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1)
2023(1179)
2022(999)
2021(998)
2020(816)
2019(1907)
2018(1747)
2017(2647)
2016(2383)
2015(3180)
2014(3331)
2013(2413)
2012(2211)
2011(2094)
2010(2162)
2009(1416)
2008(1282)
2007(1198)
2006(981)
2005(852)
作者
(4316)
(3449)
(3381)
(3372)
(2129)
(1703)
(1670)
(1499)
(1394)
(1368)
(1328)
(1233)
(1182)
(1169)
(1136)
(1114)
(1106)
(1068)
(1030)
(1015)
(1005)
(985)
(897)
(850)
(848)
(829)
(809)
(798)
(797)
(756)
学科
教育(5578)
中国(4973)
教学(3669)
理论(3137)
政治(2709)
思想(2702)
思想政治(2663)
政治教育(2663)
治教(2663)
德育(2645)
学法(2480)
教学法(2480)
管理(2461)
学校(2413)
学理(2081)
学理论(2081)
职业(1906)
技术(1641)
职业技术(1492)
(1277)
高等(1177)
(1062)
(1033)
经济(1032)
(926)
企业(926)
技术学校(860)
高等职业(844)
工作(725)
研究(676)
机构
学院(23948)
大学(19810)
职业(11275)
教育(10208)
技术(9121)
职业技术(7869)
(7534)
师范(7504)
研究(7121)
技术学院(6223)
师范大学(5625)
(4860)
(4570)
科学(4465)
管理(3951)
(3896)
教育学(3835)
(3608)
研究所(3539)
理学(3486)
理学院(3343)
(3146)
北京(3112)
管理学(3000)
中心(2992)
管理学院(2960)
教育学院(2939)
经济(2831)
中国(2801)
(2637)
基金
研究(15790)
项目(13913)
教育(13072)
科学(11565)
编号(9514)
课题(8958)
(8410)
(7919)
成果(7748)
(7366)
社会(7008)
基金(6542)
职业(6354)
社会科(6345)
社会科学(6345)
规划(6096)
(5691)
(5605)
主持(5571)
主持人(5458)
年度(5246)
项目编号(5099)
(4581)
研究成果(4574)
(4464)
国家(4415)
大学(4136)
教育科(4094)
(4086)
(4082)
期刊
教育(22362)
职业(12087)
中国(12027)
技术(8904)
技术教育(8317)
职业技术(8317)
职业技术教育(8317)
研究(6252)
(4022)
论坛(4022)
职教(3678)
(3285)
经济(3285)
成人(2871)
成人教育(2871)
学报(2024)
高等(1946)
大学(1911)
(1787)
科学(1711)
高等教育(1477)
农业(1427)
(1404)
学学(1383)
管理(1339)
(1335)
图书(1178)
教研(1147)
高教(1147)
发展(1004)
共检索到38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应金萍  
职业道德的养成离不开职业环境,工学结合为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提供了职业环境。本文探讨高职教育如何利用工学结合优势,引导学生形成职业道德意识、发展职业道德能力、建构职业道德品质结构,最终形成成熟的职业道德行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建华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给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带来了新的契机:在真实的职业行为中强化职业道德认知;在项目式教学中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在"学生—职业人"的双重角色中提升职业道德判断能力。高职院校应坚持实践性和职业性的原则,加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一般职业道德教育与行业职业道德教育、隐性与显性的三融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应金萍  
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从国外大学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做法,提出了构建工学结合模式下道德教育机制、完善评价机制、创新激励机制、重视自我提升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易际培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给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高职院校要转变职业道德教育的观念,突出"能力本位",不断丰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整合职业道德教育力量,优化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创新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袁建勤  田鸽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已逐渐倾向于对主体品质的考量,因而,探究学生职业道德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建设而言,剖析并详实职业道德所兼具的主客观方面是首要任务,以问题为导向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设计养成路径以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是最终归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鲁葵蓉  
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事业发展,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目前我国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同高职教育整体发展不相适应,存在明显短板,是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理念传统陈旧、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完善、教学形式及内容单一、教师队伍能力欠缺、考核评价体系不合理。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改革应围绕整合资源、优化课程体系以及提炼特色这三个方面来展开,具体途径包括转变教育观念,形成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良好氛围;完善课程建设,建立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培养体系;加强校园活动,营造职业道德与素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郑春雨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过程的四个因素发生了相应变化,职业道德教育呈现出新特点,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必须遵循职业道德培养的趋势和心理规律,从切实引导高职生树立全新的职业道德观念、增强职业道德情感、坚定和巩固职业道德意志、强化职业道德行为四个阶段入手,建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内化和固化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光  
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养成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因此在实践中要有方向性、针对性和高度感,通过外优生存环境和内炼自身修养来促进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养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乔伟丽  
现阶段,现代学徒制已经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取得了实质性发展,也为学生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奠定了基础。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重视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当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过程中存在的社会氛围不理想、企业实习环境复杂、人才培养理念落后"、双师型"教师较少、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要从企业文化引领、师徒共同实习、加强学校教育、以师育徒、科学评价等方面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施祖军  
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完善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丰富高职教学内容的需要,是增强学生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提出了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职业理想教育,法制教育,成人教育,择业观念与职业责任教育,职业规范教育。指出了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路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树林  马超山  
1994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不仅仅是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而且对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弄清高师毕业生职业道德的形成规律,提出改进高师教育、提高高师毕业生职业道德水平的建议,从1992年初开始,我们对某高师在校生和近几届毕业生职业道德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调查的内容:高师在校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立莹  
高职学生应该是具备职业性、实践性的技能型人才。但当前高职学生"就业难",企业单位"选人难",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职学生缺乏社会人应有的职业发展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的基础就是职业性所要求必备的职业素质。高职院校培养的以就业为目的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突出的表现就应是具有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能够迅速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值此《职业教育法》修改之际,建议在法律规定中明确将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教育和养成途径做具体要求,并通过教师日常教学加之校园职业环境的塑造等方面实现这一目的,进而更好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