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5)
2023(11136)
2022(9748)
2021(9043)
2020(7748)
2019(17416)
2018(17109)
2017(32311)
2016(18552)
2015(21056)
2014(21259)
2013(20259)
2012(18780)
2011(16982)
2010(17198)
2009(15538)
2008(15278)
2007(13906)
2006(11669)
2005(10515)
作者
(52140)
(43670)
(43574)
(41738)
(27605)
(21201)
(20096)
(17030)
(16391)
(15730)
(14735)
(14725)
(14104)
(13885)
(13744)
(13700)
(13653)
(12944)
(12870)
(12355)
(11074)
(10901)
(10664)
(10048)
(9955)
(9941)
(9860)
(9769)
(9026)
(8884)
学科
(69777)
经济(69714)
管理(46196)
(43397)
(34270)
企业(34270)
方法(32336)
数学(28705)
数学方法(28357)
(19679)
中国(18952)
(17426)
地方(16826)
(15563)
理论(14107)
业经(13749)
(13061)
贸易(13059)
农业(12942)
(12643)
(12461)
教育(11334)
(10954)
财务(10928)
财务管理(10900)
技术(10893)
教学(10719)
(10700)
银行(10666)
(10656)
机构
学院(258400)
大学(249845)
(96436)
经济(94100)
管理(89952)
研究(85655)
理学(77564)
理学院(76563)
管理学(74876)
管理学院(74403)
中国(61125)
科学(55570)
(52592)
(46168)
(44573)
(44183)
研究所(40771)
(40302)
中心(39500)
业大(39466)
(37959)
师范(37587)
农业(36692)
财经(35471)
技术(35339)
(32608)
北京(32572)
(32078)
(30757)
经济学(29956)
基金
项目(171594)
科学(133648)
研究(128379)
基金(119029)
(104116)
国家(103193)
科学基金(86979)
社会(76656)
社会科(72444)
社会科学(72423)
(71740)
教育(64611)
基金项目(62885)
(60042)
自然(56120)
编号(55777)
自然科(54810)
自然科学(54790)
自然科学基金(53781)
资助(49090)
成果(45258)
课题(40640)
重点(40556)
(38210)
(37799)
(36149)
(33878)
(33841)
创新(33607)
科研(33178)
期刊
(103553)
经济(103553)
研究(70955)
中国(53938)
教育(45604)
学报(42644)
(41483)
科学(37102)
(34997)
大学(31231)
管理(30121)
学学(29251)
农业(28370)
技术(26497)
(20327)
金融(20327)
业经(18079)
财经(17345)
经济研究(17161)
职业(16932)
(15480)
(14960)
问题(13567)
(12993)
(12443)
论坛(12443)
技术经济(11733)
商业(11691)
图书(11521)
统计(11457)
共检索到371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淑敏  刘晓丽  杨科  邱丙中  
工匠精神视域下,为了满足国家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要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在分析高职院校教师培养融入工匠精神的意义以及高职教师培养现状的基础上,从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搭建教学研讨、教育培训、生产实践平台,完善高职教师考核制度与激励机制等方面对高职院校教师培养进行了探索分析,以期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亚纯  李美娜  
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适应性的逻辑起点。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把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适应性培养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审视其内部结构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发现存在诸多现实生态病理,如生态理念模糊、生态结构失衡、生态系统阻滞等。鉴于此,文章提出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适应性培养路径。一致性适应:筑牢“四大堡垒”,培养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互补性适应:突出“数字技术”,从“一专多能”向“多专多能”转型。系统性适应:拓宽“时空逻辑”,工匠精神培养向纵深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波  肖霞  
文章阐述了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分析了产教融合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有利条件,进而提出了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具体策略:高职院校要发挥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主导作用;企业要承担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阵地功能;高职学生要把握自身工匠精神培养的主体地位;社会其他力量要给予全方位支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慧  韦琨  
文章首先分析了校友文化和工匠精神的内涵,然后阐述了高职院校校友文化建设对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接着论述了高职院校校友文化建设现状,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校友文化建设助推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建立校友资源库、研究挖掘校友精神、构建校友文化长效机制、设立工匠爱心基金、跟踪服务校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全胜  刘文娟  龚添妙  
在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转型升级的当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工匠人才成为时代的呼唤,"工匠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合格工匠型人才的关键。"工匠型"教师具有技术性、职业性和人文性特征。通过线上问卷调查与线下访谈发现,高职院校在"工匠型"教师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以标准为引领,建立培养标准体系;以分层培养为抓手,构建协同培养新模式;以提升内驱力为目标,完善发展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显辉  
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工匠之师培养大批富有"工匠精神"的工匠。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作为开展培养工匠之师的主阵地,迫切需要得到"工匠精神"的助力。文章通过对"工匠精神"和工匠之师内涵的分析,论述了培养工匠之师需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工匠精神"培育机制,建议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通过调整培养目标指标、推行"校企校合作"的学徒制培养模式、加强"德艺双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和营造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等途径培养"工匠之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国雄  
中国正处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关键时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是核心。文章分析了工匠精神内涵,认为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社会价值导向异化、办学理念重技轻人、重理论轻实践三方面工匠精神的缺失现状,并对此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健全工匠制度体系、侧重思政培育路径、强化专业培育路径、打造校园文化培育路径、搭建产教融合培育路径、构建行业特色化培育路径等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凯宁  孙勇  
文章剖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探究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融合的意义,据此提出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创新思政课教学,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加强思政课教师培养工匠精神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创设思政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良好教学条件;营造工匠精神培养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阳丹  
高职院校承担着社会优秀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使命,需要与时俱进地结合时代需求,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的一套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如今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服务院校都应该积极更新教学思想,确定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确切对人才培养进行定位,制定科学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以此为社会发展不断输送优秀人才。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人才培养价值及路径展开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秋霞  刘朋  
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具有明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契合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是:培养目标模糊,培养模式僵化;校企合作层次较浅,流于表面;学生缺乏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据此,文章提出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以工匠精神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匠精神为契机,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以工匠精神为引导,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晓漪  
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来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既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又是高职院校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工匠精神"是职业技术、职业思维、职业道德三者的有机统一。高职院校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与校园文化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青春  桂德怀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工匠人才培育的使命。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专心致志的品格、一丝不苟的品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淡泊名利的敬业精神。本文从校园工匠文化、校企深度合作、教学做合一、全面素质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等5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进行了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杰  
培养大量科技领军人才、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团队,是全面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工匠精神关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成功培养。高职院校要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前提下,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从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和产业行业共同进步的角度挖掘工匠精神培育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摸清当前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原因,并从教育教学、师资队伍、校企合作、校园文化等方面寻求促进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方案与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培松  杜文娜  
工匠精神作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必备的职业素养,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素质培养有着内在的契合。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作为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智力支持,高校必须因时而动、因势而变,整合资源,把工匠精神的要素贯穿于创新创业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切实提高人才素质培养的实效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芬芳  刘晶璟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工匠型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基于对近四年我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梳理,运用政策分析、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类型、工匠型人才、现代工匠精神、工匠型人才培养路径进行系统分析后提出,现代工匠精神核心内涵包括七个方面:精益求精的严谨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高职院校将主要通过以下四个路径培养工匠型人才:以目标为导向,将现代工匠精神的目标置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系中;以实践为导向,将现代工匠精神的培育落实到不同层次的产教融合中;以价值为导向,将现代工匠精神的价值观贯穿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以文化人,全面推进现代工匠精神在校园文化、专业文化中融合融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