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33)
2023(13729)
2022(11929)
2021(11209)
2020(9309)
2019(21410)
2018(21447)
2017(40533)
2016(22353)
2015(25377)
2014(25782)
2013(24962)
2012(22818)
2011(20456)
2010(20529)
2009(18875)
2008(18270)
2007(16204)
2006(14153)
2005(12652)
作者
(65251)
(54032)
(53812)
(51251)
(34332)
(25895)
(24457)
(21234)
(20586)
(19415)
(18597)
(18217)
(17272)
(17087)
(16841)
(16642)
(16266)
(16112)
(15534)
(15346)
(13500)
(13442)
(13088)
(12299)
(12149)
(12092)
(11987)
(11839)
(10903)
(10705)
学科
(80513)
经济(80380)
管理(67940)
(60527)
(51998)
企业(51998)
方法(35999)
数学(30557)
数学方法(30131)
(23612)
(21705)
中国(21642)
(20104)
(19722)
业经(19199)
理论(16910)
地方(15688)
(14955)
财务(14876)
财务管理(14844)
(14639)
企业财务(14073)
(13960)
农业(13914)
(13799)
银行(13747)
环境(13643)
(13516)
贸易(13509)
技术(13494)
机构
大学(317073)
学院(315077)
管理(122293)
(116830)
经济(113939)
理学(105592)
理学院(104380)
研究(103852)
管理学(102437)
管理学院(101863)
中国(75848)
(68061)
科学(65671)
(57192)
(52220)
(50877)
业大(48236)
研究所(47517)
中心(46902)
(46794)
财经(45144)
(42955)
北京(42940)
师范(42419)
(40871)
农业(39939)
(38114)
(37742)
技术(36026)
经济学(34404)
基金
项目(216814)
科学(168611)
研究(160107)
基金(154392)
(134546)
国家(133408)
科学基金(114030)
社会(97328)
社会科(92021)
社会科学(91999)
(85936)
基金项目(82155)
教育(75224)
自然(74630)
自然科(72835)
自然科学(72815)
(72034)
自然科学基金(71483)
编号(66245)
资助(63353)
成果(55116)
重点(48412)
(47340)
课题(46872)
(45006)
(44971)
创新(41921)
(41612)
大学(41327)
科研(41152)
期刊
(129938)
经济(129938)
研究(92931)
中国(63368)
学报(52368)
管理(47238)
(46487)
科学(46044)
(44774)
教育(43448)
大学(39652)
学学(37064)
农业(32144)
技术(30238)
(25266)
金融(25266)
财经(22002)
业经(21189)
经济研究(19613)
(18650)
图书(17035)
问题(16612)
科技(15896)
(15703)
理论(15577)
(15267)
实践(14373)
(14373)
现代(13845)
技术经济(13749)
共检索到461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福利  田云霞  李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浩  伍杰明  林广国  梁传善  
1+X证书试点工作的推进,为高职院校开展学分制改革提供了契机。结合高职院校学分制现状研究综述,提出特色学分制的内涵概念,解释了套餐、标签与转换三个特色学分制的关键概念,并结合高职院校的改革探索实际,提出特色学分制下重构课程体系的思路和方法,为相关职业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下学分制改革提供思路借鉴与行动参考,为国家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融合,打造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学校层面的微观解决方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伟  贺渝龙  李瑞霞  
一、工程教育的改革趋势对物理实验课程提出的新要求信息科学的高度发展及应用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其中,工程人才更是激烈竞争的首选对象。对于工程教育改革的呼声尤以美国最为敏感和激烈。他们明确提出高等工程教育要“回归工程”,强调未来工程师要有深厚广阔的背景,对于复杂的工程问题,既要知,还要会,不仅要求能够做,而且要明确应不应该做。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简而言之就是:未来的工程师应具有宽广的基础面、选择能力和创新能力。宽广的基础是选择和创新的前提,创新反过来对宽广的基础面具有规定性。这种规定性不仅仅是对其外延的规定,同样是对其内涵和方式的规定。这种规定性,就是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华平  胡先富  
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构建,是数学教学适应学分制模式的最有效途径,对数学课程模块体系构建提出方案。将支撑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为适应学生个性需求的、从业需要的数学知识生成模块内容体系,并在模块化教材建设实践中进行创新性探索。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洋  谢胜利  杜玉晓  蔡述庭  王永华  
为了满足新工科建设和智能制造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组建了中国制造2025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工业4.0汽车智能制造实验基地。介绍了基地的平台构建,从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建设、教学内容等多方面来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一种项目驱动式实验教学新模式,开发了一系列层次化、模块化和系统化的综合实验课程。实践表明,利用工业4.0实验基地开展新工科建设,为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新途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小林  
电大不同专业的实验教学与其他普通高等学校的实验教学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以电大物理实验教学为例,对面向对象化的电大特色的实验课程体系进行了设计与探索,提出了层次实验体系、三种教学方法、统筹解决方法、实验教材建设、实验状态、与工程和就业相联系等6个问题。希望走出一条具有电大特色的面向对象化的实验课程体系的道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范秋芳  陈潇  马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类院校纷纷开设经济学专业。工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开办历史短,学科基础相对薄弱。本文研究了国外各类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和特点,并借鉴其经验提出了我国工科院校优化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永东  罗尧成  叶玉嘉  
以某重点理工大学为调查对象,就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对导师和研究生作了问卷调查。通过对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改革理工科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卢小珠  
工科专业“两课”改革与人文社科课程体系的建立卢小珠一、“两课”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关系人文学科,是以人文世界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按照《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人文科学是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的学科的总和。”它包括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历史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尹春洁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在校内设立"艺术设计空间",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建立以核心技能为主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建设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推行"专业技能+实际项目"教学模式,实现了学习与工作、课堂与市场的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白钰田  王艳清  
文章以当前榆林学院以及同类省属本科院校学分制体系下大学英语教学评估实施的现状为背景,探讨具有建设性的教学评估实施策略和方法,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并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冬冬  贾博寅  董良杰  
基于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型人才的市场需求,我国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推进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并建设和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求的优质人才。对长春部分高职院校在大类招生过程的深入调查,发现其构建的相应学分制教学管理体系存在观念阻滞、教学资源不足、学制缺乏弹性等问题。在大类招生背景下,这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系应重点围绕优化教学计划、完善选课制度和强化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等方面进行改革,并不断深化对大类招生下学分制管理体系内涵的理解与认识,从而真正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光福  
高职院校推行学分制条件下评学体系的设计和应用,要体现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特点,引导学生全面提高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为师生问实现平等交流搭建了一个较好的制度平台。教师评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给学生打分"或指出存在的不足,重在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学习效果的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献伟  李怀珍  陈勇  
通过试行德育学分制,把对学生的教育内容进行量化评定,构建了一套德育评价体系,建立网络操作平台,创新德育工作模式与评价方式,变包办为自选、变单向为多项,凸显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自主接受德育教育内容,达到德育目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青霞  赵会茹  
随着社会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多元化。结合培养目标多元化和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若干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