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8)
2023(6117)
2022(4546)
2021(4204)
2020(2943)
2019(6544)
2018(5882)
2017(11053)
2016(5676)
2015(6033)
2014(5872)
2013(5763)
2012(5317)
2011(4981)
2010(5048)
2009(4885)
2008(4606)
2007(4383)
2006(4054)
2005(3255)
作者
(15362)
(13350)
(12973)
(12453)
(8167)
(6201)
(5785)
(4926)
(4898)
(4544)
(4454)
(4277)
(3987)
(3946)
(3908)
(3882)
(3700)
(3695)
(3611)
(3549)
(3251)
(3130)
(3074)
(3065)
(3045)
(2975)
(2807)
(2760)
(2656)
(2597)
学科
(25702)
经济(25676)
(23950)
(19807)
农业(16614)
管理(12789)
业经(10826)
(10360)
企业(10360)
中国(9395)
(7772)
地方(7366)
农业经济(7138)
(6877)
收入(6559)
方法(6505)
(6365)
发展(5815)
(5807)
数学(5762)
数学方法(5699)
(5099)
金融(5098)
(5048)
银行(5047)
(4938)
农村(4921)
(4874)
分配(4633)
建设(4488)
机构
学院(85026)
大学(79715)
(35182)
经济(34327)
管理(30548)
研究(27384)
理学(26200)
理学院(25945)
管理学(25534)
管理学院(25380)
中国(21810)
(18296)
(16708)
(15186)
科学(14741)
中心(13593)
(13227)
财经(12941)
农业(12632)
(12485)
师范(12410)
(12301)
业大(12220)
(11714)
经济学(11449)
研究所(11015)
(10691)
经济学院(10363)
(9651)
师范大学(9582)
基金
项目(56703)
研究(47068)
科学(45284)
基金(40320)
(33739)
国家(33302)
社会(32241)
社会科(30102)
社会科学(30099)
科学基金(28689)
(23584)
基金项目(21162)
教育(20812)
编号(20564)
(18549)
成果(17065)
自然(14596)
资助(14429)
课题(14262)
自然科(14207)
自然科学(14207)
(14111)
自然科学基金(13940)
国家社会(13526)
(13092)
(12877)
(12784)
重点(12436)
(12419)
(12222)
期刊
(48098)
经济(48098)
(25223)
研究(24940)
中国(19076)
农业(15969)
业经(12410)
(11902)
金融(11902)
科学(11874)
(11867)
学报(11638)
大学(10308)
教育(10046)
学学(9972)
管理(8796)
农业经济(8276)
农村(7857)
(7857)
经济研究(6591)
财经(6381)
问题(6295)
(6074)
技术(6072)
社会(5653)
(5508)
农村经济(5268)
社会科(5120)
社会科学(5120)
经济问题(4843)
共检索到127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蛟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在当前城乡发展格局失衡的大背景下,乡村产业发展欠缺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而工商资本可以带动各类要素下乡,这也是国家引导工商资本下乡的政策逻辑之所在。不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了工商资本与农村资源的有效融合面临着多重阻碍,资本下乡非但没有促进乡村振兴,反而陷入了经营困境甚至“亏本跑路”。因此,为了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亟需探寻工商资本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关珊珊  
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驱动力。数字赋能,让农村治理提效率,让农业生产添智慧,让农民生活增品质。目前,农村数字经济发展依然存在农村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农业生产技术装备落后、农民数字信息素养不高等现实困境。未来,需要从加强数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加大数字农民人才培育力度等方面提高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朝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引擎。数字技术作为推动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集聚生产要素、发挥驱动作用、重构治理方式、畅通信息渠道、更新发展路径,推动乡村在产业转型升级、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乡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成、乡村治理联动融通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数字技术所包含的技术要素、技术原理、技术规范与乡村发展实现了全方位的深度融合,使乡村各领域呈现新的特征与内涵。数字技术在催生乡村变革新文明、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新的转型道路与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不足、数字化人才培养效果不佳、数字文化品牌建设滞后、生态建设技术运用不到位、治理冲突导致共治失效等难题。摆脱数字技术赋能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实现数字技术的赋能效应真正由简单的生产生活便利向“颠覆性”全面革新的转变,需聚焦兴产业、育人才、塑乡风、净生态、强治理,通过强化产业支撑、做好人才培育、重塑乡风特色、优化生态管理、强化治理方式等进行纾困引导,推动乡村数字化转型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国锋   王丽君  
乡村生态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耦合逻辑。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经济、法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困境,表现为绿色生产方式滞后、环境保护法治不健全以及农村生态文化发展薄弱等。因此,新时代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完善农村生态法治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琴  肖芒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作出了重大的决策部署,是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是推动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国乡村发展经历了乡村社会改良与乡土重建、土地改革与土地制度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变迁。当前乡村振兴面临乡村产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诸多现实困境,并提出建立农村多元化产业发展体系、加快农业要素运作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多元化治理体系建设等提升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国锋   王丽君  
