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83)
- 2023(7174)
- 2022(6047)
- 2021(5881)
- 2020(4935)
- 2019(11287)
- 2018(11345)
- 2017(20730)
- 2016(11985)
- 2015(13943)
- 2014(13725)
- 2013(12289)
- 2012(10699)
- 2011(9575)
- 2010(9880)
- 2009(8584)
- 2008(7850)
- 2007(6841)
- 2006(5763)
- 2005(5077)
- 学科
- 济(37110)
- 经济(37080)
- 管理(28309)
- 业(24474)
- 企(20617)
- 企业(20617)
- 方法(19061)
- 数学(17220)
- 数学方法(16647)
- 理论(12026)
- 教学(11512)
- 中国(11501)
- 农(10742)
- 教育(9323)
- 业经(8245)
- 学法(7553)
- 教学法(7553)
- 技术(7245)
- 财(7096)
- 贸(6827)
- 贸易(6823)
- 农业(6793)
- 易(6628)
- 学(6601)
- 学理(6435)
- 学理论(6435)
- 地方(6037)
- 制(5935)
- 和(5440)
- 划(5126)
- 机构
- 学院(152496)
- 大学(141585)
- 管理(53444)
- 济(49122)
- 经济(47758)
- 理学(46281)
- 理学院(45783)
- 管理学(44303)
- 管理学院(44057)
- 研究(43797)
- 中国(30258)
- 京(29792)
- 科学(27958)
- 技术(26439)
- 职业(25352)
- 江(23757)
- 范(23719)
- 师范(23516)
- 财(21958)
- 农(21573)
- 业大(21339)
- 所(21202)
- 中心(20265)
- 州(19622)
- 研究所(19322)
- 教育(18762)
- 北京(18496)
- 技术学院(18496)
- 职业技术(18067)
- 师范大学(18053)
- 基金
- 项目(100994)
- 研究(80613)
- 科学(79030)
- 基金(66796)
- 家(56959)
- 国家(56432)
- 科学基金(48899)
- 省(45232)
- 社会(45087)
- 教育(44720)
- 社会科(42546)
- 社会科学(42537)
- 编号(37843)
- 划(37251)
- 基金项目(34267)
- 自然(31575)
- 自然科(30926)
- 自然科学(30921)
- 自然科学基金(30280)
- 成果(30223)
- 资助(28738)
- 课题(28618)
- 年(25315)
- 重点(24061)
- 创(22203)
- 项目编号(22148)
- 发(22037)
- 规划(21636)
- 部(21460)
- 创新(20390)
共检索到218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娄淑敏 何向华
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时,是传统意义上的"导师"在传授技能知识时,是传统意义上的"师傅"。然而传授这些技能的能力、技巧和方法时,又可以扮演"教练"的角色。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专业技能,是"导师""教练""师傅"三个角色的统一。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高职专业教师 角色定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陶也青 刘叶飙 朱盛萍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明晰三方的角色定位,理清三方的权责关系,加强三方的沟通与协作,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工学结合 角色定位 政府 企业 高职院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廖建华 刘慧娟
我国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实施主体上的误区;二是培养过程上的误区。为此,必须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和实施双主体、全过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性改革,从而实现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端祥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和重点,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着重从高职院校自身的角度,特别是以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为例,来探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佘雪锋 马仁秒
高职外贸专业人才培养与外贸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更好地培养出高技能应用性外贸专业人才,树立鲜明的专业培养特色,是专业发展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开展国际贸易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为中小企业外贸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同时也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使命所在。
关键词:
工学结合 工作过程系统化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佳
会计作为一门技能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专业,在将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文章探索的工学结合的"三段递进+角色转换"全程训练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很好实现这一转化过程。该模式通过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课程+认证课程+拓展提升课程"专业课程群的实施,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教育资源,实现了融"教、学、做"于一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赖华清 杨桂府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切入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实现工学结合,必须构建适合这一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考核评价体系、管理机制等方面与之相匹配。在深入研究高职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讨了高职模具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模式的方法和效果,阐述了对工学结合模式实践的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模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安伟娟 张硕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就工学结合展开全面的探索,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局面。本文就我院金融保险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一系列探索与分析。
关键词:
金融保险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丰
文章在借鉴吸收已有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际,在认真分析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设计,从教学管理、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研究,着力于探索构建既是受企业和学生欢迎的高素质员工培养培训基地,又是"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平台的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绩。结合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际,阐述了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而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严丽丽
工学结合是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必然要求,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财经高职院校由于实习单位点多面广、实习岗位的特殊性,增加了实习成本和风险,这一直是困扰开展工学结合的难题。文章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财经类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实践、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财经院校 工学结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娜
高职院校办学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在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紫婷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的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依托工学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创造条件、推进工学结合体制机制创新,搭建学生、企业、院校的桥梁,实现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学生 企业 实验实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谷溪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矛盾的最好办法。然而,在我国,高职院校数量庞大,专业种类繁多,就是在同一所学校,不同的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差异性。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创造条件,依据不同专业需求,推进多元化工学结合创新体制,真正搭建起了学生、企业、院校间的桥梁,实现了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