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7)
2023(10266)
2022(8586)
2021(8266)
2020(6713)
2019(15110)
2018(15470)
2017(26910)
2016(16211)
2015(18166)
2014(18372)
2013(16536)
2012(14821)
2011(13380)
2010(13919)
2009(12534)
2008(12052)
2007(11110)
2006(9675)
2005(8697)
作者
(41296)
(34219)
(33627)
(32437)
(21508)
(16269)
(15689)
(13169)
(13107)
(12517)
(11645)
(11398)
(10793)
(10633)
(10599)
(10584)
(10288)
(10153)
(10028)
(9673)
(8487)
(8464)
(8226)
(7926)
(7900)
(7744)
(7656)
(7515)
(6884)
(6876)
学科
(53919)
经济(53878)
管理(38005)
(30896)
方法(24823)
(24579)
企业(24579)
教育(22427)
数学(22116)
数学方法(21568)
中国(21234)
(14626)
理论(14468)
地方(13454)
(12759)
教学(11916)
(11365)
业经(10412)
农业(9962)
(8517)
贸易(8511)
(8267)
(8225)
(8216)
地方经济(8134)
(8043)
技术(8017)
环境(7875)
(7090)
银行(7079)
机构
大学(206233)
学院(204170)
管理(69301)
(68492)
研究(67269)
经济(66486)
理学(59297)
理学院(58472)
管理学(56587)
管理学院(56182)
中国(45388)
(45157)
科学(42294)
(39517)
师范(39243)
教育(35438)
(33607)
(33451)
(32192)
师范大学(31333)
中心(30751)
研究所(30231)
北京(29157)
技术(28524)
(27741)
(27543)
业大(27466)
职业(25225)
财经(25165)
(24804)
基金
项目(132176)
研究(105274)
科学(104657)
基金(89171)
(76032)
国家(75256)
科学基金(64504)
社会(61863)
教育(58357)
社会科(58346)
社会科学(58335)
(56036)
(48018)
编号(47822)
基金项目(45424)
成果(41560)
自然(40039)
自然科(39159)
自然科学(39153)
自然科学基金(38327)
资助(37370)
课题(36741)
(31576)
重点(31484)
(29782)
(29289)
项目编号(29021)
规划(28118)
(27536)
(26416)
期刊
(76750)
经济(76750)
研究(67491)
教育(64371)
中国(53814)
学报(28363)
(25703)
管理(25403)
科学(25169)
(24596)
技术(24577)
大学(22881)
学学(18900)
职业(17348)
农业(17239)
图书(14990)
业经(13695)
(13605)
金融(13605)
经济研究(12201)
统计(11575)
财经(11435)
(11265)
论坛(11265)
技术教育(10730)
职业技术(10730)
职业技术教育(10730)
书馆(10712)
图书馆(10712)
(10568)
共检索到317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岩  李新纲  齐文彬  
工匠精神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全面加强并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势在必行。劳动教育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逻辑起点。目前,应用型高校对劳动教育和培育工匠精神重视不够,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功能与价值未得到充分彰显。鉴于此,应用型高校应重视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理顺劳动教育的时空逻辑,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加强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打造以崇尚"工匠精神"为内核的校园文化,构建多方协同的劳动教育支持系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青  
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定义和要求均实现了比较大的转变,职业教育要基于时代发展需求,培养新型的现代工匠人才。在此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至关重要。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过程中,要基于工匠精神的要求与指导,加强劳动教育观的革新优化,切实提高高职劳动教育的质量水平。文章针对"工匠精神"视角下,如何高效地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教育工作进行了探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郝慧娟  
"工匠精神"是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的重要体现,也代表着劳动工作者的职业精神、职业操守、行为表现和价值取向。在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时期,"工匠精神"对于各个行业的产业建设优化而言都十分重要,是推动我国制造产业发展、使我国进一步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的关键因素。基于"工匠精神"理念来组织、建设劳动者职业素质培训体系,符合目前我国产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也是优秀劳动者提高职业素养和个人能力的重要环节;并且只有根据职业素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劳动者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培训体系建设,才更有利于职业素质培训工作的优化与完善,进而有利于培育出具有优秀工匠精神的优秀劳动者。笔者将结合《劳动教育与素质养成》一书,深入分析"工匠精神"视域下劳动者职业素质培训的相关问题,并为劳动者职业素质培训体系建设提供部分参考性建议,以助力我国劳动者职业素养全方位提升,推动国家产业经济实现全面提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党印  李珂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有利于引领青少年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全面提升劳动技能水平,从而培育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大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诚  华章琳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贯彻教育强国战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社会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蕴。但是,当前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应面临劳动教育理念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劳动教育资源整合配置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相脱节、劳动教育内容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劳动技能发展相脱节、劳动教育方式方法与应用技术型人才个性化发展相脱节、劳动教育效果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发展预期相脱节等诸多难题。因此,需要从更新劳动教育理念以契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新目标、整合劳动教育资源以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现实需要、优化劳动教育内容以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劳动技能发展、丰富劳动教育方式方法以适应应用技术型人才多元化化成长、聚焦劳动教育成效以达到应用技术型人才发展预期五个方面精准发力,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青  
