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8)
- 2023(9882)
- 2022(8302)
- 2021(7878)
- 2020(6378)
- 2019(13968)
- 2018(13906)
- 2017(24570)
- 2016(13561)
- 2015(14929)
- 2014(14587)
- 2013(13317)
- 2012(11725)
- 2011(10508)
- 2010(10878)
- 2009(9722)
- 2008(9111)
- 2007(7855)
- 2006(7010)
- 2005(6029)
- 学科
- 济(44004)
- 经济(43957)
- 管理(39597)
- 业(34955)
- 企(31045)
- 企业(31045)
- 财(17453)
- 技术(16847)
- 中国(16463)
- 地方(14408)
- 农(13235)
- 方法(13142)
- 制(12795)
- 业经(12014)
- 财政(11714)
- 技术管理(11694)
- 理论(11564)
- 教育(11143)
- 数学(10625)
- 数学方法(10454)
- 体(10286)
- 教学(9944)
- 政(9611)
- 学(8815)
- 银(8328)
- 银行(8309)
- 农业(8275)
- 体制(8167)
- 融(8144)
- 金融(8143)
- 机构
- 学院(171803)
- 大学(161576)
- 济(64231)
- 经济(62722)
- 管理(60551)
- 研究(57696)
- 理学(51486)
- 理学院(50872)
- 管理学(49960)
- 管理学院(49619)
- 中国(42266)
- 财(35183)
- 科学(34938)
- 京(33702)
- 所(28466)
- 江(28450)
- 技术(26258)
- 中心(25597)
- 研究所(25498)
- 范(25246)
- 师范(25012)
- 职业(24558)
- 财经(24464)
- 农(23525)
- 州(22660)
- 经(22113)
- 院(21554)
- 业大(21392)
- 北京(21061)
- 经济学(19559)
- 基金
- 项目(113599)
- 研究(91434)
- 科学(90708)
- 基金(77324)
- 家(66489)
- 国家(65835)
- 科学基金(57200)
- 社会(55909)
- 社会科(52794)
- 社会科学(52787)
- 省(50277)
- 教育(45837)
- 划(40700)
- 基金项目(40644)
- 编号(39636)
- 自然(34180)
- 自然科(33439)
- 自然科学(33429)
- 自然科学基金(32796)
- 成果(31767)
- 创(30287)
- 课题(30269)
- 资助(29148)
- 创新(27176)
- 重点(27018)
- 发(26372)
- 年(26190)
- 规划(23961)
- 部(23849)
- 项目编号(23266)
- 期刊
- 济(77329)
- 经济(77329)
- 研究(55373)
- 中国(46689)
- 教育(39630)
- 财(28512)
- 管理(25879)
- 学报(22522)
- 农(21627)
- 科学(21453)
- 技术(20649)
- 大学(17538)
- 学学(15926)
- 职业(15885)
- 融(15053)
- 金融(15053)
- 农业(14718)
- 业经(13716)
- 经济研究(13275)
- 财经(12276)
- 坛(10880)
- 论坛(10880)
- 经(10778)
- 科技(10354)
- 技术教育(10001)
- 职业技术(10001)
- 职业技术教育(10001)
- 问题(8610)
- 业(8253)
- 技术经济(7861)
共检索到269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立平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要求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适时转变观念,把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高职思政课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这不仅要求要创新高职思政课的课程体系,还要推进基于工匠精神培养的高职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也要重视高职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使思政课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职思政课 养成教育 课程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娟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以及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构建,培育工匠精神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而言,工匠精神包括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与人文素养。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专业精神培育缺乏理性支撑、职业态度培育过度依赖技术理性、人文素养培育缺乏理性约束等问题,导致工匠精神培育陷入困境。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需要依托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借助思政课平台来培育学生的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英
重视工匠精神培育既是强国战略,也是高职院校新时代的育人责任。工匠精神培育以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其最终教育旨归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然而,当前工匠精神培育中人的全面发展终极目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工匠精神中人的全面发展意蕴隐而不彰,工匠精神培育窄化为技术技能培训,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形成制约。因此,基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建议从激发潜能、丰富社会关系、实现个性自由等维度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进行审思,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澄明和厘清工匠精神培育的本质与本真。同时,学校、企业、家庭应形成协同育人的新格局,生成全面性育人理念,促进主体全面性发展,创设全面性教育场域,在工匠精神培育中实现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工匠精神 高职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国雄
中国正处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关键时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是核心。文章分析了工匠精神内涵,认为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社会价值导向异化、办学理念重技轻人、重理论轻实践三方面工匠精神的缺失现状,并对此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健全工匠制度体系、侧重思政培育路径、强化专业培育路径、打造校园文化培育路径、搭建产教融合培育路径、构建行业特色化培育路径等对策。
关键词:
工匠精神 中国智造 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伏志强 邹宏秋
“工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百年历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品质,是高职思政课精神品格教育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对工匠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内涵的概括是新时代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精神动力。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新时代接班人和塑造大国工匠的重大使命和责任。因此,必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梳理“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逻辑理路,充分认识其价值维度,创新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思政课教学路径,从而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职思政课 教学逻辑 实践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伟 王子夺
