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7)
- 2023(12801)
- 2022(10137)
- 2021(9136)
- 2020(7539)
- 2019(16516)
- 2018(16450)
- 2017(31640)
- 2016(16692)
- 2015(18283)
- 2014(18463)
- 2013(18165)
- 2012(16108)
- 2011(14289)
- 2010(14581)
- 2009(13995)
- 2008(13918)
- 2007(13067)
- 2006(11792)
- 2005(10812)
- 学科
- 业(86716)
- 济(77491)
- 经济(77399)
- 企(69892)
- 企业(69892)
- 管理(62271)
- 农(45546)
- 业经(30604)
- 农业(30529)
- 方法(27538)
- 财(22384)
- 中国(21667)
- 技术(20293)
- 数学(19488)
- 数学方法(19376)
- 地方(18487)
- 务(16732)
- 财务(16707)
- 财务管理(16696)
- 制(16619)
- 企业财务(15777)
- 策(15178)
- 划(13966)
- 理论(13647)
- 和(13632)
- 体(13489)
- 技术管理(13471)
- 发(12593)
- 贸(11595)
- 贸易(11583)
- 机构
- 学院(246055)
- 大学(235611)
- 济(106894)
- 经济(104949)
- 管理(102398)
- 理学(87979)
- 理学院(87201)
- 管理学(86111)
- 管理学院(85668)
- 研究(76589)
- 中国(63496)
- 农(52298)
- 京(48831)
- 财(46479)
- 科学(45038)
- 江(39734)
- 农业(39517)
- 业大(38737)
- 所(37371)
- 中心(36848)
- 财经(36635)
- 研究所(33535)
- 经(33136)
- 州(31124)
- 经济学(30874)
- 经济管理(30250)
- 北京(29798)
- 范(29118)
- 师范(28858)
- 经济学院(27907)
- 基金
- 项目(161745)
- 科学(131165)
- 研究(123370)
- 基金(118133)
- 家(101042)
- 国家(99986)
- 科学基金(88744)
- 社会(82457)
- 社会科(77911)
- 社会科学(77897)
- 省(66991)
- 基金项目(63548)
- 自然(54667)
- 教育(53646)
- 自然科(53456)
- 自然科学(53447)
- 划(53092)
- 自然科学基金(52562)
- 编号(50650)
- 资助(44442)
- 创(39955)
- 成果(38646)
- 发(37842)
- 业(37805)
- 创新(36331)
- 重点(35688)
- 部(35186)
- 国家社会(34179)
- 课题(33626)
- 制(33091)
- 期刊
- 济(130768)
- 经济(130768)
- 研究(68670)
- 农(55837)
- 中国(51654)
- 管理(41760)
- 农业(37643)
- 财(37369)
- 科学(33946)
- 学报(31608)
- 业经(29119)
- 大学(25848)
- 融(25597)
- 金融(25597)
- 学学(24727)
- 技术(24696)
- 教育(21115)
- 业(19957)
- 经济研究(18133)
- 财经(17851)
- 问题(17598)
- 技术经济(15536)
- 经(15502)
- 农村(14320)
- 村(14320)
- 农业经济(14131)
- 科技(13499)
- 世界(13261)
- 商业(12891)
- 现代(12825)
共检索到373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拓
本文在探讨目前我国工厂化农业发展障碍的基础上 ,试图从主体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扩散创新等方面探索地区创造活力的加强 ,以及工厂化农业区域创新系统的全面形成
关键词:
工厂化农业 双重障碍 区域创新系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乔忠 李应博
工厂化农业是一种农业现代化生产方式。本文分析了工厂化农业企业核心能力的结构、特点以及实现方式 ,研究了工厂化农业企业核心能力的管理结构 ,最后以具体的工厂化农业为例来研究工厂化农业企业的核心能力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祝华军 田志宏 郭志伟
从发挥比较优势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我国工厂化农业技术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 :特定品种的设施环境技术和生产作业技术不再是制约我国工厂化农业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 ;技术发展的方向是能够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力利用率的原创性种子种苗技术和采后加工处理技术 ,其他技术的发展应以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特色品种为中心开展 ;对劳动力具有极强替代效应的自动化生产技术目前需求不强 ,应作为一种长远技术储备酌情超前发展。
关键词:
工厂化农业 技术 生产要素 比较优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滕光辉 李长缨
近年来我国工厂化农业发展迅速 ,但自动化程度不高 ,因此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引入设施农业对于提高温室的智能化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利用计算机视觉对植物生长监测控制和开发农业生产机器人 2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根据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主要在图像处理硬件的开发、神经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图像处理新方法的研究等 3个方面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白玫 朴恩喆 乔忠
依据农业园区外围设施因素 ,即自然环境状况、水电供应情况和温室质量、通讯条件、与目标市场的距离和交通运输条件、生活服务条件等 ,和优惠政策因素 ,包括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园区优惠政策等 ,制定了农业园区的评价标准 ,并由专家评价小组对园区的每个因素进行评价。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 ,对专家评价结果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 ,并对结果进行了确定性处理 ,最后 ,得到了农业园区综合评价等级。实例分析结果表明 ,用模糊评价方法选择农业园区 ,可使工厂化农业企业选出适合自己企业项目发展的农业园区。
关键词:
工厂化农业企业 农业园区 模糊评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和平 林婕 江华 邱东强
