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2)
2023(11381)
2022(9489)
2021(8997)
2020(7272)
2019(16971)
2018(16643)
2017(30386)
2016(17656)
2015(20308)
2014(20821)
2013(19804)
2012(18554)
2011(16803)
2010(17507)
2009(16200)
2008(15477)
2007(14424)
2006(12530)
2005(11520)
作者
(48111)
(39948)
(39762)
(38466)
(25224)
(19306)
(18559)
(15482)
(15421)
(14610)
(13490)
(13369)
(12726)
(12677)
(12663)
(12541)
(12479)
(11814)
(11627)
(11540)
(10154)
(9921)
(9784)
(9393)
(9180)
(9125)
(9050)
(8999)
(8194)
(8067)
学科
(61002)
经济(60945)
管理(42564)
(42143)
(33658)
企业(33658)
中国(29793)
方法(27303)
(26526)
金融(26523)
(24649)
银行(24626)
数学(24044)
(23811)
数学方法(23779)
教育(21889)
(19549)
(19221)
(15770)
理论(15245)
地方(15119)
业经(14346)
(14346)
农业(13222)
(12636)
财务(12604)
财务管理(12565)
(12290)
贸易(12279)
(11943)
机构
大学(240005)
学院(239831)
(90017)
经济(87588)
研究(81676)
管理(81599)
理学(68968)
理学院(68083)
管理学(66711)
管理学院(66233)
中国(63629)
(51916)
科学(48319)
(44981)
(41463)
(40804)
师范(40497)
(39782)
中心(39742)
(38451)
研究所(37273)
教育(35778)
财经(35133)
北京(33844)
业大(32957)
师范大学(32584)
(32269)
(31599)
技术(31103)
农业(30068)
基金
项目(147972)
研究(118552)
科学(115543)
基金(100409)
(85244)
国家(84252)
科学基金(70719)
社会(70318)
社会科(66319)
社会科学(66297)
教育(62646)
(61577)
编号(53549)
(52482)
基金项目(52219)
成果(46349)
自然(42044)
资助(41209)
自然科(40986)
自然科学(40974)
自然科学基金(40226)
课题(40214)
重点(35008)
(34401)
(33919)
(33800)
(31934)
项目编号(31852)
(31595)
规划(30364)
期刊
(100750)
经济(100750)
研究(80896)
教育(61354)
中国(59200)
(36883)
(35892)
金融(35892)
(35229)
学报(34241)
科学(29720)
管理(27053)
大学(26924)
技术(26599)
学学(23635)
农业(22648)
职业(17932)
财经(17470)
业经(17172)
经济研究(15668)
(15028)
问题(13162)
(12498)
论坛(12498)
图书(12246)
技术教育(12103)
职业技术(12103)
职业技术教育(12103)
(11916)
理论(11742)
共检索到379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金光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更应关注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深层开发、教育改革和发展平台三个问题。因此,探索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路径,亟需做好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成果转化四个方面的工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珊  
敬业理念之下的工匠精神自提出开始,便成为时代的热门话题点,包含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手艺者敬业精神,体现着中国传统制造的职业观念。工匠精神倡导专注、标准、精准、创新、完美、人本六维度敬业精神观念。人本是制造生产的核心。围绕六维度敬业理念,工匠精神是制造型企业赖以生存的生产指导思想。工匠精神理念的形成是以中国传统手工艺人的创作精神为基本内涵的,由此看出,工匠精神表现的更多的是个人的制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芳  
理想信念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受教育者对某一价值观产生认同和向往,并将践行这一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工匠精神是个人与企业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把工匠精神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职业发展观,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我们从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出发,提出了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以供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雪丽  
在阐释了工匠精神以及对物流行业发展重要性基础上,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研究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提出工匠精神融入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实现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鹤  
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既要继承传统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要考虑产业文化和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主要包括精益求精、专注执着、勤奋努力、致力创新的精神。针对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存在主体意识不强、缺乏规范化设计、价值取向忽视人文性、校园文化没有形成等问题和困境,职业院校要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针对性和专业性,要把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塑造以工匠文化为特征的学校文化体系,加强专兼结合的"工匠之师"团队建设,探索校企合作工匠精神培养体系,多途径激发学生内化工匠精神的主体意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尹成鑫  和震  任锁平  
在中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愈加突出,面对劳模、工匠精神培育方面缺乏系统性、感召力、导向性等现实困难,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在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与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育的内在联系,从实践操作层面将劳模、工匠精神融入文化素质教育,着眼全员培育、全程渗透、全景熏陶、全面影响的融入路径,形成矩阵式育人格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敏敏  
培育高职生的工匠精神,对学生就业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基础。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生就业力养成契合度高,高职院校要把工匠精神的培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利用现代学徒制平台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慧  
在深入理解新时期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品质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阐述工匠精神重塑及其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必要性,重点研究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路径。它需要高职院校多层次、全方位培育,具体可从精神层面上引领,行为层面上规范,制度层面上约束,环境层面上熏陶,促进学生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后成为一名出色工匠打下坚实的职业素养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志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作为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夯实自身综合素质,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我国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其基本内涵包括敬业、专注、创新等内容。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大学生提升个人职业道德素质而言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兰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红船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十九大之后,红船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目前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难题,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育手段单一,这严重影响了红船精神教育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为此,要创新教学内容,加强师资建设,严格学员管理,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一步提高红船精神融入干部培训的实际效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玲  
探讨教育家精神与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理论逻辑与路径。教育家精神的道德引领和工匠精神的技能追求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家精神与工匠精神不仅共同塑造着职业教育教师道德引领与技能追求的整体精神气质,同时还促进职业教育教师实现技能传承与弘扬职业精神、提升教师的职业尊严与责任感、实践全人教育的理念。尽管历史演进为这两种精神融入职教师资培育提供了文化基础,院校也进行了很多的探索与实践,但是将两种精神融入师资培育全过程的成熟培养模式尚待形成。建议通过价值文化引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校企协同培育以及持续发展与评估等四条路径,实现这两种精神在职教师资培养中的全面融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宏伟  
理性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基础,其内涵从"主体理性"到"主体间交往理性"的演变既有历史现实性,又具有逻辑必然性,体现出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在生活世界视域中,主体间交往理性以真实性、真诚性以及正当性三原则为标志,在其统摄下技术理性、创新理性等主体工具理性与合作理性、审美理性、伦理理性等主体价值理性能够被整合与统一起来,从而保证技术实践行为的有效性,充分凸显工匠精神的整体意义。职业教育需选择合理路径来培养学生的"理性",孕育工匠精神:"理性"培养融入教育全过程,导引工匠精神;"理性"养成融于"共同体"构建,培育工匠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隋灵灵   王美琦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是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工匠精神以其丰富内涵涵养了中国工匠近千年,余韵福祉绵延至今。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价值追求趋同以及二者自身发展要求使二者的融合发展成为可能,本文将从高校与社会两个角度探讨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博  栗继祖  
在工匠精神的学习中,利用全新的思想,创新现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健全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度,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使企业的发展适应时代要求。本文立足工匠精神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指引,在分析工匠精神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后,通过两者的融合,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果不断优化提供有效路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瑞荣  
为满足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研究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之中。分析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当代价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提出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路径:重塑社会价值导向、企业主导现代师徒制、重拾工匠精神的学校培养、打造专兼结合的名师名匠团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打造匠心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