在认清建筑行业培育"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和深远意义基础上,根据建筑行业特点,概括提炼出建筑行业"工匠精神"的内涵特质,提出发挥职业教育的先行作用,为培育建筑行业"工匠精神"夯实基础;发挥建筑企业的主体作用,助力"工匠精神"成为建筑人的自觉追求;发挥建筑行业协会的先导作用,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风尚的培育建议。
关键词:
建筑行业 工匠精神 培育路径 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兴旺
当代中国正在迈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崭新时代,这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要回归和弘扬工匠精神,要在创新创业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锻造学生的工匠精神,在创新学校环境文化建设中养成学生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
创新创业 高职学生 工匠精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少华 胡春亮 王红彬
工匠精神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原因,是现代制造业的内在支撑,因此,培育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德国工匠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基于特色职教课程之上。借鉴德国职教课程的经验,高职院校应把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课程改革的全过程,关涉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课程团队建设等方面。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职 课程改革 德国 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晨 叶鸿霞 孙华
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示范引领下,基于"冰山理论",设计"课赛"融通轴心一体化课程改革路径,通过"课赛"标准、内容、训练策略、训练体系的融合,把工匠精神培养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工匠精神的内化和外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龙 陈鹏
随着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现代社会亟需工匠精神的回归。文章基于技术哲学,以技术作为工匠精神的载体为逻辑起点,根据米切姆的技术类型学概念框架,分别从作为人工物、知识、过程和意志的技术分析了工匠精神生成的起点、可能、关键和内核,思考了职业教育作为工匠精神培育主体的"不能"与"不为",提出工匠精神的培育需在教育中前置并探究了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渗透、校园文化三个前置培育路径。
关键词:
技术哲学 工匠精神 生成 培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梅洪
当前,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面临困境,以"技能本位"为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大力培育现代工匠,现代工匠的培育,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加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高职教育要积极打造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育人体系,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工匠精神 培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芬 袁奇林
高职院校作为工匠型人才的培养摇篮,有必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充分调动多方资源,融入“工匠精神”,创新思政课程建设,构建“德技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基于此,高职院校思政课应把握改革创新原则,持续推进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促进理论指导实践作用的发挥,让高职学生成长为新时代新征程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政课 “工匠精神”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宏昌
以"工匠精神"的内涵释义为逻辑起点,在深入解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时代意蕴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通过"牢固树立全新理念,凝聚社会普遍共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凝聚内生发展动力;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健全政策制度安排;注重先进文化引领,营造优质社会环境"等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的策略构想,以期为打造技能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与积极推进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提供可供参考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意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建录 袁会晴
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紧密相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说明工匠精神已成为国家意志和教育共识,也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凸显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种导向,更重要的是回应经济
关键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工匠精神 创业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伟 李丽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始于职业教育,体现在企业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培育"工匠精神"是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同时,"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精神价值引领,不仅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现实需要,更是职业教育系统性变革的时代呼唤。新常态下推进职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培育,应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根基,打通"工匠精神"培育通道;以专业实训为手段,强化对受教育者"工匠精神"的启蒙作用;以专业课程为主阵地,将"工匠精神"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以"双师型"师资建设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