乡村生态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耦合逻辑。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经济、法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困境,表现为绿色生产方式滞后、环境保护法治不健全以及农村生态文化发展薄弱等。因此,新时代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完善农村生态法治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期刊] 改革  [作者] 连宏萍   熊学振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深远。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战略工程,以颠覆性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乡村振兴创造了全新机遇。新质生产力通过更新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丰富农村产业形态、优化农村治理体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提供了强劲动力支撑。当前,尚不健全的赋能体制机制以及在农业科技研发、成果推广应用、专业人才供给、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等方面的不足,制约了新质生产力对乡村振兴赋能成效的充分释放。因此,需要从深化赋能体制机制改革、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成果转化应用体系、构建复合型人才队伍、系统谋划战略推进优先序等途径完善政策体系,实现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的紧密衔接和有效赋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文刚   李英杰  
乡村振兴为耕读文化建设提供价值指引,耕读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创造支撑条件。当前,耕读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呈现出传承与建设的主体缺位、开发与保护的体制机制不完善、重构与弘扬的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可从顶层设计健全配套设施、交流互鉴激发农民活力、推动耕读文化的适应与自觉等方面探索耕读文化建设的实践进路,促进耕读文化向纵深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文丰安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数字经济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及乡村振兴的发力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繁重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数字经济的红利扩散到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形成了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可以为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提供新活力、新支撑,极大地促进智慧农业建设、催生乡村数字经济新形态和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但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乡村数字环境较差,数字基础设施尚未实现全覆盖;乡村高素养数字人才比较缺乏;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不够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制度不够健全。进入新阶段,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需要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强化乡村高素养数字人才支撑、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和加强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法治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芩  阿木古楞  
西部地区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的高效赋能。就供需关系而言,需求侧是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提出的需求度,供给侧是职业教育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方面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度。当下,西部农村职业教育仍然存在价值紊乱、类型模糊、人才匮乏等问题,难以精准契合西部乡村发展所需和人民幸福之需,进而阻碍赋能乡村振兴的进程。鉴于此,西部农村职业教育应从价值重塑、区域协调、人才建设、文化提振四个方面规划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人才培育、技能培训、科技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以此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谷晓芸  
乡村生态振兴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着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生态产业发展不足、农村人居环境有待改善等现实困境。应从加快制度建设和法治保障、加强生态产业培育和生态价值转化、提升主体治理能力等各个维度综合发力,构建科学合理路径,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持续稳步进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红霞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宏观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有效贯彻落实可赋能并助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职业教育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打造高素质农村从业人才的切实保障,更是促进乡风文明的有效抓手。然而,农村职业教育也面临着受重视程度偏低、教育体系有待完善和创新等现实困境,亟待通过具体策略的设计与实施予以突破和转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柴春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其中,农村青年拥有巨大潜力。农村青年振兴乡村的内生动力和知识能力、乡村提供的参与空间以及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条件,共同构成农村青年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农村青年自身素养和外部环境支持均存在一定不足,赋能效果不佳。对此,农村青年首先要认清定位,积极发挥振兴乡村主动性;政府要强化政策顶层设计,构筑乡村高质量发展空间;乡村还要完善社会保障,加强基础性公共服务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夏雯洁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工商资本下乡可以带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向农村地区转移,因而在城乡发展格局失衡的大背景下,国家不断通过政策手段激励工商资本下乡。不过,当前工商资本和乡村资源的有效衔接面临着诸多障碍,非但没有充分发挥推进乡村振兴的效用,反而容易陷入困境甚至“亏本跑路”。因此,探索乡村振兴中工商资本的赋能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路新华  
乡村文化振兴要求在树立人民至上理念引导下,夯实文化建设的经济基础,建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道德体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乡村社会形态及结构的调整给乡村文化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文化振兴面临主体流失、客体内容结构、载体“形聚神散”等困境,破解这些困境,需要增强农民、新乡贤、社会团体及各级政府的主体意识,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文化价值内涵,并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及文化服务体系,以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