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8)
2023(6782)
2022(5415)
2021(4819)
2020(4297)
2019(9375)
2018(9378)
2017(18473)
2016(9861)
2015(10756)
2014(10668)
2013(10683)
2012(9754)
2011(8213)
2010(8622)
2009(8294)
2008(8723)
2007(8058)
2006(7185)
2005(6847)
作者
(27294)
(22573)
(22491)
(21094)
(14905)
(10636)
(10237)
(8611)
(8511)
(8204)
(7693)
(7671)
(7634)
(7078)
(7047)
(6837)
(6806)
(6610)
(6500)
(6426)
(5581)
(5574)
(5570)
(5303)
(5158)
(5105)
(5092)
(4867)
(4593)
(4347)
学科
(69904)
(67645)
企业(67645)
管理(50414)
(47224)
经济(47161)
业经(24078)
(21485)
方法(20363)
(18207)
财务(18204)
财务管理(18182)
(17600)
企业财务(17231)
技术(14434)
(14318)
农业(13717)
数学(12991)
数学方法(12925)
(11952)
企业经济(11853)
(11340)
(11317)
经营(10897)
体制(10533)
(10371)
理论(9988)
技术管理(9902)
(9731)
银行(9727)
机构
学院(145507)
大学(138331)
(65663)
经济(64580)
管理(64476)
理学(54580)
理学院(54177)
管理学(53802)
管理学院(53523)
研究(39970)
中国(38561)
(33607)
(28281)
财经(26166)
(23771)
(23693)
(23630)
科学(21037)
中心(20217)
商学(20079)
商学院(19917)
(19576)
经济学(19208)
财经大学(19145)
业大(18745)
(18589)
农业(18380)
经济管理(17648)
北京(17606)
经济学院(17475)
基金
项目(88427)
科学(72116)
研究(67605)
基金(65924)
(55208)
国家(54627)
科学基金(49868)
社会(45269)
社会科(43031)
社会科学(43022)
(35610)
基金项目(35019)
自然(31424)
自然科(30794)
自然科学(30789)
自然科学基金(30346)
教育(29465)
(27797)
(27791)
编号(26699)
资助(26393)
(22442)
成果(20158)
(20003)
创新(19895)
(19534)
(19045)
重点(19001)
国家社会(18673)
人文(17991)
期刊
(78099)
经济(78099)
研究(42922)
(31193)
管理(29767)
中国(25998)
(22781)
(20209)
金融(20209)
科学(16529)
农业(15730)
业经(15329)
学报(14685)
技术(14586)
财经(13634)
大学(12419)
学学(12156)
(11743)
经济研究(11680)
(11229)
财会(10911)
技术经济(10363)
问题(9789)
现代(8884)
会计(8531)
世界(8491)
商业(8256)
(7912)
教育(7877)
经济管理(7613)
共检索到225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叶云风  
浙江省工商部门企业信用评级是从2004年11月30日开始,全省各级工商部门对辖区内的各类企业都进行了信用监管评价,并实行信用监管。已经正式实施的《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企业信用监督管理办法》,在信用信息目录中汇集整合了数百条企业信用信息,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综合量化评价,实现信用分类,由高到低分为AAA、AA、A、B、C、D六级,分别表示信用优良、良好、稳定、波动、低下、破产。央行监管的企业信用评级,即信贷企业信用评级由来已久。以萧山为例,从90年代末开始,萧山支行制定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并指定有资质的专业中介服务机构按客观、独立、公开、公正的原则具体实施和在辖区内实行统一标准,参照国际...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申庆三  
一、转变传统市场监管模式势在必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管职能是政府在经济领域十分重要的职能,如何使市场监管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相一致、相适应,是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传统市场监管模式也称之为运动式市场监管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志旺  窦志铭  杨叶飞  
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由质监部门划转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的这种新格局,为解决由于流通领域范围广、流通渠道多而造成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多种复杂问题,从不同阶段工商部门质量监管的角色变化过程,发挥监督作用。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充分发挥优秀企业、第三方机构和消费者的作用,构建立体的商品质量监管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华  
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施企业信用监管的优势分析市场经济本身对信用的内在需求十分强烈,但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缺陷,影响了信用体系的自发生成,因此必须通过政府的必要干预。而在政府的众多职能部门当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政府主管市场监管的综合职能部门,在促进企业信用建设中具有明显的优
[期刊] 征信  [作者] 何运信  赵静  
一直以来,我国信用评级业的监管问题没有得到学界足够的关注。现有涉及评级业监管的文献极其有限、研究层次浅、缺乏系统性。国外关于信用评级机构监管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用评级业的产业组织分析和监管与信用评级业市场结构关系两方面。因此,有必要从产业组织视角对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产业组织分析,实证分析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结构和竞争对评级质量和评级机构绩效的影响,系统研究我国现行信用评级监管政策和体制对信用评级业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我国信用评级业的监管及改革问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峰   田彦花   马光明  
“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深化加速了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而加强外汇衍生品监管是其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以2007—2019年中国A股跨境投资企业为样本,基于创新性构建的“企业层面外汇衍生品监管指数”(FFDRI),研究了外汇衍生品监管对企业信用评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外汇衍生品监管与企业信用评级正相关,即加强外汇衍生品监管能有效促进企业信用评级提升,且这种提升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外汇衍生品监管对企业信用评级产生了“合规效应”、“信号效应”和“管理者过度自信抑制效应”三方面的效应,即外汇衍生品监管是通过减少企业违规行为、增强信息透明度和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来提升企业信用评级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强外汇衍生品监管可以抑制企业信用评级的调整动机。因此,优化衍生品监管法规、倡导套期保值原则、提高评级机构违规成本和增加衍生品交易信息透明度是外汇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和提升企业信用评级的关键。
