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55)
- 2023(10410)
- 2022(9180)
- 2021(8753)
- 2020(7184)
- 2019(16798)
- 2018(16699)
- 2017(32302)
- 2016(17624)
- 2015(19941)
- 2014(20031)
- 2013(19870)
- 2012(18205)
- 2011(16305)
- 2010(16177)
- 2009(14764)
- 2008(14341)
- 2007(12368)
- 2006(10988)
- 2005(9625)
- 学科
- 济(71280)
- 经济(71196)
- 管理(51786)
- 业(50393)
- 企(42038)
- 企业(42038)
- 方法(32671)
- 数学(28129)
- 数学方法(27763)
- 农(22771)
- 财(19512)
- 中国(18860)
- 业经(17725)
- 农业(15525)
- 学(15525)
- 地方(15127)
- 制(12884)
- 务(12388)
- 财务(12324)
- 财务管理(12300)
- 理论(12248)
- 企业财务(11698)
- 贸(11608)
- 贸易(11603)
- 和(11468)
- 易(11242)
- 技术(10715)
- 银(10584)
- 银行(10552)
- 环境(10529)
- 机构
- 大学(251105)
- 学院(249755)
- 管理(103333)
- 济(95851)
- 经济(93538)
- 理学(89594)
- 理学院(88638)
- 管理学(87154)
- 管理学院(86716)
- 研究(80542)
- 中国(60108)
- 京(53783)
- 科学(50738)
- 财(44379)
- 所(40034)
- 农(38584)
- 业大(37192)
- 中心(36731)
- 研究所(36310)
- 江(35655)
- 财经(35644)
- 北京(34286)
- 范(33898)
- 师范(33656)
- 经(32311)
- 农业(29690)
- 州(29630)
- 院(29301)
- 经济学(27639)
- 师范大学(27207)
- 基金
- 项目(172337)
- 科学(135180)
- 研究(128147)
- 基金(124417)
- 家(107209)
- 国家(106271)
- 科学基金(91701)
- 社会(79554)
- 社会科(75138)
- 社会科学(75116)
- 省(67176)
- 基金项目(67037)
- 自然(59677)
- 自然科(58220)
- 自然科学(58210)
- 教育(58161)
- 自然科学基金(57134)
- 划(56332)
- 编号(53485)
- 资助(50990)
- 成果(43591)
- 重点(37729)
- 部(37708)
- 发(36145)
- 课题(36134)
- 创(35584)
- 创新(32958)
- 项目编号(32857)
- 科研(32766)
- 教育部(32425)
- 期刊
- 济(107246)
- 经济(107246)
- 研究(74535)
- 中国(44840)
- 学报(38495)
- 农(37014)
- 管理(36505)
- 科学(36252)
- 财(32999)
- 大学(29279)
- 教育(28421)
- 学学(27375)
- 农业(25949)
- 融(20989)
- 金融(20989)
- 技术(20892)
- 业经(18619)
- 财经(16961)
- 经济研究(15804)
- 图书(14749)
- 经(14282)
- 问题(14275)
- 理论(13553)
- 实践(12542)
- 践(12542)
- 科技(12251)
- 技术经济(11991)
- 业(11570)
- 现代(11560)
- 版(11521)
共检索到360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义博
工商资本下乡用地,存在着由农地过度资本化、外嵌资本与乡土社会互动不畅、设施农用地物权残缺与强资产专用性特征,以及官员任期政绩最大化所导致的经营风险、社会纠纷风险、资金运营风险和违规用地风险。对此,应当建立工商资本下乡的土地风险防范和用地保障机制,激励工商资本农地粮用,引导企业融入农村社群形成村企互利共生利益共同体,推进农村土地长期流转,完善设施农用地政策,通过完善政绩考核和盘活农村存量土地保障涉农项目建设用地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露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作为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商资本下乡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促进农业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但是,工商资本下乡又会造成农地的"非农化"和"非粮化",因而如何在兼顾各方利益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工商资本在现代农业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
工商资本 下乡 动因 问题 对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成玉 熊红军
近年来,工商资本大举进入农村经营农业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领域。学界主要从工商资本下乡的动因、渠道与模式、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与潜在风险以及政府规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工商资本下乡的积极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主流观点支持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但强调需要加强监管,防止过度"非粮化""非农化"以及大量圈地和排挤农民等现象发生。此外,城市工商资本与农村工商资本的划分、差别化监管的依据以及"非粮化"控制的区域范围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京
