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56)
2023(15357)
2022(13333)
2021(12426)
2020(10501)
2019(23852)
2018(23516)
2017(45005)
2016(24642)
2015(27650)
2014(27258)
2013(26852)
2012(24541)
2011(22174)
2010(22023)
2009(20282)
2008(19849)
2007(17299)
2006(15237)
2005(13497)
作者
(72790)
(60490)
(60120)
(56989)
(38488)
(29134)
(27081)
(23587)
(23042)
(21419)
(20505)
(20443)
(19291)
(18971)
(18756)
(18533)
(18407)
(17986)
(17239)
(17211)
(15321)
(14710)
(14628)
(13798)
(13464)
(13463)
(13431)
(13294)
(12159)
(11967)
学科
(91284)
经济(91134)
管理(74907)
(69647)
(58565)
企业(58565)
方法(41873)
数学(35945)
数学方法(35574)
(27099)
(25759)
中国(24588)
(21724)
业经(21566)
(21330)
(17459)
贸易(17446)
地方(17129)
(16962)
农业(16900)
(16665)
财务(16597)
财务管理(16564)
企业财务(15709)
技术(15427)
(15302)
环境(15281)
银行(15235)
理论(15215)
(14952)
机构
大学(350301)
学院(346159)
管理(137258)
(134961)
经济(132010)
理学(119468)
理学院(118111)
研究(116611)
管理学(116065)
管理学院(115458)
中国(85734)
(74616)
科学(74215)
(64002)
(62431)
(59097)
业大(56552)
研究所(54083)
中心(52689)
财经(50763)
(50610)
农业(49223)
北京(46746)
(46176)
(44555)
师范(44002)
(42116)
(40368)
经济学(40180)
财经大学(37871)
基金
项目(243163)
科学(190066)
基金(177012)
研究(173159)
(157049)
国家(155518)
科学基金(132232)
社会(109245)
社会科(103406)
社会科学(103377)
基金项目(94890)
(94479)
自然(87855)
自然科(85756)
自然科学(85729)
自然科学基金(84216)
(80327)
教育(79065)
资助(71868)
编号(69589)
成果(56140)
重点(54398)
(53305)
(50828)
(50602)
课题(47663)
创新(47480)
科研(46931)
(45949)
教育部(45405)
期刊
(146176)
经济(146176)
研究(100376)
中国(67932)
学报(62714)
(56512)
科学(54499)
管理(49895)
(49153)
大学(46842)
学学(44181)
农业(38395)
教育(37026)
(28695)
金融(28695)
技术(27495)
财经(24896)
业经(23904)
经济研究(22925)
(21154)
(19754)
问题(19018)
科技(18466)
图书(18314)
(17931)
理论(17097)
业大(16714)
实践(15686)
(15686)
技术经济(15580)
共检索到504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兰霞  毛孟雨  王乐乐  张卓  
基于Parker等的主动动机模型与溢出理论,探究了员工当日工作重塑和家庭重塑对其次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工作-家庭促进和家庭-工作促进的中介作用以及组织支持感知和家庭支持感知的调节作用。针对93名员工为期5个工作日的每日研究发现:当日工作重塑和家庭重塑均对员工次日的主动性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日工作-家庭促进部分中介了当日工作重塑对员工次日主动性行为的正向影响,次日家庭-工作促进部分中介了当日家庭重塑对员工次日主动性行为之间的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知正向调节当日工作重塑与员工次日主动性行为间的关系,家庭支持感知正向调节当日家庭重塑与员工次日主动性行为间的关系。这些研究结论为激发员工的主动性行为提供了相关理论参考和管理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永波  胡晓鹃  丁沂昕  
员工主动性近年来成为组织行为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鲜有文献讨论什么样的培训能够帮助员工主动从反馈中习得自我评价,进而促进其主动性行为。本文基于控制理论和角色理论,从权变视角出发,对在员工培训过程中收集的139份配对样本的研究发现:(1)目标设定和工作展望对员工主动性行为具有积极影响;(2)员工培训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重塑,进而提升其主动性行为;(3)任务情境具有促进与抑制的双面效应,即自主性增强了工作重塑对主动性行为的促进作用,模糊性削弱了工作重塑对主动性行为的促进作用;(4)进一步研究发现,自主性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员工培训通过工作重塑对主动性行为的促进作用。本文丰富了对员工培训工作中的员工主动性的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辉  张海云  吴婷  
