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52)
2023(11293)
2022(9478)
2021(8740)
2020(6892)
2019(15216)
2018(15171)
2017(27188)
2016(14915)
2015(16323)
2014(15899)
2013(14879)
2012(13104)
2011(11624)
2010(11764)
2009(10671)
2008(10070)
2007(9264)
2006(7980)
2005(6831)
作者
(39518)
(32759)
(32752)
(30840)
(20686)
(15788)
(14821)
(12494)
(12314)
(11934)
(11074)
(10842)
(10469)
(10246)
(10052)
(10002)
(9878)
(9684)
(9566)
(9241)
(8078)
(8042)
(7683)
(7646)
(7459)
(7403)
(7328)
(7129)
(6569)
(6545)
学科
(45861)
经济(45822)
管理(45144)
(43552)
(37123)
企业(37123)
技术(17604)
(16932)
方法(16689)
中国(16103)
业经(14246)
数学(13321)
数学方法(13099)
理论(12204)
技术管理(12076)
(11809)
农业(11344)
教育(10601)
(10569)
地方(10191)
教学(9818)
(9405)
(9194)
贸易(9185)
(8891)
(8432)
银行(8404)
(8369)
环境(8152)
(8041)
机构
学院(195779)
大学(187863)
管理(72943)
(69907)
经济(68063)
理学(62348)
理学院(61649)
研究(60523)
管理学(60461)
管理学院(60082)
中国(44538)
(38808)
科学(38004)
(32277)
(32128)
(31022)
(29232)
业大(28752)
中心(28554)
(28180)
师范(27892)
技术(26847)
研究所(26315)
(25789)
财经(25179)
农业(23985)
北京(23818)
(22695)
(22636)
职业(22615)
基金
项目(131167)
科学(103641)
研究(102580)
基金(89978)
(77634)
国家(76869)
科学基金(66630)
社会(62709)
社会科(59300)
社会科学(59288)
(57213)
教育(49912)
基金项目(47765)
(46110)
编号(44455)
自然(41009)
自然科(40105)
自然科学(40098)
自然科学基金(39392)
成果(35674)
(33882)
资助(33804)
课题(32408)
创新(30517)
重点(29960)
(29814)
(27820)
项目编号(27015)
(26990)
规划(25844)
期刊
(82950)
经济(82950)
研究(55689)
中国(47459)
教育(37659)
(29823)
管理(29157)
学报(28642)
科学(26526)
(25697)
大学(22037)
技术(21678)
农业(20531)
学学(20132)
业经(16905)
(15371)
金融(15371)
职业(13433)
经济研究(12709)
科技(12543)
图书(11685)
财经(11289)
(11039)
论坛(11039)
(10965)
(9911)
(9764)
技术经济(9740)
问题(9541)
商业(9275)
共检索到295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向平  
工学结合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一条主线。在工学结合背景下,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服务于企业行业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抓手,加强职业环境建设,将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高职教育不断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小秋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工学结合”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组织安排,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另一部分时间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岗位生产工作,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对学生的培养任务。实施“工学结合”模式,要求做到院校与企业、在校学习与参加企业工作、知识学习与技能操作训练、学生的培养与使用等四方面的结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胜炳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支撑,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夯实高技能人才基础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职责。浙江省始终致力于推进高技能人才教育机制建设,加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倾斜力度,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做出诸多积极努力。目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发展理念,对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四新经济"视域下,要严格落实党的各项教育政策方针,明确自身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的问题,并从精准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郁葱  
本文基于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力图促进高素质、高技能、高适应能力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俊秀  马应魁  王瑾  殷培峰  李泉  
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通过市场调研及校企专家论证,明确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制定了与其相适应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2个平台、5个模块、3条主线的"253"课程体系,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保证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敏  
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的召开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为职业院校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也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历史性任务:"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牢固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并且关涉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问题。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适当强调素质养成,纠正了片面追求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韩雪婷   张海丰   吴云飞   裴魏魏   庞芳  
科教兴国背景下培养高校课程素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去探索。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履行教师的根本职责——立德树人。在教学环节中从教学大纲、教学实施过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评价的构建、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出发进行课程思政的切入,在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提高的同时将课程思政渗透到教学中,引导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从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姜澄宇  
千古长安,名校璀璨。坐落在古都西安的著名学府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10月8日将迎来建校65周年华诞。沧桑砺洗,春华秋实,西北工业大学始终以民族振兴和科技强国为己任,以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为根本,教学科研相得益彰,为祖国培养了一批批栋梁之才,为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65年的建设与发展,西北工业大学已经成为我国唯一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丽  
在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由于生源渠道多元化,学生素质差异化,传统的高中后高职教育教学理念、手段与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现状及发展的需求。根据中高职衔接具体实施情况,从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系统分析和顶层设计,进行一体化课程开发,实施教学方法改革,开展真实评价,强化管理创新和文化引领,这是促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祁红志  张金标  
模具行业的发展需求高技能人才,模具专业群将专业培养要求与相关职业标准结合,构建"双证融通、学做合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项目课程开发,构建"岗位进阶、能力递升"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工学结合工作站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郝维钢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文化建设,需要在坚持体现职业院校教育特色的同时,融合企业文化,对接企业环境。本文从校企文化对接的意义和途径两方面分析,校园文化只有与优秀企业文化的相互作用和渗透,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服务学生就业、服务学生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延岗  罗鼎  霍平丽  
为实现高质量扩招百万和做好"新学生群体"的培养工作,高职院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下三项工作:首先,通过争取支持扩展办学资源、改革招生录取方式,做好扩招工作的基础"入口关";其次,通过系统设计课程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实施弹性教学组织管理,做好扩招工作的培养"过程关";最后,通过落实"1+X"证书制度、引导企业的社会责任、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做好扩招工作的就业"质量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潘万贵  林海波  
从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背景下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分析出发,讨论了人才培养现状和目标的定位,着重从政府政策引导、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以科研项目、生产任务转化为教学项目、优化师资等方面对人才培养的新路径进行论述,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和实用性,对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黎湘  付强  刘永祥  
2017年7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新调整组建的国防科技大学授军旗、致训词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国防科技大学是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和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要紧跟世界军事科技发展潮流,适应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要求,抓好通用专业人才和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培养,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院校。"习近平的讲话,站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军队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潇明  周劲松  文益民  彭跃湘  
在分析湖南装备制造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指出装备制造业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特征包括专业素质、职业品质和认知能力三个方面。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探讨了制造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结合行业和区域现实研究了"二力培养,三层循环,四个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