近年来,工商资本下乡租赁农地呈加快发展态势,一方面,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可以带来资金、技术和先进经营理念,有利于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工商资本大面积租赁农地,侵占了当地农民的就业空间,存在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危险。本文以辽宁地区情况为例用实证研究方法,就工商企业租赁农地的状况、存在问题、政策延革及风险防范等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工商资本 土地流转 经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曹俊杰
我国工商企业下乡经营农业是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政策逐渐放宽而推进的,鼓励和引导工商企业下乡经营农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先进生产要素,促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创新工业反哺农业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农业企业进行规模经营还面临着法律制度不完善、与分散农户经营存在一定的矛盾等问题,必须优化工商企业下乡制度和政策环境,依法保护相关合作者的合法权益,规范企业下乡行为与合理控制经营规模,创新农地流转与合作模式,引导工商企业健康有序地经营现代农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曹俊杰
我国工商企业下乡经营农业是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政策逐渐放宽而推进的,鼓励和引导工商企业下乡经营农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先进生产要素,促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创新工业反哺农业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农业企业进行规模经营还面临着法律制度不完善、与分散农户经营存在一定的矛盾等问题,必须优化工商企业下乡制度和政策环境,依法保护相关合作者的合法权益,规范企业下乡行为与合理控制经营规模,创新农地流转与合作模式,引导工商企业健康有序地经营现代农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彩霞
在国家政策激励下,大量工商资本通过流转农民土地直接进入农业生产环节,农业规模化生产迅速推广。规模化生产刚刚开始,工商资本却纷纷退租土地,农业规模化生产出现震荡。震荡发展的原因有:工商资本下乡并没有显著提高规模农业生产效率,工商资本下乡的快速推动造成农业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产品销售困难,下乡工商资本的政治投机。消除农业规模化生产震荡发展隐患的措施包括:调整地方政府农业现代化的绩效考核指标,建立长效政府扶持政策避免工商资本投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保证经济作物收益的稳定性,适度进口保证粮食作物价格稳定,因地制宜地提
关键词:
工商资本下乡 农业规模化生产非稳定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敏
由于政策红利、市场利润的驱动,近年来资本下乡蔚然成风。对于资本下乡,支持和限制的观点争锋相对。资本下乡是大势所趋,不能也不可能进行全面限制。资本下乡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如非农化、非粮化、排挤小农和中农、风险大、遭遇乡土歧视、引发农村社会纠纷等。解决这些问题,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监管和服务作用,树立农民的主体地位,下乡资本亦应练好内功。
关键词:
资本下乡 争论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魏 张应良 李国珍 田红宇
本文基于要素配置视角,运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2014),分析了工商资本下乡对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工商资本下乡会正向显著影响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即工商资本下乡会带来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2)工商资本下乡对粮食作物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呈显著正向影响,对经济作物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影响不显著,主要是由于工商资本下乡后资本对劳动力的替换程度在两种种植结构中存在差异;(3)工商资本下乡会促使粮食作物的劳动力资源流失和家庭劳动力的多部门配置,并导致资本对劳动力要素的替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对经济作物中资本替代劳动力的程度较弱;(4)工商资本下乡会促使土地流转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使规模经济效应得以发挥,从而摆脱传统农业低效的困境。
[期刊] 改革
[作者]
涂圣伟
工商资本大量下乡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转变、农业向现代化转型、农村生产要素关系变化的必然结果,是市场利润、政策红利、圈地诱惑等共同引致的现象,是一个长期趋势而非短期热潮。工商资本下乡务农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和社会组织效应等三大正面效应,但也可能带来小农挤出效应、公共利益损害和产业安全挑战等问题。现阶段工商资本下乡务农存在"资本潮涌"过程中盲目投资、土地流转契约关系不稳定等隐患。对待工商资本下乡,应在土地流转"三个不得"的前提下,加强引导、严格准入、强化监管、搞好服务,赋予工商资本进入和退出农业的自由选择权。
关键词:
工商资本 现代农业 “三农”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文龙
