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240)
2022(1014)
2021(1021)
2019(1871)
2018(1808)
2017(3198)
2016(1909)
2015(2048)
2014(2108)
2013(2152)
2012(2147)
2011(2103)
2010(2328)
2009(2445)
2008(2536)
2007(2514)
2006(2346)
2005(2304)
2004(2154)
2003(2441)
作者
(6329)
(5381)
(5100)
(5061)
(3478)
(2602)
(2293)
(2186)
(1945)
(1927)
(1905)
(1866)
(1843)
(1842)
(1752)
(1654)
(1621)
(1608)
(1547)
(1468)
(1415)
(1367)
(1326)
(1275)
(1264)
(1210)
(1206)
(1132)
(1082)
(1057)
学科
(9102)
经济(9094)
(7340)
管理(4790)
(4300)
(4158)
企业(4158)
理论(4022)
教育(3812)
中国(2964)
经济学(2798)
方法(2182)
(2048)
(1991)
(1967)
业经(1927)
图书(1895)
书馆(1842)
图书馆(1842)
(1596)
金融(1595)
(1502)
(1495)
教学(1491)
银行(1488)
(1445)
思想(1423)
(1415)
(1363)
政治(1323)
机构
大学(38585)
学院(35149)
研究(12737)
(12489)
经济(12198)
管理(9479)
中国(8943)
(8413)
科学(8158)
(7685)
师范(7645)
(7536)
理学(7049)
(7042)
理学院(6910)
管理学(6777)
管理学院(6689)
(6376)
研究所(6256)
师范大学(6225)
财经(5741)
教育(5530)
北京(5491)
(5242)
(5043)
(5019)
中心(4854)
经济学(4759)
(4329)
财经大学(4034)
基金
项目(15814)
研究(13199)
科学(11748)
基金(10442)
(8840)
国家(8704)
社会(7965)
社会科(7359)
社会科学(7356)
教育(6843)
科学基金(6717)
成果(6577)
(6022)
编号(5733)
(5263)
基金项目(4772)
课题(4440)
资助(4280)
重点(3848)
(3817)
(3720)
项目编号(3673)
(3652)
(3461)
(3355)
大学(3349)
(3348)
阶段(3342)
自然(3254)
规划(3236)
期刊
(18805)
经济(18805)
研究(14764)
教育(8966)
学报(8074)
中国(7892)
(7162)
大学(5787)
科学(5586)
学学(4967)
图书(4827)
财经(4660)
(4078)
(4015)
管理(3922)
书馆(3843)
图书馆(3843)
技术(2700)
问题(2584)
(2563)
金融(2563)
农业(2489)
经济研究(2482)
(2399)
(2170)
论坛(2170)
经济学(2043)
社会(1998)
(1973)
业经(1823)
共检索到61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徐长山  陈辉  
对工匠精神进行哲学的阐释,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弘扬工匠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工匠精神进行系统哲学思考,可以从工匠精神的主体性、实践性、结构性、创新性、普适性、价值性、伦理性、文化性、时代性、社会历史性这十个方面展开论述。弘扬工匠精神是使我国从速度时代走向质量时代,由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打造更多中国品牌的有力支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龙  陈鹏  
随着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现代社会亟需工匠精神的回归。文章基于技术哲学,以技术作为工匠精神的载体为逻辑起点,根据米切姆的技术类型学概念框架,分别从作为人工物、知识、过程和意志的技术分析了工匠精神生成的起点、可能、关键和内核,思考了职业教育作为工匠精神培育主体的"不能"与"不为",提出工匠精神的培育需在教育中前置并探究了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渗透、校园文化三个前置培育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雪园  祁占勇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精神引领,具有"匠技""匠心""匠魂"等本质特性。当前我国"工匠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墨守成规的发展势头及敷衍塞责的职业态度等方面。作为"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精神支柱,需要从更新社会观念、营造创新环境、升华职业素养等方面来培育"工匠精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慧萍  甄真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代言,是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成为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从业者的实践参照,更展现着整个社会的时代风貌和精神价值。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视阈下的"工匠精神"的探讨,特别是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对于"工匠精神"形成和培育过程中的不利影响,以期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工匠精神"背后的深刻内涵与哲学根源,并提出哲学视阈下"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传承路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恒通  
