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43)
- 2023(3549)
- 2022(2854)
- 2021(2954)
- 2020(2285)
- 2019(5440)
- 2018(5532)
- 2017(7838)
- 2016(6382)
- 2015(7646)
- 2014(7820)
- 2013(6548)
- 2012(6059)
- 2011(5694)
- 2010(5951)
- 2009(4605)
- 2008(4551)
- 2007(4258)
- 2006(3766)
- 2005(3366)
- 学科
- 教育(21404)
- 中国(10495)
- 教学(9395)
- 理论(8749)
- 管理(7240)
- 学(6430)
- 济(6274)
- 经济(6264)
- 业(5934)
- 学法(5371)
- 教学法(5371)
- 学理(4837)
- 学理论(4837)
- 研究(4656)
- 企(4257)
- 企业(4257)
- 高等(3931)
- 发(3884)
- 革(3803)
- 思想(3729)
- 改革(3701)
- 政治(3628)
- 发展(3625)
- 学校(3602)
- 农(3554)
- 展(3501)
- 生(3471)
- 思想政治(3453)
- 政治教育(3453)
- 治教(3453)
- 机构
- 大学(72339)
- 学院(70501)
- 教育(30412)
- 研究(29833)
- 范(22503)
- 师范(22315)
- 科学(19762)
- 师范大学(18168)
- 京(17867)
- 技术(17724)
- 职业(17064)
- 所(16174)
- 研究所(14808)
- 农(14155)
- 江(13807)
- 管理(13717)
- 中国(13635)
- 济(12573)
- 北京(12210)
- 经济(11846)
- 中心(11815)
- 职业技术(11809)
- 教育学(11453)
- 理学(11373)
- 农业(11281)
- 业大(11250)
- 技术学院(11244)
- 理学院(11032)
- 院(10869)
- 州(10435)
- 基金
- 项目(43454)
- 研究(39233)
- 科学(34189)
- 教育(30046)
- 基金(24497)
- 家(21552)
- 省(21232)
- 国家(21135)
- 划(20267)
- 编号(20007)
- 课题(19404)
- 成果(19316)
- 社会(17922)
- 年(16904)
- 社会科(16418)
- 社会科学(16415)
- 科学基金(16165)
- 规划(12989)
- 重点(12501)
- 基金项目(11901)
- 度(11639)
- 项目编号(11206)
- 性(11047)
- 发(10915)
- 部(10905)
- 研究成果(10810)
- 年度(10546)
- 自然(10038)
- 资助(9810)
- 自然科(9771)
共检索到121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绪军
工匠培育的实质是自然人塑造社会化角色的嬗变过程,一般会经历"匠人""匠技""匠艺""匠心"四层渐进的发展境界,在培育过程中面临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取舍的问题、"实用标准"与"完美标准"追求的问题、"大脑"与"双手"碎化的问题以及"知识"与"经验"学科的问题。基于此,工匠培育的职业教育表达方式包括树立劳动之美、追求工艺之美、塑造身心合一之美、融合理实之美。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进
2016年12月13日下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分会举办了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与有百余名代表围绕"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共同研讨交流,深化了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影响因素、价值和实施路径的认识。"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素养的范畴,而且居于核心地位,需要上升到哲学层面认识,理应成为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融入职业教育的全过程,需要全体职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伟 李丽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始于职业教育,体现在企业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培育"工匠精神"是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同时,"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精神价值引领,不仅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现实需要,更是职业教育系统性变革的时代呼唤。新常态下推进职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培育,应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根基,打通"工匠精神"培育通道;以专业实训为手段,强化对受教育者"工匠精神"的启蒙作用;以专业课程为主阵地,将"工匠精神"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以"双师型"师资建设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樊超
在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进程中,需要将精益求精、不懈创新、笃实专注的工匠精神融入到现代工业生产与管理实践,以提升中国制造的含金量和竞争力,这是当下强调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作为为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职业教育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担负着义不容辞的使命。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构建制度培育、文化培育、课程培育和实践培育四个方面的路径,为中国制造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中国制造 精益求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晶
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高质量发展"成为全社会热衷的焦点所在,比之以往任何时代,我们都更迫切地渴求大批量工匠型高素质人才。"工匠精神"的内涵兼具历史性和时代性特征,是一个不断动态发展的概念。将"工匠精神"的价值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育过程中,以适应"中国质造"强国战略、彰显职业院校的办学魅力并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摒弃功利化和工具化倾向,关注人的主体价值,引入现代学徒制,建构亲密师生关系。
关键词:
工匠精神 新时代 创新 诉求 价值 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宏伟
工匠精神不只是人的感性生发与表达,更是人的"理性"选择和实践。技术理性、审美理性、伦理理性、创新理性构成了工匠精神的"理性之维"。其中技术理性是根本基础,审美理性是灵魂升华、伦理理性是责任担当、创新理性是永续动力。职业教育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包括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涵育工匠精神;塑造"工匠之师",传承工匠精神;完善培养过程,革新工匠精神;实施整体评价,导引工匠精神四个方面。
