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56)
- 2023(16351)
- 2022(13869)
- 2021(12846)
- 2020(10813)
- 2019(24636)
- 2018(24543)
- 2017(47926)
- 2016(25703)
- 2015(29060)
- 2014(28880)
- 2013(28648)
- 2012(26065)
- 2011(23372)
- 2010(23501)
- 2009(22083)
- 2008(21753)
- 2007(19432)
- 2006(17323)
- 2005(15298)
- 学科
- 济(112903)
- 经济(112773)
- 业(103500)
- 企(85046)
- 企业(85046)
- 管理(84588)
- 方法(52530)
- 农(51223)
- 数学(43240)
- 数学方法(42568)
- 业经(35557)
- 农业(34259)
- 财(32461)
- 中国(27263)
- 务(23016)
- 财务(22942)
- 财务管理(22917)
- 企业财务(21731)
- 制(21385)
- 技术(20625)
- 地方(20333)
- 理论(20312)
- 学(19218)
- 和(18611)
- 策(18398)
- 贸(18279)
- 贸易(18270)
- 易(17768)
- 划(17418)
- 体(16068)
- 机构
- 学院(375941)
- 大学(369327)
- 管理(157103)
- 济(154547)
- 经济(151440)
- 理学(136473)
- 理学院(135171)
- 管理学(132844)
- 管理学院(132186)
- 研究(116937)
- 中国(91589)
- 京(77544)
- 农(71911)
- 科学(71508)
- 财(68874)
- 业大(59274)
- 所(57665)
- 财经(55394)
- 江(55355)
- 农业(54957)
- 中心(54413)
- 研究所(52294)
- 经(50396)
- 北京(48244)
- 范(45832)
- 师范(45475)
- 经济学(45086)
- 州(44541)
- 经济管理(42818)
- 院(41611)
- 基金
- 项目(254170)
- 科学(201766)
- 研究(188009)
- 基金(185947)
- 家(160295)
- 国家(158826)
- 科学基金(138958)
- 社会(120464)
- 社会科(113966)
- 社会科学(113934)
- 省(100509)
- 基金项目(98549)
- 自然(89862)
- 自然科(87836)
- 自然科学(87818)
- 自然科学基金(86272)
- 教育(84823)
- 划(82209)
- 编号(77806)
- 资助(76514)
- 成果(60982)
- 部(55929)
- 重点(55529)
- 创(54399)
- 发(54165)
- 课题(51584)
- 创新(50165)
- 国家社会(49357)
- 人文(48117)
- 教育部(48115)
- 期刊
- 济(175054)
- 经济(175054)
- 研究(106012)
- 农(72576)
- 中国(68322)
- 管理(58523)
- 学报(55143)
- 财(53679)
- 科学(53545)
- 农业(49481)
- 大学(43505)
- 学学(41556)
- 教育(35160)
- 业经(34987)
- 技术(34561)
- 融(33765)
- 金融(33765)
- 财经(26740)
- 经济研究(25926)
- 业(25257)
- 问题(23089)
- 经(22891)
- 技术经济(21136)
- 版(18754)
- 现代(18217)
- 科技(17959)
- 商业(17597)
- 统计(17565)
- 理论(17487)
- 世界(16942)
共检索到544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彩霞
在国家政策激励下,大量工商资本通过流转农民土地直接进入农业生产环节,农业规模化生产迅速推广。规模化生产刚刚开始,工商资本却纷纷退租土地,农业规模化生产出现震荡。震荡发展的原因有:工商资本下乡并没有显著提高规模农业生产效率,工商资本下乡的快速推动造成农业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产品销售困难,下乡工商资本的政治投机。消除农业规模化生产震荡发展隐患的措施包括:调整地方政府农业现代化的绩效考核指标,建立长效政府扶持政策避免工商资本投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保证经济作物收益的稳定性,适度进口保证粮食作物价格稳定,因地制宜地提
关键词:
工商资本下乡 农业规模化生产非稳定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丹清
近年来,我国生猪市场频繁的价格波动不利于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片面强调扩大生产规模也不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情;规模化生产可以实现生猪产销的产业链控制,降低产品的供给弹性,缩短购销渠道,最终达到价格稳定的目标。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引导分散的养殖户以合作社方式走适度规模化道路,是稳定我国生猪市场价格的根本途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志刚 王雪莹 郑旭媛 应瑞瑶