21世纪的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水平,高职院校要为社会发展培养越来越多的职业型人才,基于此,加强劳动教育也是高职院校开展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的内容。通过提高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中的精细化程度和教学力度,能够令劳动教育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同时,对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也具有极其显著的促进作用。文章基于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密切联系,结合当下劳动教育现状,就“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的培育策略进行了探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杰  连晓庆  
开展劳动教育是应用型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内生需求,对推进应用型高校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文章从劳动内容、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三个方面解读了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涵养工匠精神和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责任感是应用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诉求。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劳动教育为案例,构建了劳动教育的"4321"模型,并从课程、实践活动、文化、评价、师资队伍和特色化劳动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实施劳动教育的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扬帆  周婕  
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形势下,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并取得了令人喜闻乐见的成果,我国的经济水平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同时教育事业也随之发展,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此种形势下,传统教学的方式面对当前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显得力不从心。由此可见,我们的实践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使得人才体系的培养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就必然要在教学模式上积极探索创新,在依从教学实际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更新探索新的教育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向兵  曲霞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劳动逻辑取代资本逻辑、让社会围绕劳动这个太阳旋转的现代化理想,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劳动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追求。高校劳动教育要把握好思想性、社会性、实践性、贯通性,担当好全面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使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冷静  
高校作为培育新一代年轻人的文化土壤,如何让高等教育中的思政教育能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是当下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深入探讨"延安精神"的内在涵义与跨时代意义,以期达到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政工人员提供参考作用,更好地开展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目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雪丽  
在阐释了工匠精神以及对物流行业发展重要性基础上,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研究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提出工匠精神融入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实现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永明  
"工匠精神"对职业院校培养高水平专门技能人才提出了时代要求,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使命。职业教育效果的提升,有赖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明确有的放矢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路;有赖于联合企业,依托行业,走稳因材施教的思想政治教育路线;有赖于丰富校园文化,结合社会实践,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有的放矢的路线设计、充分有效的课堂教学、丰富多样的课外实践,明以"修身立德",功以"精艺致远",形于"文化成人",形成合理的价值引导,为着力培养敬业、钻研、创新型高水平专门人才提供思想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洪兵  
为适应经济发展,培养拥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当前,工科院校肩负着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的双重任务,如何顺应形势、深化教育改革,培养拥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是摆在面前的课题。应从如何对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引导、如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如何深化课程设置及教育教学改革等角度,提出应用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尹成鑫  和震  任锁平  
在中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愈加突出,面对劳模、工匠精神培育方面缺乏系统性、感召力、导向性等现实困难,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在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与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育的内在联系,从实践操作层面将劳模、工匠精神融入文化素质教育,着眼全员培育、全程渗透、全景熏陶、全面影响的融入路径,形成矩阵式育人格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晓漪  
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来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既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又是高职院校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工匠精神"是职业技术、职业思维、职业道德三者的有机统一。高职院校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与校园文化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