从现代设施农业、工厂化育苗、畜禽饲养、水产养殖等四个方面,对广东省工厂化农业发展的现状给予了分析与归纳。在此基础上,对“九五”期间广东省工厂化农业的发展战略思路、指导思想、发展项目的选择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广东各地都开发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水平较高的“立体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的项目。象蔬菜无土栽培技术、玻璃全自动温室、机械化养猪生产线、肉鸡加工生产线、鲜奶加工生产线、设施园艺栽培等。它对实施城乡“菜蓝子”工程、丰富广东城乡人民的生活,提高农产品档次和出口创汇都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冬梅
工厂化农业突破了养殖、种植业生产中的传统观念,具有科学和现代的涵义,最大限度地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通过各种环境因子与营养因子的控制和改善给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使农作物产品实现周年生产地供应,使单位土地面积的作物产量和品质大大提高。本文在分析工厂化农业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对比国内外发展情况,指出目前我国工厂化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并给出战略性的建议。
关键词:
工厂化农业 设施农业 温室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祝华军 田志宏 魏勤芳
本文分析了农业技术同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几种不同替代关系,指出我国政府近期需要支持发展的主要是能够提高土地产出率、产品质量和劳动力均衡利用率的工厂化农业技术;而对劳动力具有强替代效应的自动化等土地密集型技术只应作为一种长远技术储备或在个别发达地区由企业主导研究发展。
关键词:
工厂化农业 农业技术 生产要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任金政 陈宝峰
经济效益不高是我国工厂化农业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从工厂化农业发展的现状看,我国工厂化农业起步较晚,许多技术和经验仍在探索中,且发展与企业的自身制度建设、生产组织方式、生产意识和经营管理等密切相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建立全新成本意识、合理技术引进,加强技术创新、适度规模化,实现规模经济、加强市场营销,树立产品品牌等是提高工厂化农业企业经济效益之良策。
关键词:
工厂化农业企业 经济效益 途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涂俊 吴贵生
本文基于创新系统理论,采用DEATobit两步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农业创新系统效率进行了比较,并根据评价结果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和自然灾害对区域农业创新系统具有显著影响,而政府科技经费并不是显著影响因素。作者建议通过改善教育条件,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等改善系统效率,促进区域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静 陆小成 罗新星
目前区域创新系统存在的生态经济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存在以生态换经济的行为和以经济换生态的行为而引发区域创新系统的失调。以区域创新系统生态化为指导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应该注重区域创新系统的生态理念、生态关系、生态机制等的构建,保持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环境,确保区域创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区域创新系统 生态化 生态演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新
本文借鉴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方法,从知识流动、产业集聚、空间集聚三个方面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知识流动重在分析知识在系统要素之间的流动,是要素间互动的重要方式;产业集聚描述系统运行过程中,由关联企业专业化协作形成产业簇群的机制;空间集聚描述系统运行过程中创新活动空间推移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丁绪辉 王柳元 贺菊花
研究选取2009—2015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采用SE-SBM模型对区域农业创新系统效率测度,并采用Tobit模型对其驱动因素估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农业创新系统效率虽有波动,但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东中西区域效率差异较为明显,纯技术效率是制约区域农业创新系统效率不断提升的主要因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教育水平与农业创新系统效率有显著的关系,而城镇化水平、金融环境与产业结构均对农业创新系统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许永建 刘亚卓 夏晓东 王璐瑶 胡小鹿 胡俊腾
技术就绪度(TRL)评价是建立在项目分解结构和关键技术元素识别基础上的,强调了技术在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转化,能够更直观展现专项实施进展和目标完成情况,并通过进一步丰富技术研发各阶段的评价细则创新项目管理。现阶段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TRL9级定义,但以应用于工业领域为主,在管理层面衡量科技项目的成效尚未涉及。鉴于此,结合“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与智能农机装备”国家重点专项的项目特点开展TRL管理方法案例研究。梳理TRL概念发展和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状况,系统梳理“原理构想—技术验证—模拟环境测试—实际应用”这一研发链条,从TRL审查组、被评单位和评价对象3个关键要素入手,从技术指标、技术成果与创新性指标、应用指标3个维度构建覆盖技术、技术成果与创新性评估及应用效能的技术就绪度评价体系,并在考量评价组织机构的运作特性基础上,运用专家咨询法设计技术就绪度评价流程,分别从技术就绪度审查组和被评单位两个层面形成操作规范,构建符合该专项特点的TRL一般标准、TRL指标体系、评级要点参考指标,最终建立“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与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项目的技术就绪度管理方法。根据所提出的TRL评价实施方案,进一步从开展农业领域应用试点和推广、加强评价方法普及和操作培训、促进与其他项目管理方法有效融合以及加快信息化应用和技术开发等方面,思考提出促进TRL在科技项目管理中高质量实施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