近年来,农地经营规模化在政策支持下快速发展,但粮食规模化经营的风险集聚可能增加经营不稳定性,加剧粮食市场波动,威胁国内粮食安全。研究从风险分散和经营稳定性视角阐释农地经营规模化与作业服务规模化结合形成的“双规模化”经营模式影响粮食生产规模户经营稳定性的理论逻辑,并用来自黑龙江、河南、四川和浙江四省粮食生产规模户2015年和2018年两期跟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上述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双规模化”经营模式具有显著的风险分散功能,可明显提高粮食生产规模户的经营稳定性,且规模户经营规模越大,其稳定农地规模经营的作用越强。也有证据表明粮食生产规模户采纳“双规模化”经营模式有利于其维持和扩张经营规模。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除了积极为农地规模经营风险管理提供多元工具和公共政策,还可创造条件鼓励经营主体采用“双规模化”经营模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志刚 王雪莹 郑旭媛 应瑞瑶
近年来,农地经营规模化在政策支持下快速发展,但粮食规模化经营的风险集聚可能增加经营不稳定性,加剧粮食市场波动,威胁国内粮食安全。研究从风险分散和经营稳定性视角阐释农地经营规模化与作业服务规模化结合形成的“双规模化”经营模式影响粮食生产规模户经营稳定性的理论逻辑,并用来自黑龙江、河南、四川和浙江四省粮食生产规模户2015年和2018年两期跟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上述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双规模化”经营模式具有显著的风险分散功能,可明显提高粮食生产规模户的经营稳定性,且规模户经营规模越大,其稳定农地规模经营的作用越强。也有证据表明粮食生产规模户采纳“双规模化”经营模式有利于其维持和扩张经营规模。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除了积极为农地规模经营风险管理提供多元工具和公共政策,还可创造条件鼓励经营主体采用“双规模化”经营模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林 龙自云
农业产业转型是中国提升产业结构水平、保障国计民生的重要手段,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农业规模化生产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规模化生产会带来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因此,规模化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实施手段,也是中国农业产业转型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农业产业转型 规模化生产 效率提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魏 张应良 李国珍 田红宇
本文基于要素配置视角,运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2014),分析了工商资本下乡对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工商资本下乡会正向显著影响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即工商资本下乡会带来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2)工商资本下乡对粮食作物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呈显著正向影响,对经济作物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影响不显著,主要是由于工商资本下乡后资本对劳动力的替换程度在两种种植结构中存在差异;(3)工商资本下乡会促使粮食作物的劳动力资源流失和家庭劳动力的多部门配置,并导致资本对劳动力要素的替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对经济作物中资本替代劳动力的程度较弱;(4)工商资本下乡会促使土地流转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使规模经济效应得以发挥,从而摆脱传统农业低效的困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邹伟 崔益邻
研究目的:揭示农地经营权稳定性对于农业生产绩效的影响机理,为相关部门制定提高农业生产绩效的政策安排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中介效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农地经营权的时间持续性对农业生产绩效显著正向作用,作用路径主要是农业生产投资、抵押信贷金额和农地转入规模等;农地经营权的权利保障性对农业生产投资影响并不显著,但提高了转入农户的贷款可得性,进而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绩效,同时,也有利于获得规模效应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研究结论: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绩效,必须充分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建立农地经营权稳定的长效机制,加强农地经营权权利保障,规范农地流转管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汪沙 刘乔
本文以小规模专业化农户为分析对象,探讨了其特有的资产专用性结构可能引发的缔约后机会主义行为,着重分析了在松散型、半紧密型、紧密型三种类型的"公司+农户"契约规制下小规模专业化农户参与商品契约的稳定性,认为针对不同的资产专用性结构匹配不同的契约规制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契约的违约风险,然而低水平的商品契约仍然不利于"公司+农户"产业化形式的长期发展,并提出了未来这一契约形式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