论述了建立图书馆学哲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说明了图书馆学哲学的研究对象,概述了图书馆学哲学的研究内容,指出了图书馆学哲学的学科地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时下正热议工匠精神,因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已进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同时也是因为我国目前的确非常缺乏工匠精神。这里的工匠精神应当是一个广义概念,不仅仅局限于制造业,他指的是工作者对作品精益求精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对服务业等来说也同样是需要的。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工匠精神,这是提升竞争实力的基础。然而在工匠精神的培育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思。什么是工匠精神?通常把它解释为一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敬业乐业的工作态度。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在中国,很多新词需要借助于政治手段,特别是借助领导人讲话才能火起来,而每年春天的全国两会往往是新词的"爆发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工匠精神",无疑是最引人关注的新词之一。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为什么要培育工匠精神?代表委员们在两会会场上从不同侧面对工匠精神进行了阐述。制造手机的雷军说"工匠精神就是看不到的地方也做精致";演员张国立的理解是"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做精一件事";从生产摩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才宝  
贾思勰从"农本"观念出发,结合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进行反思与整理,最后形成了关于他丰富的农业生态哲学思想,而他的生态哲学又主要凝聚在《齐民要术》一书之中,其内容为:敬天法地的农业环境生态伦理思想、"顺自然"与"骆马首"相结合的农业科技伦理思想、注重主体性的人本伦理思想。因此整合贾思勰农学中所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长纯  
和而不同是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取向。"和而不同"取向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要点有:一、不同方法范式的存在是现代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二、以宽阔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承认各种不同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存在的价值;三、以研究能否创造出有意义的"不同",超越自身,作为评价研究的基本标准;等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柳海民  
以往,我们做教育研究,往往是不加反思的,忽视了对一些本体性问题的思考,如这项工作究竟意味着什么?它自身有哪些行动规则?所得结论是否对改善当前教育现状有所裨益?事实上,正是因为缺少了这种刨根问底的精神,我们才越发感到教育研究的无力——这项令人尊崇的学术工作,似乎让教育学人并不那么"体面",甚至引起不少的质疑与诘难。当我们从对研究过程的关注转向对研究自身加以关注的时候,眼前便出现了另一番图景:教育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学习异化"源自心理主义的学习本质观和功利主义的学习价值观。走出学习异化意味着超越对学习的"客观规律"的寻找,走向"学习哲学",追求学习意义。学习的技术化、工具化与学习的心理化一脉相承,追求意义的学习观意味着走出"技术崇拜"。我国悠久的学习文化传统是构建今日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习观的宝贵资源。20世纪以来的学习哲学围绕"学会思维"和"学会生存"而展开,分别以杜威和海德格尔为代表。实现探究学习观与生存学习观的互补与整合是今日学习哲学的重大课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教育哲学不是教育学和哲学"加"出来的,而是交融出来的,"酿"出来的,是它自己"长"出来的。教育哲学诞生在19世纪上半叶,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对"教育是什么"进而对"人是什么"的回答。在教育领域里工作着的人,思考和研习教育哲学,决定了其教育自觉的状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教师的哲学是教师个体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个体性、反思性和实践性品格的哲学,是教师以一定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方法为基础,在个人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批判反思教育理论、研究教育问题、感悟教育真相而形成的属于个人的教育智慧、信念与信仰。教师的哲学是教师的为师之道,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哲学。教师的哲学能够帮助教师实现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了解。教师哲学的生成隐含在教育问题的研究之中、哲学史的发展之中、哲学智慧的形成之中,"由理入道"、"由技进道"、"顿悟成道"是形成教师的哲学的基本路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静渊  
服装设计师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至今都没有明确的职业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工匠精神作为我国古老的工匠职业规范,可以广泛适用于服装设计行业。文章阐述了传统工匠精神的内涵,从以德为先、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爱国为民4个方面,明确了工匠精神在当代服装设计师职业中的体现及其当代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梅洪  
当前,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面临困境,以"技能本位"为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大力培育现代工匠,现代工匠的培育,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加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高职教育要积极打造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育人体系,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