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4)
2023(8646)
2022(7489)
2021(7011)
2020(6111)
2019(14770)
2018(14401)
2017(26498)
2016(15467)
2015(17699)
2014(17893)
2013(17231)
2012(16068)
2011(14789)
2010(15233)
2009(13788)
2008(13996)
2007(12881)
2006(11142)
2005(10230)
作者
(41906)
(35036)
(34955)
(33685)
(22262)
(16895)
(16327)
(13714)
(13400)
(12741)
(11723)
(11705)
(11219)
(11144)
(11127)
(11026)
(10930)
(10287)
(10255)
(10048)
(8846)
(8821)
(8591)
(8132)
(8055)
(7950)
(7915)
(7810)
(7089)
(7083)
学科
(56335)
经济(56282)
管理(35639)
(35035)
(27407)
企业(27407)
方法(26805)
数学(23588)
数学方法(23278)
教育(21089)
中国(20325)
(16796)
(15132)
(14532)
理论(13116)
(11501)
贸易(11499)
(11179)
农业(11073)
业经(10721)
地方(10689)
(9899)
(9227)
财务(9201)
财务管理(9179)
企业财务(8647)
教学(8543)
(8478)
技术(8153)
(7931)
机构
大学(215467)
学院(211119)
(79245)
经济(77269)
研究(74441)
管理(72880)
理学(62571)
理学院(61705)
管理学(60330)
管理学院(59871)
中国(50290)
(47266)
科学(44605)
(38523)
师范(38283)
(38058)
(37272)
教育(35529)
(34621)
研究所(34530)
(34077)
中心(33371)
师范大学(31213)
北京(30754)
业大(30045)
财经(29462)
技术(27403)
农业(27211)
(26738)
(26616)
基金
项目(133133)
研究(105081)
科学(104816)
基金(91872)
(78795)
国家(77958)
科学基金(65272)
社会(62700)
社会科(58947)
社会科学(58925)
教育(57189)
(53889)
基金项目(47675)
(47175)
编号(46887)
成果(41095)
自然(39974)
自然科(38990)
自然科学(38974)
自然科学基金(38290)
资助(37831)
课题(35246)
重点(31766)
(31499)
(29826)
(29431)
(27767)
项目编号(27722)
教育部(27585)
(27400)
期刊
(86530)
经济(86530)
研究(70714)
教育(58579)
中国(51913)
学报(32240)
(31016)
(30494)
科学(28152)
大学(25285)
管理(24327)
技术(23644)
学学(21957)
农业(20618)
(16314)
金融(16314)
职业(16188)
财经(14809)
经济研究(14254)
业经(14108)
(12742)
(11842)
问题(11585)
图书(11131)
(10944)
论坛(10944)
技术教育(10866)
职业技术(10866)
职业技术教育(10866)
(10403)
共检索到325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伟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二元范畴在职业教育场域中具有丰富的表征形式,并且形成了职业教育在功能属性、课程属性和人才属性方面的二元困境,主要表现为两者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随着新技术时代的到来,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当通过加强沟通理性以实现两者的统一,具体策略即为学生的生涯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与指导,将实践性知识融入课程内容开发中,以深化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为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珂珂  王彩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预期目的与结果之间的张力关系。具体来说,就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其教育内容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影响的深刻性、持久性,对其预设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强化作用。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是一个极具包容性和解释力的理论分析框架。以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为研究视角来诠释和探析我国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鄢烈洲  陈绍华  
新《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学校、企业、政府、研究机构等从不同视角给予学理阐释和政策释义,引发职业教育现象级的新热点,达成新法站位高、立意深、观念新、内涵广等跨界共识。但仍有研究偏重实践维度的阐释,理论框架嵌入不足。本文运用马克斯·韦伯的理性二分法理论,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个维度对新《职业教育法》进行了剖析解构与理性思辨,并对其价值取向和法律逻辑等进行再认识。据此提出,虽然新《职业教育法》从立法层面是一部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善治良法,但在实施层面,仍需借助地方立法、非均衡赋权政策试验等,重点完善省级层面职业教育中观政策生产供给,消除法律留白和政策叠加,使新《职业教育法》赋予的权利、义务落地生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许源源  
认为MPA教育的教育目标、办学思路、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中既展示了价值理性,也包含有工具理性,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MPA教育的工具理性显得更为突出,这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提出有必要以价值理性为主导,以工具理性为载体,重构MPA教育,使之全面发展。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立新  来钇汝  秦丹  
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实践价值与发展前景,在教育领域却遭遇了巨大阻力,其根源在于当前智能教育领域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冲突与博弈。智能教育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矛盾关系,并非不可调和,而是可以通过辩证的方法实现协同统一。智能教育应坚守“培育学生生命自觉”的使命,禁止用技术“神话”催生教育焦虑,尊重教师工作的创造性,防止技术凌驾于教师“主体”之上并把技术的工具属性强行赋予教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平凡  
历史地看,劳动教育价值的政治逻辑经历了从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过程;经济发展逻辑经历了从单一缓解就业压力到提供高质量劳动力资源的过程;个人价值逻辑经历了从提高综合素质到个人全面发展的过程。劳动教育内涵经历了从重视用劳动进行教育,到重视呈现劳动本身工具价值理性的过程:一方面,不断拓展劳动的经济内涵,发展技术劳动和创新劳动;另一方面,不断拓展劳动伦理内涵和法治内涵,发展诚信劳动和合法劳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重在整合专业技术实习和劳动教育,体现了职业教育类型化方法结构特征。新时代,劳动教育应进一步坚持并发展社会本位原则和职业教育类型化原则,并突出学生主体性原则。教育内容上,坚持体力劳动的传统,同时也要重视创新、诚实和合法劳动教育等;教育方法上,应置入现有课程体系,体现系统性,融入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现针对性,渗入日常生活教育管理,体现常态性。同时,应系统全面深化制度改革,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社会也要承担劳动观念变革的责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乐怡  夏天  
