:精致化与特色化是应用科技大学发展的关键要素;兼顾专业性与通识性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跨学科合作能力是技术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校企利益共同体是实现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有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