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9)
- 2023(8799)
- 2022(7275)
- 2021(7132)
- 2020(5691)
- 2019(13336)
- 2018(13621)
- 2017(24626)
- 2016(13862)
- 2015(15355)
- 2014(15294)
- 2013(13931)
- 2012(12036)
- 2011(10696)
- 2010(11171)
- 2009(10131)
- 2008(9530)
- 2007(8128)
- 2006(7089)
- 2005(6359)
- 学科
- 济(45560)
- 经济(45501)
- 管理(33341)
- 业(28026)
- 企(24435)
- 企业(24435)
- 方法(21750)
- 数学(19567)
- 数学方法(18961)
- 中国(13855)
- 农(12845)
- 理论(12242)
- 制(11561)
- 教学(11425)
- 业经(11005)
- 财(10663)
- 教育(9199)
- 体(8507)
- 学(8111)
- 农业(7975)
- 贸(7924)
- 贸易(7917)
- 技术(7833)
- 银(7814)
- 银行(7809)
- 易(7700)
- 行(7518)
- 地方(7466)
- 学法(7433)
- 教学法(7433)
- 机构
- 学院(173355)
- 大学(165210)
- 管理(62415)
- 济(61489)
- 经济(59901)
- 研究(54438)
- 理学(52809)
- 理学院(52260)
- 管理学(50783)
- 管理学院(50492)
- 中国(41249)
- 京(35433)
- 科学(32842)
- 财(30222)
- 江(27752)
- 技术(27321)
- 所(26500)
- 中心(25362)
- 职业(25300)
- 范(25120)
- 师范(24881)
- 农(23823)
- 研究所(23792)
- 业大(23137)
- 财经(22793)
- 州(22490)
- 北京(22407)
- 经(20630)
- 院(20344)
- 师范大学(19648)
- 基金
- 项目(113074)
- 研究(88896)
- 科学(88442)
- 基金(76877)
- 家(66114)
- 国家(65522)
- 科学基金(56587)
- 社会(51903)
- 社会科(49051)
- 社会科学(49041)
- 省(47789)
- 教育(46774)
- 编号(40379)
- 划(39609)
- 基金项目(38961)
- 自然(35706)
- 自然科(34920)
- 自然科学(34914)
- 自然科学基金(34218)
- 成果(32644)
- 资助(32641)
- 课题(29974)
- 重点(26536)
- 年(26207)
- 创(24340)
- 部(24205)
- 发(24005)
- 项目编号(23979)
- 规划(22619)
- 创新(22497)
共检索到265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巍 张征文
本文以桥涵工程建造及使用过程为主线,对桥涵工程检测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形成理论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实践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并进行课程考试模式改革,以达到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理论知识学习的双赢。
关键词:
工学结合 课程设计 教学模式 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赖晓桦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就业型教育,本文基于高职教育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现状,从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教育多元化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赖华清 杨桂府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切入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实现工学结合,必须构建适合这一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考核评价体系、管理机制等方面与之相匹配。在深入研究高职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讨了高职模具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模式的方法和效果,阐述了对工学结合模式实践的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模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成尧 韩承江
文章讨论了高职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跨课程项目设计和对应的跨课程项目教学模式。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分析该专业的知识技能特色,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经济,探讨如何构建跨课程项目和实施跨课程项目教学模式,并给出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和分析了实际的教学效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毛丰江 路勇
"工学结合4-3-3"模式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智能卡技术》课程试点,经五个教学循环的实践,探索出的高职课程新模式。介绍了该模式的特点以及具体实施情况。实践证明,该模式遵循认识规律,通过"以企业真实产品为载体整合教学内容,以实际工作流程为脉络展开教学过程"来达成其工学结合的目的,显示出其在工科职业人才培养中较强的灵活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小星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基础条件是加强课程管理的改革创新,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管理体系。课程管理体系是教学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课程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开发活动管理、课程实施活动管理和课程评价活动管理三部分。其课程管理体系是一个由"三大系统、四个层级、多重复合回路"构成的结构复杂的完整系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愿玲
工学结合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育人质量的关键。本文结合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开展职业英语实践教学的目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今后改进建议,旨在强化职业英语实践教学,突出高职教育的实用性、专业性和职业性,以满足社会、企业对学生未来岗位的要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颜炳玲 杨旭 王陆峰 安希杰 韩慧芝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着力强调和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依托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课题,以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例,系统阐明了关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并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凝练和探讨。
关键词: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 道路与桥梁工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魁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能够提升职业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为此,对工学结合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模式进行探究。针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发展障碍与发展要求,根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模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构建工学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重点对课程建设改革进行探究,通过能力本位课程模式校正当前课程,实现课程结构优化。将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贯穿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中的各个环节,实现课程内容完善,并在学校和企业相关人员共同参与下实现课程开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玉平 牟应华 向达兵
课程考试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进行考察和真实评价,其目的是实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练的效果。以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基础,以科学制定考核实施方案为前提,对工学结合课程进行考试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教学改革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行动导向 工学结合课程 考试改革 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四新 陈绍敏
本文提出了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思路,认为应发动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打造"双师型"高职教师队伍,提供高技能人才职业训导环境,建设适宜课程改革的特色教材,在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
工学结合 课程改革 思路 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佘雪锋 马仁秒
高职外贸专业人才培养与外贸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更好地培养出高技能应用性外贸专业人才,树立鲜明的专业培养特色,是专业发展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开展国际贸易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为中小企业外贸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同时也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使命所在。
关键词:
工学结合 工作过程系统化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婷
课程评价是高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随着工学结合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研究重点,它决定着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和课改能否最终成功。分析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课程评价的内涵和重要环节,同时提出了高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设想以资探讨。
关键词:
高职课程 工学结合 课程评价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亚萍 周大农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是当代国际高职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热点,也是当下我国高职课程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遵循科学性、人本性、开放性、反思性等原则。
关键词:
高职 工学结合 评价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