根据《海关法》规定,海关将进出境物流分为"货物"和"物品"两大类别,并分别适用不同的监管方式和税制。以婴幼儿奶粉为例,按照"货物"以一般贸易通关,需要具备3项资质,提供至少12项材料或证书、检测报告,还需要支付高额检测费,而按照"物品"通关则不需要任何资质和材料,税率也较低。因此,大量本应以"货物"方式通关的商品想方设法以"物品"方式通关,对海关进出境"货物"和"物品"二元监管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本文从统一税制的角度,对破解这种二元监管模式的困境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外贸健康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善芳  张胜军  
高职院校德育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是当前各校普遍面临的难题。高职德育困境主要表现为德育目标政治化、德育内容智育化、德育方法机械化、德育评价终结化等。要破解德育困境,高职院校及教师必须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高职生特点,培育自己的德育文化,即回归人的主体性及对学生日常生活世界的反思,关注对学生集体及其发展的评价,回归学生成长的背景与其进行深入"交往"与"对话"。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蕾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素质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职业教育的价值导向和人才培养导向也应当随之转变。工业文明发展视域下,职业教育发展的两种价值理念即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应当得以整合,教育过程中技能训练、经验积累与人的本性与自由发展应走向统一。职业教育应当走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相整合的创新之路,逐步从求数量和规模发展转入到求质量和内涵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于人的需求及人的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宏  
教育技术发展中存在技术思维的僭越,人性发展的圈囿,情感沟通的缺位等问题。为了克服教育技术发展面临的困境,达成对技术异化的超越,需竭力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效整合。人和技术的双重性为其有效整合提供了基础和保障,规定了其整合的限度。历史上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和谐共生以及当下在其他领域的再次整合为其提供了范例。欲使教育技术发展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有效融合,我们需转变"技术至上"观念,使"人机对话"有效促进"人际对话";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使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回归"以人为本",使教育技术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和谐共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国庆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正处于国家需求与企业需求、个体需求不协调的二元困境,这一状况的形成有深刻的经济根源。对美国、德国、日本和英国四个国家产业形态、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运行模式之间关系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不选择以高端制造业为主体产业形态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之间不存在必然关联性,而选择以高端制造业为主体产业形态的国家,则必须有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做支撑。而这种产业形态及其所需要的高水平职业教育的形成,均需要相应的经济运行模式做支撑,这就是对企业行为进行适当协调和限制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我国极度宽松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与所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存在不协调现象,此即为经济政策的二元化。它不仅使企业的生产技术升级动力难以激发出来,而且使得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人们缺乏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从而造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二元困境。有必要借鉴德国、日本等后福特主义国家的发展思路,反思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模式,重新定位企业在市场中的角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菲  张恩健  
结合对我国中部地区Z村的调查,从伦理学视角对精准扶贫实践过程进行研究,发现工具理性超越价值理性是导致精准扶贫基层实践困境的重要原因。工具理性的形式合理性导致了在农村场域中扶贫干部与贫困户关系松散的境地。政策的效率优先逻辑弱化了政策的公平属性,考核的数字化挤压了扶贫干部的工作成效,政策的形式合理性以及政策的工具化认知,致使精准扶贫陷入实践困境,出现了地方政府、村干部与贫困户共谋和贫困户对政策的福利依赖,精准扶贫实践困境进一步凸显。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国家政策嵌入到农村社区网络的过程中,谨防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弱化工具理性是精准扶贫高效实践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农村社区治理良性运作的重要途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龙  
合作共识可以增强社会的韧性稳定、提高运行效率,是现代良序社会生成的重要因子。然而,"理性困境"阻碍了合作共识的形成。在良序社会生成中,除了作为效率工具和控制工具之外,预算还可以成为合作共识和公共理性的"培育场"。通过这一"培育场"功能,预算在国家治理中体现一些新价值,可以破解"理性困境"。例如,发挥社会安全阀功能,构建韧性、可控的稳定机制;促进价值和利益整合,消除共识阙如;促进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有机融合,为发展提供新动力,等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充分发挥预算的控制功能和培育功能,实现预算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平衡、统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洋磊  
我国重点大学建设具有强烈的工具理性主义取向,在不同时期受到政治理性,经济理性和理想主义的多重逻辑制约。在工具理性主义主导下,我国重点大学建设呈现出目标的外向性,重点建设资源控制和分配的"国家中心模式"以及政策手段选择的技术取向等特点,这些特点影响了高等教育实现"善治",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亟须变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