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5)
2023(7248)
2022(6136)
2021(5871)
2020(4938)
2019(11299)
2018(11310)
2017(20717)
2016(12149)
2015(14246)
2014(14087)
2013(12354)
2012(10720)
2011(9692)
2010(10076)
2009(8548)
2008(7715)
2007(6778)
2006(5647)
2005(4878)
作者
(29362)
(24088)
(23858)
(23135)
(15283)
(11552)
(11004)
(9336)
(9311)
(8803)
(8284)
(8001)
(7577)
(7569)
(7526)
(7483)
(7324)
(7231)
(7202)
(6792)
(6164)
(6079)
(5904)
(5656)
(5553)
(5488)
(5437)
(5324)
(4926)
(4883)
学科
(35437)
经济(35407)
管理(27894)
(24081)
(20294)
企业(20294)
方法(18897)
数学(17113)
数学方法(16514)
中国(13782)
理论(12054)
教育(11343)
教学(11215)
(10676)
业经(8058)
技术(7816)
学法(7316)
教学法(7316)
(6977)
(6681)
贸易(6677)
农业(6664)
(6495)
(6389)
学理(6249)
学理论(6249)
(5726)
学校(5718)
地方(5557)
(5355)
机构
学院(151960)
大学(139993)
管理(52356)
(48036)
经济(46636)
理学(45588)
理学院(45065)
管理学(43495)
管理学院(43270)
研究(43250)
(29386)
中国(29379)
职业(28771)
技术(28580)
科学(27450)
(24125)
师范(23930)
(23828)
(21448)
(21271)
业大(20868)
教育(20706)
职业技术(20400)
(20213)
中心(19995)
技术学院(19725)
(19525)
研究所(19373)
北京(18301)
师范大学(18264)
基金
项目(100615)
研究(81430)
科学(79377)
基金(66380)
(56183)
国家(55616)
科学基金(48239)
教育(46661)
社会(45757)
(45091)
社会科(43091)
社会科学(43082)
编号(39054)
(37647)
基金项目(33961)
自然(30847)
成果(30599)
自然科(30212)
自然科学(30207)
课题(29845)
自然科学基金(29575)
资助(28481)
(26655)
重点(24028)
项目编号(22827)
规划(22565)
(21985)
(21867)
(21836)
大学(20302)
期刊
(51026)
经济(51026)
教育(45599)
研究(39368)
中国(37797)
技术(24521)
职业(21600)
管理(19798)
学报(19246)
(18876)
科学(17863)
(16300)
大学(15380)
技术教育(14194)
职业技术(14194)
职业技术教育(14194)
学学(13953)
农业(13599)
业经(10606)
(10179)
论坛(10179)
(8960)
金融(8960)
经济研究(8853)
统计(8124)
财经(7807)
(7636)
(7498)
图书(7421)
(6787)
共检索到217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建华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给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带来了新的契机:在真实的职业行为中强化职业道德认知;在项目式教学中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在"学生—职业人"的双重角色中提升职业道德判断能力。高职院校应坚持实践性和职业性的原则,加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一般职业道德教育与行业职业道德教育、隐性与显性的三融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应金萍  
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从国外大学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做法,提出了构建工学结合模式下道德教育机制、完善评价机制、创新激励机制、重视自我提升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郑春雨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过程的四个因素发生了相应变化,职业道德教育呈现出新特点,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必须遵循职业道德培养的趋势和心理规律,从切实引导高职生树立全新的职业道德观念、增强职业道德情感、坚定和巩固职业道德意志、强化职业道德行为四个阶段入手,建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内化和固化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箭华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这就要求学校、企业双方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承担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的职责,以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立莹  
高职学生应该是具备职业性、实践性的技能型人才。但当前高职学生"就业难",企业单位"选人难",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职学生缺乏社会人应有的职业发展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的基础就是职业性所要求必备的职业素质。高职院校培养的以就业为目的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突出的表现就应是具有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能够迅速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值此《职业教育法》修改之际,建议在法律规定中明确将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教育和养成途径做具体要求,并通过教师日常教学加之校园职业环境的塑造等方面实现这一目的,进而更好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易际培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给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高职院校要转变职业道德教育的观念,突出"能力本位",不断丰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整合职业道德教育力量,优化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创新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一平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给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的经验做法作为实际案例,有利于总结出一些看法并为兄弟院校提供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邹真华  
我国的教育需要创新,会计教育更是如此,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大大地提高,会计人员不仅要有完善的知识体系结构,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外,更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高职高专作为培养会计后备军的摇篮,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更要加强其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分析高职高专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当今会计职业道德培养模式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构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方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应金萍  
职业道德的养成离不开职业环境,工学结合为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提供了职业环境。本文探讨高职教育如何利用工学结合优势,引导学生形成职业道德意识、发展职业道德能力、建构职业道德品质结构,最终形成成熟的职业道德行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丽平  
高职院校学生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理解和不适应,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对工学结合模式的认识不足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欠缺,以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工学结合模式的不适应。为此,应该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和对学生干部的引导,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并发挥企业的育人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玮  胡颖梅  周宇  阳川  
纺织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对纺织类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纺织类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工学结合培养人才为准则,提出了高职课程体系建构的机制、实施方案以及课程改革的具体步骤,并给出了纺织类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方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佘雪锋  马仁秒  
高职外贸专业人才培养与外贸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更好地培养出高技能应用性外贸专业人才,树立鲜明的专业培养特色,是专业发展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开展国际贸易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为中小企业外贸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同时也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使命所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小星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基础条件是加强课程管理的改革创新,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管理体系。课程管理体系是教学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课程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开发活动管理、课程实施活动管理和课程评价活动管理三部分。其课程管理体系是一个由"三大系统、四个层级、多重复合回路"构成的结构复杂的完整系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端祥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和重点,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着重从高职院校自身的角度,特别是以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为例,来探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华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要求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零差异、专业技能与岗位规范零差距、学生毕业与就业零过渡。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口,也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路径。笔者从教学管理的六个主要方面入手,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