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8)
- 2023(13088)
- 2022(10878)
- 2021(10355)
- 2020(8664)
- 2019(20042)
- 2018(20017)
- 2017(37465)
- 2016(20342)
- 2015(23252)
- 2014(23246)
- 2013(22235)
- 2012(19554)
- 2011(17241)
- 2010(17096)
- 2009(15163)
- 2008(14896)
- 2007(12997)
- 2006(10979)
- 2005(9468)
- 学科
- 济(74378)
- 经济(74304)
- 管理(68660)
- 业(61163)
- 企(53840)
- 企业(53840)
- 方法(38048)
- 数学(33019)
- 数学方法(32340)
- 财(22155)
- 农(19673)
- 中国(19293)
- 业经(17625)
- 理论(16946)
- 务(15552)
- 财务(15478)
- 财务管理(15434)
- 企业财务(14544)
- 制(14211)
- 地方(13576)
- 贸(12949)
- 贸易(12942)
- 农业(12804)
- 技术(12601)
- 易(12596)
- 和(12346)
- 学(12225)
- 划(12119)
- 银(11886)
- 银行(11871)
- 机构
- 学院(269641)
- 大学(265229)
- 管理(111554)
- 济(102316)
- 经济(99856)
- 理学(95453)
- 理学院(94506)
- 管理学(92641)
- 管理学院(92085)
- 研究(75849)
- 中国(60215)
- 京(54556)
- 财(49332)
- 科学(45358)
- 江(41306)
- 财经(38889)
- 中心(38132)
- 业大(36808)
- 农(35771)
- 经(35403)
- 范(35353)
- 所(35089)
- 师范(35020)
- 北京(33432)
- 州(33173)
- 技术(32115)
- 研究所(31506)
- 经济学(30607)
- 财经大学(29076)
- 商学(28533)
- 基金
- 项目(183548)
- 科学(145861)
- 研究(139264)
- 基金(131677)
- 家(112430)
- 国家(111462)
- 科学基金(98759)
- 社会(86506)
- 社会科(82045)
- 社会科学(82024)
- 省(74236)
- 基金项目(69183)
- 教育(68510)
- 自然(63935)
- 自然科(62544)
- 自然科学(62533)
- 自然科学基金(61360)
- 划(61302)
- 编号(59087)
- 资助(54285)
- 成果(46491)
- 重点(41038)
- 课题(40593)
- 部(40422)
- 创(39637)
- 发(38714)
- 创新(36864)
- 项目编号(36432)
- 教育部(35835)
- 大学(35552)
- 期刊
- 济(109427)
- 经济(109427)
- 研究(74106)
- 中国(56420)
- 管理(45113)
- 财(42154)
- 教育(40998)
- 学报(34986)
- 科学(33644)
- 农(31531)
- 技术(31237)
- 大学(28652)
- 学学(26433)
- 融(22379)
- 金融(22379)
- 农业(21464)
- 业经(19876)
- 财经(18731)
- 经济研究(16794)
- 经(16144)
- 图书(14435)
- 职业(13993)
- 财会(13984)
- 技术经济(13589)
- 问题(13446)
- 业(13363)
- 统计(13007)
- 会计(12853)
- 商业(12575)
- 版(12432)
共检索到393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封俊丽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对ERP人才的培养基本上分为两类,文科背景类高校在进行ERP人才培养时偏管理类ERP人才,如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工科背景类高校则偏软件工程类ERP人才、信息工程与信息系统ERP人才。但各高校由于受专业设置的影响,管理类专业与信息工程类专业很难打破专业壁垒。管理类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时偏"人文",信息工程类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时偏"技术",这两类专业始终无法实现跨专业的融合,因此,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作者]
魏华飞 陈俊 张瑞 马文彬
创新需要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默会知识对创新教育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传授既有的显性知识和成果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让他们掌握大量的默会认识、信念、方法与技巧等。本文对基于默会知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对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
工商管理专业 默会知识 创新型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娟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已经在许多企业的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实践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实践中,基于推拉式供应链、"牛鞭效应"及敏捷供应链的理论,通过改革办学管理体制、创新教学运行机制、创建信息共享平台和实现人才订单培养的方式探索新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牛鞭效应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金春花 黄方
工商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文在探讨工商管理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针对现行的教育方法,提出构建创新管理学教育方法和内容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培养目标 管理创新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晓芸
在国家提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与改革。文章将嵌入式系统设计理念引入到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构建了"细分模块教学、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平台、四年连续嵌入"为主要内容的"嵌入式"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
嵌入式 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需求 工商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俊青 杨菊兰
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以“培养新时代与资源型经济转型所需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为主要目标,在研究新时代与资源型经济转型所需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应具备的素质、知识、能力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培养方案,探求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管理人员如何管3大主题;突出强化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手段的创新,包括晋商创新创业精神和管理思想熏陶、数十家实践基地实训、管理案例与创新创业大赛和营销策划大赛、企业运营仿真模拟实验、振东管理大讲堂和管理智慧大讲堂听讲、国际化视野开拓6项特色教学活动,进行新时代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工商管理专业“1+3+6”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晓钟 苑霞霞
目前,多数行业高校培养出的工商管理人才缺乏明显的特色,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没有相对优势,因而行业高校旧有的不合时宜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一定程度的改进。文章在分析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各行业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基础上,从行业适用性的角度出发,研究并建立体现行业高校特色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行业适用性 工商管理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兰霞 钱金花 孙新波 贾建锋
随着具有学科交叉、知识融合和技术集成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各界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各高校陆续开展了一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但效果不甚理想,迫切需要探寻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在简要界定复合型人才的基础上,结合东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依据科莫斯教授等的PBL模型,对东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重新设计,以期在推进东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进程的同时,为其它高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鲁捷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敏 于丽静 王海峰
以需求导向理论及协同教育理论为支撑,针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需错位"和校企合作融合度低等实际问题,重点在区域经济需求导向下的专业特色方向选择、校企一体化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技能标准化与标准技能化协同育人路径、校企一体化"多维协同"实施等方面探讨了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石巧君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企业对高素质且实际应用能力较强的人才具有极高的需求,高校需要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着力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在此基础上,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提出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并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突出创新要求,形成专业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加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喜才
梳理了物流行业工商管理人才的现状和问题,指出了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类型,最后提出了互联网+培训、校企合作等培养模式以及产学研结合、企业大学等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物流行业 工商管理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俞洁华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实践与不断探索的问题。文章旨在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准确理解,回顾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历史,尝试基于专业类别的多样化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
专业类别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成思源 杨雪荣 沈彬 唐文艳 刘建群
鉴于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协同育人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开放·延伸·互融"理念,构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课内外一体化、多学科交叉、校企联合、境内外协同等多种方式,在构建协同环境下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协同育人实践平台、高水平协同育人师资队伍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旨在培养适应区域发展及国家经济建设所需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
协同育人 工程实践 地方高校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陶然
通过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科学定位,参照物流管理岗位群能力要求确定其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以满足高级技能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并制定了"岗位轮训,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物流管理专业 岗位群 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