小规模 专业化 契约 稳定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崇梅 傅崇辉
在人口与环境关系的理论框架下,定量分析人口规模与废污水排放量关系的动态稳定性,对于理解中国的水环境变化趋势具有理论参考价值。本文利用中国官方统计数据和省级面板回归模型,通过构建时间交互项和斜率虚拟交互项,分离出人口规模与废污水排放量动态关系的固定效应和进度效应。研究发现,2003-2012年间,人口规模对废污水排放量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固定效应,人口规模依然是水环境压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负向进度效应表明人口规模对废污水排放量的影响有下降趋势,人口数量因素的环境效应正在被人口结构因素所取代;动态分析表明进度效应有逐年下降的变化趋势,中国正进入人口规模与水环境动态稳定的窗口期。人口规模对废污水排放量的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欣琪 蔡键
规模粮农能否通过保险市场转嫁风险进而提高生产稳定性,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密切相关。据此,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厘清农业保险市场与规模粮农生产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规模化经营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与趋势;(2)规模化经营将导致粮农面临更大的风险,进而刺激粮农的保险需求;(3)中国农业保险市场普遍存在供给不足和需求有限的市场失灵问题;(4)市场失灵导致"保险供给与规模粮农生产稳定性的关系研究"结论不明确。综述可证:第一,中国情境下的"保险与规模粮农生产稳定性"研究须考虑市场失灵问题;第二,保险市场失灵不利于规模粮农的生产稳定性。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市场失灵 规模粮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姚蕾 田志宏
WTO新一轮农业谈判"多哈回合"中呈现出一个新特点:国家组成了数量众多的国家利益集团,积极谋求对谈判产生影响,由以往的国家之间的谈判方式转为以集团间的谈判为中心的谈判方式。国家利益集团是一个松散的谈判集团,没有约束机制,稳定性是集团面临的主要问题,它关系到集团成员在谈判中的影响力和地位。文章主要对国家利益集团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探讨影响稳定性的因素以及G20的稳定性,探讨中国作为G20集团核心成员在集团中的策略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西亮 吴栋 左臣明
通过对农产品市场波动性、农户特征和农产品商品契约履约率的决定等方面的分析,指出有关增加专用性投资、提高农户信誉、加强法律约束的建议都不能增加农业契约的履约率。在农业契约稳定中,关键是风险分担机制的设计。农户的联合和企业的保险作用应该是解决农业契约履约率过低的基本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亮 张宁宁 张峭
将不同类别农业风险按照时间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风险;并纳入比较静态农业生产利润函数,定性分析农业投入和产出均衡变化;预期产中风险增加的情况下,比较分析理性生产者的最优与均衡投入-产出的变化和差异;构建动态农业收入函数,利用Lyaponof稳定性定理,分析讨论风险对农业收入稳定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预期产中风险增加时,生产曲线向下"跳跃",表示产量骤减;最优投入-产出规模比均衡状态相对减小,且收入稳定性的"紧约束"条件很难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包宗顺
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苏南的农业规模经营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80年代后半期,根据自愿的原则,自发形成了一批种田大户,解决了部分农户不愿种责任田的难题;90年代,则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推进了以村办农场为主要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从理论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曦
农业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在生产组织模式上的创新,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和必由之路。工商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投资到农业规模经营会为农业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本文在分析工商资本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工商企业投资农业规模经营的驱动机理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鉴于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趋势,工商资本的投入是其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同时对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工商资本 农业规模经营 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