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54)
2023(8517)
2022(7108)
2021(6905)
2020(5495)
2019(12843)
2018(12919)
2017(23476)
2016(13018)
2015(15028)
2014(14953)
2013(13483)
2012(11826)
2011(10596)
2010(11009)
2009(9571)
2008(8999)
2007(7739)
2006(6593)
2005(5812)
作者
(32758)
(27169)
(26961)
(25851)
(17236)
(12975)
(12495)
(10607)
(10301)
(9758)
(9177)
(8985)
(8572)
(8481)
(8426)
(8413)
(8204)
(8180)
(8005)
(7759)
(6805)
(6752)
(6686)
(6230)
(6221)
(6108)
(6080)
(6054)
(5569)
(5413)
学科
(43378)
经济(43341)
管理(30395)
(26047)
方法(22118)
(21645)
企业(21645)
(19558)
贸易(19547)
数学(19357)
(18991)
数学方法(18797)
理论(13173)
中国(12607)
(12606)
教学(11729)
业经(9656)
教育(9621)
地方(8021)
(7904)
学法(7795)
教学法(7795)
技术(7727)
农业(7620)
(7165)
(6882)
(6784)
关系(6665)
学理(6659)
学理论(6659)
机构
学院(169126)
大学(158259)
(61682)
经济(60184)
管理(59197)
理学(50900)
理学院(50391)
研究(50011)
管理学(48949)
管理学院(48683)
中国(35994)
(32657)
科学(29981)
技术(27420)
(26454)
职业(26332)
(26167)
(23906)
(23792)
师范(23564)
(23364)
中心(23067)
业大(22923)
(21771)
研究所(21613)
财经(20817)
北京(20213)
技术学院(19248)
(18933)
(18775)
基金
项目(110953)
研究(88423)
科学(85921)
基金(74088)
(63085)
国家(62534)
科学基金(53664)
社会(50623)
(48243)
社会科(47884)
社会科学(47875)
教育(46963)
编号(40978)
(39224)
基金项目(37823)
自然(33654)
自然科(32929)
自然科学(32924)
成果(32349)
自然科学基金(32249)
资助(31833)
课题(30170)
(26746)
重点(26137)
(24349)
(24340)
项目编号(23883)
(23678)
规划(22731)
创新(22456)
期刊
(65821)
经济(65821)
研究(46598)
教育(38682)
中国(38308)
管理(22848)
技术(22740)
(22183)
学报(21592)
科学(19498)
(19480)
大学(17335)
职业(16605)
农业(15906)
学学(15879)
业经(13390)
(12624)
经济研究(12276)
(11621)
金融(11621)
国际(10883)
技术教育(10739)
职业技术(10739)
职业技术教育(10739)
(9660)
论坛(9660)
财经(9208)
问题(9111)
(9071)
图书(8826)
共检索到249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佘雪锋  马仁秒  
高职外贸专业人才培养与外贸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更好地培养出高技能应用性外贸专业人才,树立鲜明的专业培养特色,是专业发展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开展国际贸易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为中小企业外贸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同时也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使命所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赖华清  杨桂府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切入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实现工学结合,必须构建适合这一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考核评价体系、管理机制等方面与之相匹配。在深入研究高职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讨了高职模具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模式的方法和效果,阐述了对工学结合模式实践的认识和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益霖  高志宏  
本文介绍了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创新"企-校-企"三轴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采取"找准需求定人才、校企合作建课程、工学结合育人才"等措施,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情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健南  邢素萍  
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按"工学结合"的理念构建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综合实训体系。其专业课程教学实行"学做合一",每门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均以"案例教学"方式组织教学,课程内容以软件工程项目为载体进行通盘设计,形成项目引导的"学做合一"课程教学体系。通过融合原来的基于单门课程的实习、课程设计而形成综合实训,分阶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曲生  
高职高专作为目前我国最主要的高等职业教育阵地,承担着承上启下的责任,需要通过优化结构,明晰定位,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科院校和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误区"和"盲区"。由于文科专业投入少,可以大班额上课,成本低,效益好,办学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友义  刘国生  王晓敏  
为适应广东玩具行业和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我院根据市场需要于1997年率先在全国申报设置电子玩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下简称“玩具专业”),并于1998年开始招生。学院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树立能力本位的思想,对玩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探索与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振华  
"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行之有效方法,工科类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比较容易实现,而经贸类专业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时存在不少问题。就工学结合的教材、师资、顶岗实习、学生管理、考核方式等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方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永乐  何新洲  汤晓华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依托行业办专业,抓住区域优势,与大型勘测、设计、施工等企事业单位合作,让师生积极参与国家大型建设工程,实践"跟着测绘队干,帮助工程师算,协助监理师管,工学结合,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保障该模式的实施,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改革课程体系,建立校企沟通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严丽丽  
工学结合是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必然要求,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财经高职院校由于实习单位点多面广、实习岗位的特殊性,增加了实习成本和风险,这一直是困扰开展工学结合的难题。文章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财经类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实践、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维彬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专业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等特征,知行观、实用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英国三明治教育、美国合作教育和德国双元制教育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国际借鉴;工学结合的双重性、交替性和市场性决定高职教育应从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条件、培养途径及机制等方面创新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紫婷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的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依托工学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创造条件、推进工学结合体制机制创新,搭建学生、企业、院校的桥梁,实现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谷溪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矛盾的最好办法。然而,在我国,高职院校数量庞大,专业种类繁多,就是在同一所学校,不同的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差异性。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创造条件,依据不同专业需求,推进多元化工学结合创新体制,真正搭建起了学生、企业、院校间的桥梁,实现了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娄淑敏  何向华  
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时,是传统意义上的"导师"在传授技能知识时,是传统意义上的"师傅"。然而传授这些技能的能力、技巧和方法时,又可以扮演"教练"的角色。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专业技能,是"导师""教练""师傅"三个角色的统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志澜  泮红  吴维彪  
在工学结合基础上,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提出主方向、辅助方向和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三重结构工作岗位定位,建立理论教学要与实训教学相结合、工作任务作为载体的划分与知识点的掌握相结合、职业能力的掌握与就业上岗对接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及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制订课程标准和开发特色教材,以达到培养适用人才的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别同玉  韩永红  张艳军  
针对江苏医药经济发展趋势,围绕医药市场对药学人才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结合药学专业特点,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核心,进行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构建了"3对接、4一体、5结合"的"34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实施方略进行实践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