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58)
- 2023(7409)
- 2022(6118)
- 2021(5584)
- 2020(4049)
- 2019(9353)
- 2018(9136)
- 2017(16219)
- 2016(9237)
- 2015(10360)
- 2014(10401)
- 2013(10175)
- 2012(10050)
- 2011(9260)
- 2010(9689)
- 2009(8474)
- 2008(8303)
- 2007(7536)
- 2006(6888)
- 2005(6658)
- 学科
- 济(39439)
- 经济(39397)
- 管理(19809)
- 业(19140)
- 地方(16820)
- 中国(15783)
- 农(13551)
- 企(12469)
- 企业(12469)
- 业经(10816)
- 农业(9639)
- 地方经济(9424)
- 发(9304)
- 学(9253)
- 融(8326)
- 金融(8325)
- 银(8027)
- 银行(8000)
- 行(7909)
- 环境(7785)
- 方法(7656)
- 理论(7360)
- 技术(7006)
- 贸(6998)
- 贸易(6985)
- 制(6966)
- 发展(6878)
- 展(6852)
- 教育(6659)
- 易(6647)
- 机构
- 学院(129898)
- 大学(124426)
- 研究(52556)
- 济(47999)
- 经济(46694)
- 管理(40304)
- 中国(39533)
- 科学(33510)
- 理学(32325)
- 理学院(31794)
- 管理学(31118)
- 管理学院(30881)
- 京(29428)
- 所(28210)
- 农(26848)
- 研究所(25332)
- 中心(23409)
- 江(23062)
- 财(21909)
- 范(21584)
- 师范(21330)
- 农业(20531)
- 业大(20200)
- 北京(19794)
- 院(19187)
- 州(19173)
- 技术(19050)
- 省(18844)
- 师范大学(16871)
- 科学院(16092)
- 基金
- 项目(80280)
- 研究(61858)
- 科学(60325)
- 基金(51271)
- 家(45416)
- 国家(44926)
- 科学基金(36527)
- 社会(35062)
- 省(34760)
- 社会科(33061)
- 社会科学(33056)
- 教育(29582)
- 划(28533)
- 编号(27040)
- 基金项目(26335)
- 发(24347)
- 成果(22726)
- 自然(22043)
- 自然科(21345)
- 课题(21345)
- 自然科学(21338)
- 自然科学基金(20907)
- 资助(20841)
- 重点(19368)
- 发展(19361)
- 展(18974)
- 年(17962)
- 创(16724)
- 部(16041)
- 创新(15624)
共检索到223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啸寅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根据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思路,学院全面进行了植物保护课程的开发与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同时,在改革过程中不断遇到新问题,作者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思考,提出了相应的改革举措。
关键词:
工学结合 课程开发 课程改革 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寿冰 丁世民 杨兴芳 赵从凯 满冬
针对现代农业职业教育课程优质资源供给模式单一、教学组织与生产、社会服务脱节等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课程教学与社会服务"双线融合"的改革目标与思路,从教学内容、课程资源、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课程育人与社会服务的双赢。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文才艺 赵玉华
课程体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载体,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因此,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质量管理工程的核心内容。由于植物保护学科在目前我国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高校的地位和发展模式不同,难以对我国现有本科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和综合分析比对,不利于本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植物保护学科本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改革为出发点,探索有利于提高我国植物保护学科本科教学质量的新模式,为建立完善的植物保护学科本科教学核心课程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保护学科 本科教学 核心课程体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万才 姜瑞中
建国50年来,我国植物保护工作得到了良好发展,植保队伍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在植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上,紧跟国际前沿动向,从传统的以消灭病虫为目的短期行为,发展到着眼于农业的持续发展和保护、提高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进一步协调了自然控制和人为防治,综合防治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晓斌 张炳欣
本文从植保工作者的角度出发 ,探讨了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农业的关系 ,分析了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若干问题 ,提出了如何有效地进行植物保护 ,发展可持续农业的一些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
可持续农业 植物保护 生态农业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爱新 李向东 刘会香 许永玉
实践教学是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2010版以前的植保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体系由"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生产(毕业)实习"构成,自2012年以来,新培养方案在该实践教学体系基础上,新设置了"植保综合专业实践"课。近年的实践表明,该实践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及培养质量的提高都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植物保护专业 综合专业实践 课程设置思路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立新 檀根甲 吴冬梅 巫娟
为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双创"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和方法改进、实验和实践教学平台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形成"产、学、研、创"一体化的植物保护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植物保护 创新 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高学文 徐丽娜 张聪 岳丽娜
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的资助和推动下,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在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等农业院校特点,在完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较为深入改革创新。明确了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分类培养和个性化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贯彻教风建设与教师发展相结合,学风建设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等措施,使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跃升新的台阶。
关键词:
植物保护专业 卓越农林人才 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清娟 李永川
"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模式,符合职业教育规律,"五化教学法"是"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模式的具体运用。文章以具体课程开发为例,论述了"五化教学法"课程开发的内涵和具体开发步骤。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玲玉
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专业中最重要的核心骨干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现有的课程教学一般偏重理论知识体系的传授,在动手能力的培养上相对薄弱。针对文科类专业课程中存在的通病,以《网络营销实务》为例,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设计,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前后贯通的系列技能训练为依托,将网络营销业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期取得最优的人才培养效益。
关键词:
网络营销 项目 电子商务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小奇 鲁莹 陈立杰
对植物保护学与植物医学的发展进行对比分析。从社会需要、技术进步、学科发展及相关学科互相渗透、相互发展的角度,对植物医学出现的必然性进行论述,总结植物保护学科目前发展情况及国内外植物医学学科发展现状,对植物医学专业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在学科研究内容及学科设置方面提出改革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植物保护学 植物医学学科发展 专业建设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黄金光 李凌绪 赵川德 王彩霞
2014年青岛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获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复合应用型改革试点项目,以此项目建设为契机,明确了植保专业建设思路和目标,确立了"12345"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分类培养,即1个理念(IPM)、2个类型(学术型、应用型)、3个环节(理论课、实践、双创)、4种能力(学习、思维、实践、创新)和5个保障(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方法、质控体系、配套制度)。通过这些系列改革措施,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瑞强 李瑞军 张维宏 赵春辉 董建臻
在我国地方高等院校、主要是农林高校中,植物保护本科专业建设面对生源基础差,专业思想不稳,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共性问题。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本科专业通过综合改革,创建了稳专业思想,强实践能力,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建设提供了借鉴。该模式主要包括:"三轨"同行的专业思想教育机制;"一改三园两路径"的实践教学和能力培育体系。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植物保护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志宏
基于种植类专业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行业特性,形成单元课程"逆向分析"开发方法,即从课程顶层设计入手,逆向追溯单元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所面向的教学目标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明确课程定位,并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岗位工作调研,对课程进行系统分析、设计与建设。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胡琼波
为了适应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植物保护领域)以培养满足职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学目标要求,推出了"植物保护技术与应用(安全分析)"课程,该课程教学目标是以植保技术应用案例为重点,使学生学会案例分析方法,能够抓住影响植保技术方案成败的关键因素,能够发现农业有害生物成灾与防控的关键问题,掌握制定不同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策略的方法,提高综合灵活运用各种植物保护技术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材料的选择上注意把握三个更加倾向:更加倾向应用技术案例、更加倾向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案例、更加倾向新发生的案例。在保持案例的真实性和合理性的前提下,要注意增强案例材料的故事性,以提高学生兴趣。本课程的教学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