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01)
- 2023(6125)
- 2022(5218)
- 2021(4691)
- 2020(3845)
- 2019(8615)
- 2018(8153)
- 2017(13602)
- 2016(8329)
- 2015(9928)
- 2014(10402)
- 2013(9281)
- 2012(8479)
- 2011(7562)
- 2010(7700)
- 2009(6775)
- 2008(6542)
- 2007(6162)
- 2006(5271)
- 2005(4710)
- 学科
- 济(25833)
- 经济(25799)
- 管理(22316)
- 业(16752)
- 企(14371)
- 企业(14371)
- 方法(11677)
- 教学(10529)
- 数学(10045)
- 数学方法(9651)
- 理论(9096)
- 中国(8421)
- 学(8372)
- 财(7543)
- 教育(6824)
- 学法(6662)
- 教学法(6662)
- 农(6644)
- 制(6459)
- 体(5809)
- 地方(5705)
- 业经(5297)
- 务(4940)
- 财务(4906)
- 财务管理(4890)
- 学理(4859)
- 学理论(4859)
- 和(4757)
- 技术(4667)
- 企业财务(4650)
- 机构
- 学院(116570)
- 大学(112143)
- 研究(40398)
- 管理(38327)
- 济(35723)
- 经济(34544)
- 理学(32260)
- 理学院(31836)
- 管理学(30752)
- 管理学院(30570)
- 中国(28607)
- 科学(28151)
- 京(25530)
- 农(22919)
- 所(21578)
- 技术(20405)
- 研究所(19782)
- 业大(19688)
- 江(19471)
- 中心(18533)
- 农业(18238)
- 财(17931)
- 范(17807)
- 师范(17501)
- 职业(16171)
- 北京(16091)
- 院(15601)
- 州(15431)
- 省(14432)
- 教育(13885)
- 基金
- 项目(78622)
- 科学(59227)
- 研究(58246)
- 基金(50755)
- 家(45728)
- 国家(45331)
- 科学基金(37427)
- 省(34566)
- 社会(31464)
- 教育(30586)
- 社会科(29648)
- 社会科学(29639)
- 划(28607)
- 编号(25668)
- 基金项目(25642)
- 自然(24911)
- 自然科(24322)
- 自然科学(24308)
- 自然科学基金(23787)
- 资助(22169)
- 成果(21509)
- 课题(20616)
- 重点(18748)
- 年(17062)
- 发(16559)
- 部(16054)
- 创(15699)
- 计划(15409)
- 项目编号(15244)
- 科研(14883)
共检索到178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建国 吴海燕 张经强
本文结合工科院校的专业特点和教学实际,按照全面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多样性的指标构建原则,设计了教学质量评价的5项一级指标和15项二级指标,通过实证演算和运用层次分析法设计了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级指标评价中,教师教学内容的权重是最高的,在二级指标中,"教学内容科学、准确,因材施教,深浅度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的权重是最高的。这表明该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在教学质量评价中是最重要的。因此,注重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把最新的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力,王晓君,柳兴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浩 付艳芳
为了提高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的可靠性、真实性和适应性,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指导,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新时代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德育养成、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责任意识、社会适应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终身学习能力8个方面,既突出达成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又体现教育部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评价相关要求,是对混合式教学质量全要素、全过程的综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的通用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浩
在分析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基础上,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并结合混合式教学实施流程,构建了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模型。通过实践应用,验证了该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为高职院校一线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和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永朋 杨英歌
作为课堂教学信息反馈途径和课堂教学质量鉴定手段的教学评价,在提高和保证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院校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重心,以技能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在此设计理念指导下,职业院校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包括学习目标明确、求助渠道畅通、学习监控与反馈、课前学习材料、课堂教学活动、课后拓展迁移6个方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先美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人本性、科学性、发展及前瞻性、系统性、可比性、综合性及过程性等原则,根据高职教育规律确定实训教师教学态度、实训教师水平、实训教材、实训设备等10个评价指标,并采用权值因子判断表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各类指标两两配对比较,确定其重要程度。在评估工作中,要认真做好评估的组织工作,充分认识实训教学的特点,精炼评价内涵及评价标准,简化评价项目和过程环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漪平 武银华 王建林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技工院校教学质量得以保障的关键。技工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要坚持质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教学团队和教师个体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并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和监控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技工院校 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清海 王辉 瞿爱勤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平波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维度结构的探讨仍然缺乏定量分析。本文概括了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结构,并在质化研究基础上,利用两套独立样本数据分别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由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基础知识与扩展知识传授等四个维度构成。同时,开发出一套信度、效度良好的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维度的测量指标体系,可以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晓晖 韩芳 董大奎
开展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是未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发展方向。在教育评价实务中,评价模式的构建与选择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CIPP模式对高职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启示作用,阐述了CIPP模式的发展性、改进性和针对性特点;提出高职院校开展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并构建了基于CIPP模式的专业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士欣 刘炜 李向红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的教学中是现在很多高校数学教师的共识,从而构建这种教学改革过程中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就显得很重要。文章介绍了石家庄铁道大学数理系在将数学建模思想、数学史及数学文化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修改、分析等方面所作的一些探讨,并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指标的客观性、合理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
高等数学 教学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才华
本文认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既是推动职业教育评估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既需要保证科学性和推广性,也要与特定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实际相结合;既要关注影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也要遵循构建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本文设计出了包括10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和79个三级指标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关键词:
教学质量评估 指标体系 原则 重点指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永平
高质量教学是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结合"互联网+"环境的高职教学实际状况,以教学质量为根本,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成果,运用实践调研,构建传统教学、MOOC与SPOC的融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课程设计质量、运用质量、教学质量、学习质量、管理质量等5个方面设置20项指标,强化指标体系对于高职融合教学的促进与引导作用,更好满足"互联网+"环境的高职高质量教学的评价需求,不断提升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蓝英
定期开展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职业素养、学校的学风考风及教学保障对学生的知识获取与技能提升的共同解释作用为58%。其中,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内容不能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获取与技能提升,只能通过学校的学风考风与教学保障产生较小的促进作用(0.149);教师的教学方法与职业素养对学生的知识获取与技能提升影响作用最大(0.546),既有直接促进作用,还可通过学校的学风考风与教学保障产生间接的影响作用;学风考风与教学保障对学生的知识获取与技能提升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0.421)。因此,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该评"教"与评"学"、评"管"齐头并进、齐抓共管,尤其应该重视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惠敏 黄明东 左甜
科学、系统和可操作的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是:评价目标——通识课程教学目标对通识教育三大目标的支持程度,教学内容是否符合上述三大教学目标,教学形式与方法是否有利于实现上述三大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上述三大教学目标;评价对象——教师和学生;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价法、课程嵌入式评价法、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等;评价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