工商资本下乡能有效补充乡村发展资源缺口,缩小农业生产力真空,缓解乡村空心化压力。但由于工商资本下乡涉及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导致工商资本下乡政策出现异化,使国家对工商资本下乡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只有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突破主观认识局限,客观理性地分析工商资本下乡的利弊,在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地方利益服从中央利益的大前提下,对工商资本下乡不同主体的利益进行有效协调,并不断改善工商资本下乡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工商资本下乡的积极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正芬 余彬文
乡村生态资本化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是实现生态资源价值的主要方式与根本路径,对于乡村绿色发展、环境优化、生态治理等具有直接影响。在乡村生态资本化试运行或准备运行的当下,必须发挥前瞻性,系统分析生态资本化面临的问题,探索产权明晰、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多元协同的科学规划路径,深入挖掘乡村生态资本化发展的科学途径,为赋能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生态 资本化 问题研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穆娜娜 孔祥智
目前学术界对于工商资本务农的效益存在许多争议,尤其是在种粮领域。以安徽、山东和河北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从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生产的技术、资本、管理、加工、销售以及效益等方面探讨了其下乡种粮的增收机制。结果表明:1)先进的技术与精细的规模化管理模式是保证种粮增收的重要前提。与一般的粮食规模经营主体相比,工商资本通过先进的粮食生产技术和精细的规模化管理获得了规模经济,保障了粮食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增加了收入。2)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以及品牌化营销是保证种粮增收的关键。工商资本主导的粮食规模经营主体通过开展粮食加工和创建品牌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从而使其在种粮领域取得较高的收益。基于此,提出要通过考察涉农工商资本的农业背景、监督工商资本的生产行为和土地流转过程、完善农村金融和农产品市场,以及引进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等措施促进资本务农实现增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邵俊杰 张凡 胡凌啸 赵虎
【目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举措,本文旨在从理论和经验层面研究工商资本下乡与农户人居环境整治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调查数据,利用Mv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工商资本下乡对于农户人居环境整治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1)工商资本下乡显著提升了农户科学处理生活污水及使用卫生厕所的概率,这一结论在进行工具变量回归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这意味着工商资本下乡能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2)工商资本下乡带来了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水平的提升,满足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二部制付费”俱乐部物品属性,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了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3)在村干部领导力越强的村庄和抚养比越高的家庭,工商资本下乡促使农户改厕的可能性越大,但并未明显提升农户科学处理生活污水的概率;此外,只有工商资本进村,才有利于改善农户生活污水处理和改厕行为。【结论】应鼓励和有序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完善工商资本下乡的对接平台和政策体系,推动其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章星 张兵 尹鸿飞 王善高
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推进工商资本下乡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工商资本下乡行为异质性的视角,从租赁农地和提供机耕服务两个方面梳理工商资本下乡影响农户农地流转的可能路径,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工商资本下乡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44.46%和25.01%的调查农户所在村有工商资本下乡租赁过农地和提供过机耕服务;21.17%和72.06%的调查农户所在村有工商资本不止一次下乡租赁过农地和提供过多元化惠农服务。工商资本下乡租赁农地显著降低了农户的农地转入概率,对农户的农地转出决策影响不显著;工商资本下乡提供机耕服务显著提高了农户的农地转入概率,降低了农户的农地转出概率。户主年龄、性别、家庭实际耕地面积和村居劳动力年龄结构等因素也能够促进农地流转。随着工商资本下乡租赁农地强度的增加,将降低农户农地转入和转出概率;若工商资本下乡提供多元化惠农服务,将显著提高农户的农地转入概率,降低农户的农地转出概率。因此,需加强对农地流转的监督和管理,警惕工商资本下乡过程中大量"圈地"导致的土地"非粮化"和"非农化"现象,加快建立工商资本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