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12)
2023(7710)
2022(6338)
2021(6114)
2020(5013)
2019(11853)
2018(11988)
2017(21713)
2016(11900)
2015(13389)
2014(13606)
2013(12713)
2012(11297)
2011(10168)
2010(10577)
2009(9463)
2008(9232)
2007(8641)
2006(7458)
2005(6583)
作者
(32124)
(26538)
(26409)
(25072)
(16910)
(12786)
(11977)
(10254)
(9948)
(9794)
(9136)
(8847)
(8742)
(8360)
(8130)
(7999)
(7952)
(7891)
(7767)
(7547)
(6677)
(6556)
(6380)
(6190)
(6183)
(5964)
(5938)
(5935)
(5403)
(5284)
学科
(41773)
经济(41738)
管理(39331)
(37990)
(34041)
企业(34041)
方法(20679)
数学(17843)
数学方法(17289)
技术(16295)
中国(12670)
理论(11939)
技术管理(11797)
(11193)
业经(10636)
(9689)
教学(9462)
教育(8672)
(8103)
(7564)
地方(7329)
农业(7322)
(7106)
银行(7094)
(6872)
(6741)
(6705)
(6588)
贸易(6578)
(6519)
机构
学院(161162)
大学(157358)
管理(64481)
(58159)
经济(56614)
理学(55200)
理学院(54647)
管理学(53326)
管理学院(53026)
研究(46227)
中国(35459)
(33084)
科学(28545)
(27158)
(26418)
中心(22268)
(22258)
(22057)
技术(21907)
师范(21851)
业大(21807)
(21611)
财经(21161)
北京(20912)
(20813)
研究所(19873)
(19017)
职业(18228)
(17241)
师范大学(16799)
基金
项目(104781)
科学(82980)
研究(80951)
基金(72036)
(61457)
国家(60887)
科学基金(53838)
社会(48429)
社会科(45838)
社会科学(45828)
(45351)
教育(40862)
基金项目(37591)
(36700)
编号(35092)
自然(34703)
自然科(34027)
自然科学(34023)
自然科学基金(33412)
资助(29752)
成果(28309)
(28016)
课题(25590)
创新(25034)
重点(23734)
(22115)
(21847)
项目编号(21685)
(21244)
规划(20566)
期刊
(66131)
经济(66131)
研究(46402)
中国(39282)
教育(31834)
管理(27736)
(22311)
学报(20774)
技术(20768)
科学(20146)
(18951)
大学(16644)
学学(14880)
农业(12925)
(12712)
金融(12712)
业经(12253)
职业(10828)
科技(10533)
图书(10480)
经济研究(10020)
财经(9865)
技术经济(9737)
(9616)
统计(9096)
(9010)
论坛(9010)
(8545)
(7839)
商业(7583)
共检索到244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志卫  
高校要培养出优秀的工科实用创新人才,需要建立分类投入、分类指导、分类培养的教育模式,需要建立科学为先、科普为基、科研为主的文化模式,需要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孕育、统筹规划的实践模式等,以建立一个科学的人才培养系统工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航  张琤  李卫国  赵慧  
太原理工大学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途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泛在化"的非正式学习驱动教育流程再造,进而实现个性化的教育目标。本文重点介绍了云顶书院的教育理念、运行机制、保障体系及育人成效等,为地方高校开展书院制建设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春勇  杨杰  
以协同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提出"四化四导"构建团队"浸润"培养模式。该模式利用科研项目为创新驱动源,采取团队多层次自我管理和协同学习方法,实施成果导向教育,探索意识浸润和思维浸润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团队"浸润"模式可有效提升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卢孔宝  
该文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引入"互联网+"理念,以培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实验室开放管理为主线,开展三层递进式实验室开放、双轮驱动实验室开放等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实践证明设置分层开放实验室的模式有助于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完成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阶梯式培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黄亚玲  唐瑶  肖瑾  孙丹  范昌波  吴星明  
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为了适应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奉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对电气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通过设置与当今科技发展和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项目,鼓励本科生尝试设计和实践个人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培养科研实践能力。经实践运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大幅提高,同时也给今后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勇  王军政  肖文英  王超  袁粼  
基于当前理工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北京理工大学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探索理工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基础研究型、技术创新型、复合领军型、应用创新型四类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本研一体"3+X"机制为导向,从思政课群、数理基础、专业知识、外语能力、计算机技术、科研实践、综合素养七个维度进行系统全面又各有侧重培养的"四类型七维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桢  
"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已经举办了五届,我参加过两届,都是作为中学校长在峰会上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五届峰会聚焦的主题是"大学中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那么,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大学和中学衔接什么?在此,我着重论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的困惑,二是我们的创新实践。困惑在哪?今天的衔接有两个突出的背景,一是高考改革,二是走班带来的管理方式变革。我在东北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程详  
文章分析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科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矿业工程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改革措施,包括构建创新人才思政教育工程、完善生源选拔机制、拓展毕业生多元化发展途径、探索多层次及梯度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五个方面。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阎群  李擎  李希胜  崔家瑞  栗辉  
该文分析了智能制造挑战赛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优势;结合智能制造挑战赛的经验,提出了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实验平台建设,加强学生宣传、培训指导工作,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构建赛后总结机制等一系列具体措施,以便更好地保障智能制造挑战赛顺利进行,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洪大用  
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而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则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近些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做了一些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异  
一、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于2006年成为全国28属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成为中国金融行业"银领"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经贸类服务"蓝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全国经贸类服务业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从业人员再提高培训基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蒲洁  
本文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提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并从思想观念、制度机制和物质环境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其中思想观念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和灵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辉  刘传玺  
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能否发挥其"首要的社会职能",并体现其"根本的社会价值",取决于是否能培养数以万计的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所难以胜任的。文章从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对外交流、构建创新型大学文化等几个方面,对改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段远源  张文雪  
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持之以恒地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大批创新人才,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研究和更新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唐力  张文娟  
创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探索独立设课、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个性化平台,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