[期刊] 征信  [作者] 帅式君  
信用评级具有风险揭示、投资引导、价格发现和扶优限劣的功能。专业化、权威性的评级机构通过对企业竞争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会计政策与财务报表质量、财务指标和特殊分析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考察,对经营效率、成长潜力、偿债能力、盈利性、财务结构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评级指标进行分析,经过评级准备、实地调研、初评建议、等级复评、结果反馈、结果公告、文件存档、跟踪服务等评级程序,最终确定评级等级。目前,我国发展信用评级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林晚发  敖小波  
信用评级机构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市场中的两个信息中介,它们之间的行为可能存在一定的互补性。本文利用2008~2014年上市公司发债数据,研究企业信用评级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债主体信用评级越高,审计收费越低。另外,信用评级调整也包含额外的信息,即信用评级向下调整,暗示着一个负向信号,审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增大,从而要求较高的审计收费。通过机制检验发现,信用评级能够降低企业诉讼风险进而降低审计费用。本文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如果企业为民营企业,且采用外资背景的评级机构评级时,信用评级对审计收费的降低效应更强。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研究,同时也对信用评级是否有效的争论提供了相应的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琦  罗炜  谷仕平  
本文以2006—2010年有公司债务主体评级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信用评级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评级保持不变的公司来说,信用评级提升的公司在评级调整前一年盈余管理的程度更低。然而企业的股权性质会影响这种关系。当评级对象是国有企业时,评级机构会放松对其盈利质量的要求,减弱了评级调整与盈余管理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此外,我们还发现外部融资需求会加强评级调整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面对评级机构的要求,企业事前也会相应调整其盈余管理行为。当企业评级中带有"+"或"-"符号时,民营企业和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会减少当年向上的盈余管理。总的来说,信用评级调整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有抑制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春雨   王一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鸿禧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上信用问题愈加严峻,信用评级对于违约预警的准确性、及时性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国际上穆迪、标普、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已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信用评级体系,而我国的信用评级业仅仅是刚刚起步。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国际上权威评级机构(穆迪、标普、惠誉、MSCI、德勤等)的信用评级思路方法进行综述并加以对比,涵盖了传统信用评级、市场隐含评级和大数据评级三个评级类型,从评级框架、评级要素、评级方法、难点等多维度进行论述,最后将三种类型的信用评级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了信用评级研究展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潘越  邢天才  
由于存在不同信用评级的融资成本差异,企业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可能会考虑信用评级因素,本文利用接近信用评级变更和实际信用评级变更之后的公司资本结构数据,实证分析信用评级对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分析认为国有控股公司和AAA级公司的信用评级对资本结构决策有显著影响。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莹  
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盟非常注重对评级业的监管。目前,我国评级业监管缺乏完善的信用评级法规、统一的监管主体、评级机构市场准入及监管认可制度、有效的监管措施和手段等。为构建我国评级业监管体系,应尽快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监管体系,统一评级机构市场准入条件,完善评级机构的监管认可机制,强化对评级机构执业及规避利益冲突管理,推动组建行业协会,促进评级业自律管理。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林晚发  刘颖斐  杨琴  
历次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学界和业界对信用评级有效性的关注,信用评级被认为是诱发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债券集中违约也引发了投资者和监管者对中国信用评级市场的担忧,因此,有必要分析中国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然而,已有研究主要从公司财务特征角度对信用评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鲜有研究分析管理层特征与企业信用评级的关系,继而忽视了管理层特征对于信用评级的重要影响。基于高管高层梯队理论,采用2008年至2017年交易所上市企业发债数据,使用多元回归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高管财务经历对企业信用评级的影响;从盈余管理角度对上述影响机制进行直接检验,从业绩压力和外部监督两个角度进行间接检验,同时考虑高管财务经历对于债券投资者的影响;采用滞后1期、工具变量、PSM配对分析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等方法对结论的稳健性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①聘用财务经历高管的企业信用评级更高。②通过机制分析发现,盈余管理是高管财务经历影响企业信用评级的一个机制,即高管财务经历降低了企业的盈余管理,从而使评级机构给予该企业更高的信用评级。③在考虑高管盈余管理意愿的情况下,在业绩压力和外部监督较强时,高管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更小,企业信用评级较高。④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对于本土评级机构,外资背景评级机构在评级时更倾向于参考高管财务经历这一软信息;出于高管财务经历降低盈余管理的作用,投资者会要求这些企业债券较低的风险溢价。在信用评级的真实性被广泛质疑的环境下,发现评级机构在评级过程中会考虑高管财务经历这一软信息,从而证实信用评级存在一定的信息含量。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和完善管理层声誉机制,强化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