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86)
2023(9687)
2022(8463)
2021(7754)
2020(6617)
2019(15493)
2018(15532)
2017(29407)
2016(16800)
2015(19477)
2014(20174)
2013(19533)
2012(18380)
2011(16759)
2010(17157)
2009(15771)
2008(16055)
2007(14908)
2006(12914)
2005(11911)
作者
(48570)
(40746)
(40594)
(39020)
(25769)
(19553)
(18721)
(15798)
(15363)
(14850)
(13777)
(13683)
(13113)
(12892)
(12867)
(12827)
(12691)
(12095)
(11995)
(11726)
(10390)
(10126)
(9908)
(9505)
(9252)
(9190)
(9175)
(9141)
(8262)
(8177)
学科
(63561)
经济(63463)
管理(51661)
(46785)
(38991)
企业(38991)
方法(29117)
数学(25220)
数学方法(24971)
(21095)
中国(19691)
(18658)
(18076)
业经(14252)
(13229)
(12977)
财务(12940)
财务管理(12893)
理论(12167)
(12156)
企业财务(12152)
贸易(12151)
(11839)
地方(11836)
(11800)
农业(11747)
(11538)
银行(11510)
(10880)
(10535)
机构
学院(243434)
大学(241029)
(95895)
经济(93502)
管理(88371)
研究(79381)
理学(74990)
理学院(74065)
管理学(72688)
管理学院(72218)
中国(60227)
(50908)
(49234)
科学(47919)
(41419)
(40474)
(40232)
财经(37750)
中心(37311)
研究所(36856)
业大(34806)
(33836)
(33517)
师范(33203)
北京(32208)
农业(31477)
(31463)
经济学(29799)
技术(29703)
(28106)
基金
项目(151228)
科学(118061)
研究(115523)
基金(106174)
(90927)
国家(90034)
科学基金(76376)
社会(70345)
社会科(66374)
社会科学(66353)
(61301)
教育(57457)
基金项目(56149)
(51498)
编号(50326)
自然(47882)
自然科(46679)
自然科学(46664)
自然科学基金(45831)
资助(43632)
成果(41882)
课题(36171)
重点(34743)
(34721)
(32659)
(32521)
(31418)
(30536)
教育部(30062)
项目编号(29791)
期刊
(110987)
经济(110987)
研究(72424)
中国(55213)
(42093)
教育(37982)
(36610)
学报(36317)
科学(32320)
管理(32261)
大学(27615)
技术(26985)
学学(25673)
农业(23744)
(22675)
金融(22675)
财经(19369)
业经(18213)
经济研究(16890)
(16598)
职业(15586)
问题(14757)
(12723)
(12134)
(12076)
论坛(12076)
财会(11970)
技术经济(11943)
图书(11842)
理论(11803)
共检索到374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霞  潘建华  
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国家发展战略计划提出要培育工匠精神,敬业乐业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必须以职业道德为基本依托。职业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心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动态职业道德心理系统。工匠人有其特定的职业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主要通过平衡机制、冲突机制和调节机制来维持职业道德心理系统的平衡。与普通手工业劳动者相比,工匠人职业道德的心理运行机制主要以正向的平衡机制和改变错误职业道德行为的调节机制为主。因此,工匠精神的职业道德养成中要培养高度的职业认同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注重敬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志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作为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夯实自身综合素质,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我国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其基本内涵包括敬业、专注、创新等内容。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大学生提升个人职业道德素质而言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琴琴  陈寒  
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态度,是一种正面积极的精神。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注重职业道德的强化和工匠精神的培养,将会大大提升人才的素质和技能。本文探讨了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的内在机理,并对当前高校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培养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提出强化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宇  郭卉  
应用型人才的职业道德水平关涉现代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成效及"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达成。工匠精神蕴含着严谨专注的职业态度、敬业爱岗的道德情操,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情怀,是应用型人才职业道德培养的价值支撑。现代工匠是应用型人才职业道德培养的现实指向,知行合一是培养其职业道德的重要方式,应以多元协作为途径,培养应用型人才崇高的职业道德。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新琴  单婷  
分析了工匠精神的时代特征,以工匠精神为核心,从转变社会价值观、加强人文教育、增加跨学科知识、加强技能训练、优化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提出培育勇于担当、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用户至上的高职技能型人才职业道德的主要措施。培育工匠精神是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薇  
在追求短、平、快的效益之中,容易导致工匠精神缺失,势必会影响到经济社会健康、和谐、持续发展。可从心理学视角出发,阐释工匠精神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表现四个结构层面。培育工匠精神的心理机制要从增强理性认知,引发情感认同,强化心理调适,在实践中自觉践行四方面入手,立足于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探析工匠精神培育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乃新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国家的迫切需要,作为职业院校必须以培养具有吃苦耐劳、具有奋斗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因此,职业院校应该在培养具有爱岗敬业、诚信守业、勤勉精业和奉献事业精神品质的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方面进行大胆探索,通过价值引导、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校企合作等,培育和促进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品质的养成,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做出职业院校应有的贡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金光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更应关注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深层开发、教育改革和发展平台三个问题。因此,探索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路径,亟需做好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成果转化四个方面的工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显辉  
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工匠之师培养大批富有"工匠精神"的工匠。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作为开展培养工匠之师的主阵地,迫切需要得到"工匠精神"的助力。文章通过对"工匠精神"和工匠之师内涵的分析,论述了培养工匠之师需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工匠精神"培育机制,建议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通过调整培养目标指标、推行"校企校合作"的学徒制培养模式、加强"德艺双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和营造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等途径培养"工匠之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军  孙萍  
工匠精神蕴含的丰富思想和文化内涵,与现代医学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内在的契合度。用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追求极致、严谨求真、职业敬畏、敬业奉献"的思想,厚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育良好医学职业道德素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韶刚  吴慧红  
确定问题测验 (DIT)是科尔伯格的学生莱斯特提出的用来研究道德判断发展的一种心理测验方法。近 3 0年来 ,该测验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 ,其中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提出了四成分模型理论 ,这是对人的道德心理结构所做的深入分析 ,对理解人的道德行为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本文从历史和理论的角度对该模型进行深入评析 ,并结合我国实际探讨了该模型的一些有价值的贡献及其不足。希望为我国道德心理学研究提供一些有借鉴意义的观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洵  陈姣  
工匠精神、高等职业教育与积极心理学三者紧密相连,这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在一种尊师重道、敬业乐业、勤奋创新、知行合一的积极职业心理美德下开展的。提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策略,加强高职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学习;加强高职学生现代工匠精神培育;借鉴先进国家地区经验,为现代工匠精神培育和传承提供教学参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蕾  
培育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是高技能人才成长、高职教育质量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当前高职专业教育还存在着对工匠精神培育的诸多欠缺。加强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要从构建立体式课程体系、创设情境式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渗透式校园文化体系、完善外化式制度体系等方面构建"四位一体"的职业素养培育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荣华  杨蓓  
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进行工匠精神培养的瓶颈,进而提出了高职"微"学徒制教学模式,并进一步指出高职"微"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实现路径,如立足工匠精神培养,建立校企深度协同的二元培养机制;对接企业岗位基础技能,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培养过程;以"工匠型学徒"为目标,创新"微"师徒式实践培养模式;构建高职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唐衍军  
弘扬和培育以忠诚诚信、敬业尽责、精益求精为内核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工匠精神,是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职业化水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红船精神"体现为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红船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体,是党的红色文化、先进文化之源,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员和从业人员职业价值观塑造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注册会计师职业化建设应以"红船精神"为指引,打造具备团结协作、笃实好学、革故鼎新精神的审计"工匠"队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