关键词:
工匠精神 理性 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文勇 孙婵婵
乡村工匠是乡村技艺的传承者,是美丽乡村的助力者,是乡村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职业教育作为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类型教育,承担着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培育乡村工匠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职业教育培育乡村工匠存在培育对象离农意识强和培训意愿低、培育内容和方式不合理、资源保障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影响着职业教育培育乡村工匠的数量和质量。为此,可从三个方面入手推进职业教育培育乡村工匠的工作:唤醒受教育者内心深处的乡土情感,提升其对乡村文化和传统的认同感,激发其参与乡村工匠培育的意愿;对培育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对培育方式进行充分的调整,确保培训课程与实践环节相结合,紧密贴合乡村工匠的实际需求,使培养更富有成效;完善资源保障和管理制度,确保培育乡村工匠所需的师资、设施等各种资源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建立起严密有效的管理体系,以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乡村工匠 现实困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文 谭璐
新时代工匠精神拥有了全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精益求精的极致追求、沉静执着的恪守之心、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以及技道合一的崇高境界。新时代加强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应以"双轮驱动"为导向,营造有利于工匠精神传播和发展的环境;以"三元文化"为依托,构建集教育链、就业链与产业链为一体的工匠精神培育生态;以"四进"工程为载体,打造完善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以"五位合一"为保障,实现工匠精神培育的全流程化运作。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培育 新内涵 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叶
文章着眼于新常态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了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涵与价值,提出了新常态背景下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对策:树立以工匠精神培育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专业设置与市场紧密对接、采取多种形式培育工匠精神。
关键词:
新常态背景 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陈磊
《未来产业工人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与策略研究》一书认为,工匠精神培育是构建未来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思想基础,个体因素是工匠精神形成的激发力量,环境因素是工匠精神形成的支持力量,个体、环境与行为的互动是工匠精神内化的维持力量。职业教育助力工匠精神培育可围绕“匠心”“匠行”“匠品”等内容,通过专题教育、课程渗透、文化浸润、活动养成等路径开展实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妍 米靖
日本式"工匠精神"称作"职人精神"。日本"职业生涯教育"作为培育"职人精神"的途径之一,其指导思想、内容、措施均与"职人精神"紧密相关。立足"职业生涯教育"分析日本"职人精神"的培育,以期为我国"工匠精神"培育提供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素质的提升、产业要素的重组,还会带来就业结构与规模的调整与变化。新一轮吉林老工业全面振兴背景下,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对"吉林工匠"培养的规格与质量、结构与规模、模式与方略都提出新需求。职业教育是培养"吉林工匠"储备力量的主阵地,应以系统思维解决好"谁来当工匠""怎样精准培养工匠""如何留得住并用好工匠"的问题,通过强化认知、创新产教融合路径、构建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工匠地位等举措,推动"吉林工匠"有效培养和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颖 郭雅洁
工匠精神是工匠在实践的过程中,基于尚巧、求精、求合、尚实完美追求而形成的一种思想境界。全面解读工匠精神的意蕴以及新时代背景下对工匠精神的新定义,对于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意义重大。在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主要面临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职业院校自身定位不清,工匠培育激励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培育工匠精神不仅需要融入当今社会的文化氛围中,更要从制度政策和职业院校自身做起,为培育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职业院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培 夏海鹰
工匠精神作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支撑和应有之意,其价值主张包括建设技能型社会、推动技术创新、塑造新劳动观、促进全面发展。基于当前传统教育模式限制了工匠精神养成理念、技术创新变革分割了工匠精神养成场景、现代生产发展打破了工匠精神养成路径等现实矛盾,文章围绕改革培养模式、优化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价值嵌入、完善制度建设来构建了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行动框架。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翠华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人才供给结构性矛盾和经费投入绩效性矛盾,这两大矛盾的存在,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市场化转型和可持续性发展。仔细探究,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矛盾是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制度、治理机制缺乏创新及滞后所引起的。因此,需要从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财政投入体系、法律保障体系、职业标准体系等方面创新与应对,进而解决其发展过程中的体系矛盾。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体系矛盾 表征 原因 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