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58)
2023(12068)
2022(10066)
2021(9707)
2020(7803)
2019(18137)
2018(17785)
2017(31869)
2016(18857)
2015(21897)
2014(22542)
2013(21200)
2012(19916)
2011(18075)
2010(18858)
2009(17414)
2008(16648)
2007(15564)
2006(13560)
2005(12462)
作者
(51053)
(42336)
(42336)
(40935)
(26843)
(20486)
(19830)
(16499)
(16364)
(15634)
(14322)
(14221)
(13560)
(13477)
(13435)
(13333)
(13244)
(12585)
(12371)
(12260)
(10847)
(10599)
(10386)
(10074)
(9766)
(9729)
(9662)
(9583)
(8678)
(8611)
学科
(62360)
经济(62301)
管理(44588)
(42872)
(34420)
企业(34420)
中国(31558)
方法(27727)
(26625)
金融(26622)
(24745)
银行(24713)
教育(24495)
数学(24233)
数学方法(23909)
(23892)
(19784)
(19533)
理论(17060)
(15959)
(15290)
地方(15263)
业经(14652)
农业(13378)
(12816)
财务(12784)
财务管理(12745)
教学(12600)
(12418)
贸易(12407)
机构
大学(258220)
学院(253748)
(92695)
经济(90084)
研究(87322)
管理(84746)
理学(71693)
理学院(70692)
管理学(69062)
管理学院(68557)
中国(66250)
(56181)
科学(52124)
(46444)
(45328)
师范(44994)
(44344)
(42357)
中心(41834)
(40882)
教育(40730)
研究所(39918)
北京(36840)
师范大学(36316)
财经(36302)
业大(35233)
(34265)
技术(33099)
(32697)
农业(31939)
基金
项目(155740)
研究(125295)
科学(121227)
基金(104583)
(88457)
国家(87398)
社会(73409)
科学基金(73217)
社会科(69134)
社会科学(69112)
教育(67468)
(65137)
编号(56810)
(55754)
基金项目(54363)
成果(50232)
自然(43569)
课题(43302)
资助(43045)
自然科(42473)
自然科学(42460)
自然科学基金(41674)
重点(37009)
(36473)
(35830)
(35778)
项目编号(33914)
(33724)
(33252)
规划(32473)
期刊
(104824)
经济(104824)
研究(88466)
教育(72158)
中国(65310)
(38219)
学报(38008)
(37548)
(36076)
金融(36076)
科学(31901)
大学(30499)
管理(28882)
技术(27620)
学学(25795)
农业(24277)
职业(19448)
财经(18260)
业经(17442)
经济研究(16059)
(15781)
图书(14749)
问题(13465)
(13339)
论坛(13339)
(12997)
技术教育(12664)
职业技术(12664)
职业技术教育(12664)
理论(12064)
共检索到405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珊  
敬业理念之下的工匠精神自提出开始,便成为时代的热门话题点,包含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手艺者敬业精神,体现着中国传统制造的职业观念。工匠精神倡导专注、标准、精准、创新、完美、人本六维度敬业精神观念。人本是制造生产的核心。围绕六维度敬业理念,工匠精神是制造型企业赖以生存的生产指导思想。工匠精神理念的形成是以中国传统手工艺人的创作精神为基本内涵的,由此看出,工匠精神表现的更多的是个人的制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芳  
理想信念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受教育者对某一价值观产生认同和向往,并将践行这一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工匠精神是个人与企业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把工匠精神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职业发展观,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我们从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出发,提出了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以供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金光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更应关注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深层开发、教育改革和发展平台三个问题。因此,探索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路径,亟需做好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成果转化四个方面的工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兆富  李新红  
问卷调查显示,高校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存在内容空洞、形式单一等问题。文章在分析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以常规性教育为基础,强调教育的规范性;以社会资源为拓展,实现教育渠道的社会性;以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为核心,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新媒体建设为平台,探索教育活动的新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志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作为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夯实自身综合素质,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我国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其基本内涵包括敬业、专注、创新等内容。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大学生提升个人职业道德素质而言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昌海  王中军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担当国家发展的重要保证。国家高度重视其理想信念教育,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以此坚定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培养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急需加以改进和提高。文章结合实际,对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放鸣  温德朝  
"中国梦"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并系统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明确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必须坚持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坚持凝聚中国力量。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海燕  
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高校应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积极促进就业,引导大学生把个人梦想真正融入实现"中国梦"的社会洪流中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嫦娥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分析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入手,研究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得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可以通过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环境教育三条途径去实现。同时,学校应善于利用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教育,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取得更大成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明真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观发生了变化,本文针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凯宁  孙勇  
文章剖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探究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融合的意义,据此提出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创新思政课教学,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加强思政课教师培养工匠精神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创设思政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良好教学条件;营造工匠精神培养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蕊  
“龙江精神”是一代又一代黑龙江儿女用鲜血和汗水淬炼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从创新教育形式、强化教师引领、重视家校合作、突出自我教育等方面下功夫,探寻“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不仅是新时代传承和创新“龙江精神”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炜坤  赵培举  
感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优秀的品质,是中华民族熠熠生辉的精神底蕴,是中华儿女一直遵循的道德红线。将感恩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使大学生深刻了解感恩的实质内涵,又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成效、增添新鲜血液。文章立足感恩教育视角,从感恩教育的实质内涵、现实意义、融入路径进行研究,为提升大学生的感恩品质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建军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全球化的开放环境和全方位的改革进程中,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种种困难和诸多挑战。必须通过强化理论武装、重视人文教育、批判错误思潮、宣传现实成就、弘扬先进形象等多种途径并科学整合,以取得良好的教育实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永强  丁雯雯  
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进入了一个攻坚阶段,其面临的是一个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并存、传统思想与现代观念交织的时代。我们过往形成的教育机制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形势的需要,因此,要想增强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就要改变思维方式,增强信念方面的教育,就要多方参与,增加教师的自主性和话语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