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36)
2023(11407)
2022(9215)
2021(8735)
2020(7111)
2019(16365)
2018(16356)
2017(28864)
2016(16714)
2015(18873)
2014(19204)
2013(18260)
2012(16355)
2011(14322)
2010(15063)
2009(13788)
2008(14197)
2007(13557)
2006(12078)
2005(11311)
作者
(43293)
(35656)
(35637)
(33525)
(22902)
(16923)
(16397)
(13671)
(13623)
(13488)
(12121)
(11840)
(11643)
(11266)
(10872)
(10803)
(10788)
(10768)
(10509)
(10230)
(9105)
(8886)
(8704)
(8489)
(8324)
(8190)
(7872)
(7731)
(7261)
(7011)
学科
(82711)
(79086)
企业(79086)
管理(71471)
(58156)
经济(58080)
业经(27011)
(26170)
方法(22478)
教育(21392)
技术(21323)
(21265)
(21159)
财务(21128)
财务管理(21094)
中国(20652)
企业财务(19970)
理论(19515)
农业(15813)
(15799)
(14983)
(14134)
数学(13979)
数学方法(13831)
技术管理(13491)
(13147)
经营(12963)
企业经济(12545)
(12502)
教学(11287)
机构
学院(226447)
大学(221597)
管理(91394)
(84392)
经济(82236)
理学(75444)
理学院(74679)
管理学(73829)
管理学院(73326)
研究(67056)
中国(52456)
(48584)
(44734)
(40315)
科学(36677)
(36221)
师范(36028)
财经(33338)
教育(32599)
(32196)
(31840)
中心(31521)
北京(31472)
(30000)
(29754)
技术(29374)
师范大学(28511)
研究所(28032)
职业(27963)
业大(26367)
基金
项目(132167)
研究(111668)
科学(107374)
基金(90352)
(74332)
国家(73359)
社会(67576)
科学基金(65869)
社会科(63729)
社会科学(63714)
教育(59154)
(56856)
编号(49646)
基金项目(47238)
(46348)
成果(41900)
自然(39452)
自然科(38568)
自然科学(38563)
自然科学基金(37987)
课题(37127)
资助(34910)
(34481)
(32173)
(31311)
项目编号(30939)
创新(30880)
重点(30211)
(30131)
(30011)
期刊
(107470)
经济(107470)
研究(78881)
教育(61405)
中国(61339)
管理(43389)
(42545)
技术(29843)
(28405)
科学(24135)
学报(22151)
(21553)
金融(21553)
业经(20585)
大学(19593)
农业(19255)
职业(17656)
财经(17064)
学学(16249)
(14938)
财会(14928)
经济研究(14765)
(14549)
技术经济(13791)
会计(13114)
(12946)
论坛(12946)
问题(12424)
现代(12083)
图书(11750)
共检索到374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云波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知识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要切实转变观念,针对学生的特点,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推进创新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柳  赖晓凡  
文章提出采用"特质选拔、分类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适合高职企管专业的实际。首先,分析了"特质选拔、分类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实施必要性,然后提出"特质选拔、分类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要点,并总结了高职院校相关探索的实践经验,从而为进一步推动企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推广可借鉴经验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剑方  
随着当今时代发展,各行业由于成本需要、市场发展变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根据企业目前发展需要对于单单聘请专业能力及擅长领域单一的人才的需求有所下降,那么对于人才综合能力较强的要求日益提升。关于这一方面,其中工商管理类专业不论是在本科还是专科阶段中都很受家长和学生们的欢迎。这门专业包含着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内部员工行为管理两个方面。文章从继续教育方面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进行了分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宏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建设要把握四个核心,即专业设置要面向中小企业基层管理岗位;人才培养定位为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并考虑实际教学资源条件;将专业能力分为职业社会能力、专业方法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三部分;在具体实施时强化开展某个项目工作的过程性知识教学,并加大实践性课程教学的力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燕  
高校的工商管理教育有着非常显著的实践性,其不仅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有一个充分的重视,同时也非常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也出现了巨大的改变。微课作为一门新型的教育方式,自产生依赖,对于教师的辅助教学产生了积极的促进效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红贤  
文章认为静态实训资源是指学校已投资建成的专供学生实验实训使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动态实训资源是指教师根据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学生实训任务,确定共享使用的非静态实训资源。文章以培养工商企业管理职业人才为例,论述了共享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的现实意义,创造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的条件,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的障碍,以及推进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的工作思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镇  
自本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社会开始由后工业社会向信息文化社会全面转化,区域经济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集团化、网络化,对企业亦提出了学习、思考、创新、高科技、高情感的新要求,依靠智能创新成为企业自下而上发展的原动力。自1992年春,我国选择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赖佳栋  
本文提出了电网企业管理创新的总体思路和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并提出了实施电网企业管理创新应处理好的3个基本关系。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贾金桥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级税务机关的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已全面展开,但市一级税务机关的大企业税收管理模式和机制建设还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从2011年8月开始,河北省承德市选取13户年纳税额2 000万元以上的铁选行业大企业实行市局直管,对市一级大企业税收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群  
新时期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国内竞争国际化。企业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必须进行企业管理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命脉,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必须走管理创新之路。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梅汝和  
一、市场营销革命与全球市场的“新竞争”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0年代起,一场营销革命在美国一些著名企业,如通用电气公司、比尔拜粒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西尔斯百货公司、宝洁公司等,发起和实践下,席卷了美国。以后,在60年代,它又在西欧与日本普遍展开。1952年,通用电气公司决定把市场营销人员从生产周期的最后一个岗位转到首位,并且把营销观念贯彻到企业的各个方面。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牛金辉  
在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将人本思想根植于企业的组织和文化建设,凝练企业与员工命运一体的共同发展理念,是现代企业追寻长远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积极推动现代工商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践运用,有助于激发企业内生的发展动能和整体运行效率,提升现代工商企业管理的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同时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陈国生、赵立平、黄飞主编的《现代工商企业经营与管理(第2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丁婕萍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经济结构转型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调整工商管理模式,以应对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文章基于经济结构转型背景,阐述其对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的影响,分析当前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珩  葛新权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特别地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将获得走向世界,平等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求得不断发展壮大的良好机遇。这种机遇不仅表现在有利于企业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资源、加快进入经济全球化;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强化企业的竞争意识,促进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但毫无疑问,我国企业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挑战;还面临着体制衔接、员工素质制约和产业冲击等挑战。 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呢?我们认为,由于企业所面对的环境因素复杂、不确定、快变,所以过去那种以经验和历史分析为主的传统管理已经落后、不适应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