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2)
- 2023(10209)
- 2022(8721)
- 2021(8436)
- 2020(6898)
- 2019(15851)
- 2018(16050)
- 2017(28619)
- 2016(16795)
- 2015(19136)
- 2014(19239)
- 2013(17412)
- 2012(15401)
- 2011(14005)
- 2010(14482)
- 2009(12658)
- 2008(12040)
- 2007(10793)
- 2006(9279)
- 2005(8378)
- 学科
- 济(52028)
- 经济(51983)
- 管理(38967)
- 业(34287)
- 企(28511)
- 企业(28511)
- 方法(25706)
- 数学(22721)
- 教育(22665)
- 数学方法(22106)
- 中国(20091)
- 理论(16172)
- 农(15568)
- 教学(13260)
- 学(13076)
- 财(11960)
- 业经(11909)
- 农业(9988)
- 技术(9683)
- 贸(9468)
- 贸易(9460)
- 易(9176)
- 制(9115)
- 地方(8801)
- 发(8511)
- 和(8065)
- 学法(7757)
- 教学法(7757)
- 环境(7508)
- 务(7378)
- 机构
- 学院(216530)
- 大学(211418)
- 管理(74071)
- 济(71368)
- 经济(69368)
- 研究(68443)
- 理学(63896)
- 理学院(63080)
- 管理学(61250)
- 管理学院(60856)
- 京(45909)
- 中国(45681)
- 科学(42667)
- 范(39040)
- 师范(38752)
- 教育(35862)
- 江(35005)
- 技术(33751)
- 所(33721)
- 财(33340)
- 农(31627)
- 职业(31449)
- 师范大学(30989)
- 中心(30979)
- 研究所(30520)
- 业大(30457)
- 北京(29272)
- 州(28287)
- 财经(26376)
- 院(24770)
- 基金
- 项目(139471)
- 研究(111053)
- 科学(110179)
- 基金(94060)
- 家(80512)
- 国家(79672)
- 科学基金(68170)
- 社会(64725)
- 教育(62379)
- 社会科(60962)
- 社会科学(60945)
- 省(59679)
- 编号(51138)
- 划(50784)
- 基金项目(48054)
- 成果(42967)
- 自然(42769)
- 自然科(41813)
- 自然科学(41808)
- 自然科学基金(41020)
- 资助(39297)
- 课题(39106)
- 年(33853)
- 重点(33273)
- 部(31080)
- 发(30817)
- 项目编号(30364)
- 规划(29796)
- 创(29582)
- 性(28064)
- 期刊
- 济(79549)
- 经济(79549)
- 研究(68225)
- 教育(66990)
- 中国(53228)
- 学报(30822)
- 农(28830)
- 技术(27999)
- 科学(27656)
- 管理(26917)
- 财(26558)
- 大学(24804)
- 学学(21547)
- 职业(21437)
- 农业(20008)
- 业经(14995)
- 技术教育(13971)
- 职业技术(13971)
- 职业技术教育(13971)
- 融(13939)
- 金融(13939)
- 经济研究(12866)
- 坛(12527)
- 论坛(12527)
- 财经(12289)
- 图书(11943)
- 统计(11000)
- 经(10689)
- 业(10578)
- 版(10382)
共检索到323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萍 曹毓刚 张坐省 刘晓瑞
工学结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这种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新的价值取向、新的人才培养观和新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工学结合模式的逐渐形成,有着明显的德育优势,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的办学实际出发,就如何切实做好高职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做几方面的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雷志成
工学结合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挑战:一、由于校企定位和认识上的差异,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和企业实现有效对接;二、由于学生分散性和流动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加大;三、由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困境。为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时间和空间及教育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小香
创业教育和创业型大学建设逐渐在国内形成一种新常态,"创学结合"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信息素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批判性思考、创新能力的一种偏技能型教育,如何根据当前的教育实际,在"创学结合"模式下加强信息素质教育是一个亟待重视的问题。目前的信息素质教育在师资力量、重视程度、内容与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不足。迫切需要注重信息素质教育的连续性,从利用5A模式、实行翻转式课堂、开发游戏化学习软件和建立评价机制等方面促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信息素质教育 创学结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涛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既给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挑战。本文对如何结合职业教育特点,突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具有职教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红萍 冯雯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卫生类高职院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传承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相结合,开展体现行业和职业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以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为实证研究对象,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依托"一体两翼"培养平台,形成"三层次"阶梯培养模式,通过多维度考核评价,探索和构建卫生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莉
"工学结合"是当前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现实需要,在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具有优势作用,使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在目标、主体、客体、方法与环境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文章从"工学结合"的视角,通过发挥学校与企业共同主体的主导性与协同性,调动学生向"职业人"转变的主动性,开拓多样性的教育方法,提升教育环境的感染力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
工学结合 职业素质教育 探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爱武
良好的职业素质最能体现高职教育所培养学生的内在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所培养人才的重要特质。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应以凸显职业性、注重实践性、坚持人本性为理念指导。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了"围绕一个目标,促进两个融合,建设三个平台,实现四个结合,打造五大中心"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模式,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素质 理念 教育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博旺 龚雪
伴随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地开展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当前具有鲜明时代意义的课题。文章就"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给予了介绍,并对推进该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以期探索出新的道路,使之适应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培孜
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主要受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其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政治思想工作环境和校园政治文化氛围都会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丽平
高职院校学生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理解和不适应,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对工学结合模式的认识不足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欠缺,以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工学结合模式的不适应。为此,应该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和对学生干部的引导,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并发挥企业的育人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璐 任福全
新世纪人才竞争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人的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当前很多大学生道德观念淡薄、道德行为失范。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成为摆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就必须构建新的教育机制,加强导向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突出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强调全面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知、情、意、信、行"教育有机统一,双向教育主体共同实施。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素质 现状 教育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麻楠楠
任何发展都是人的发展和青年的发展。由此我们不禁要问,当代青年是否能够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在社会主义青年建设者中,高校学生尤其具有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是我们党员群体中最富有朝气和旺盛生命力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党组织和国家不断发展的保障。近年来,大学生党员发展日益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质量发展的好与坏,不仅仅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关系到我们党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高校党员的发展,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吸引优秀大学生到党的队伍。高校大学生党员是扩大我们党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是与我们的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在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党员身份俨然已经成为评判青年大学生优秀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大学生党员也是学校志愿和自助管理工作的主力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勇
新世纪人才竞争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人的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当前很多大学生道德观念淡薄、道德行为失范。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在相当多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摆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嘉译 吴云志
大学教师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力军,其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大学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也是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新时代大学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重视大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强化大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模式创新,优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从而真正地提升大学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邱志雄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工学结合普遍认为难以实施。从教改实践出发,对有效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探究,以图培养品格优良、技能过硬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思政课 工学结合 教学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