工作家庭冲突的成因是组织和员工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本研究探讨了调节定向视角的工作重塑(促进型、防御型)如何经由工作倦怠对工作家庭冲突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并提出了工作家庭分割匹配在上述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即工作家庭分割匹配削弱促进型工作重塑与工作家庭冲突之间经由工作倦怠的负向间接关系,也削弱防御型工作重塑与工作家庭冲突之间经由工作倦怠的正向间接关系。通过对572名MBA学员的三阶段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提出的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获得了样本数据的支持。本研究有助于组织与管理者认识员工促进型工作重塑和防御型工作重塑的不同效应,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重塑干预策略以降低员工工作家庭冲突。
[期刊] 预测  [作者] 曾颢  赵李晶  赵曙明  
共享经济背景下,企业导师制对培养人、塑造人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本文探讨了指导关系对徒弟主动性行为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316份有效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指导关系对徒弟主动性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繁荣在指导关系与徒弟主动性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学习目标导向水平在指导关系与工作繁荣之间发挥调节作用,即当徒弟拥有高学习目标导向时,指导关系对工作繁荣的正向影响更强。学习目标导向正向调节工作繁荣在指导关系与主动性行为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当徒弟的学习目标导向高时,上述中介效应更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光磊  程欢  李铭泽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非工作时间电子沟通普遍存在于员工生活中,带来一系列积极或消极影响。本文从自我损耗理论出发,研究了非工作时间电子沟通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机制,考察早晨耗竭在该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和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针对68名员工为期5天的每日研究发现:每日非工作时间电子沟通的情感基调和所需时间分别对员工第二天早晨耗竭具有显著负向和正向影响,对主动性行为均无显著影响;员工每日早晨耗竭对主动性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中介每日非工作时间电子沟通(情感基调、所需时间)与主动性行为之间的关系;组织支持感调节每日早晨耗竭与员工主动性行为之间的关系,且调节每日早晨耗竭对非工作时间电子沟通情感基调与员工主动性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孔靓  李锡元  
本文基于情绪事件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对武汉和南京的5家大型民营企业,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时间间隔以及配对的方式收集的数据等方法,探讨了领导排斥和同事排斥这两种不同来源的职场排斥影响员工主动性行为的作用机制,分析了工作疏离感在两种不同职场排斥与员工主动性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比较了领导排斥与同事排斥对员工主动性行为影响力,并分析了领导排斥对同事排斥与工作疏离感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领导排斥和同事排斥对员工主动性行为均有消极影响;工作疏离感在领导排斥和同事排斥与员工主动性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领导排斥比同事排斥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更大,且能够加强同事排斥对工作疏离感的负面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按照排斥源展开对职场排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对管理实践中如何有效的减少职场排斥的负面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宁  吴书慧  杨芮  周密  张谦  
以往有关工作与家庭冲突的研究多聚焦于做“事”引发的冲突,其结论不能完整解释资源局限性视角下本土文化中的冲突困境。在注重友情和亲情的文化情境下,做“人”引发的冲突亟待被关注。本研究首先拓展工作家庭冲突构念并编制相应量表,之后基于资源保存和调节焦点理论,探讨不同类型的冲突对工作重塑的影响机制。研究一采用质性研究,从内容视角将工作家庭冲突界定为执行任务(做“事”)与维系关系(做“人”)两种类型,并完成量表的重构与检验;研究二对562份横截面数据与229份两阶段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执行任务引发的工作家庭冲突通过促进型调节焦点对任务重塑产生正向影响,寻求绩效反馈正向调节这一间接关系;维系关系引发的工作家庭冲突通过防御型调节焦点对关系重塑产生正向影响,寻求角色反馈亦正向调节这一间接关系。本研究在本土文化情境下拓展了工作家庭冲突构念,深化了其与工作重塑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启发组织与员工如何应对做“人”与做“事”引发的工作家庭冲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乔坤  刘赛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与自我决定理论,引入内外部工作动机为中介变量,考察其对组织伦理氛围与员工主动性行为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关怀型组织伦理氛围对主动性行为的直接影响显著,内部动机起中介作用。规则型组织伦理氛围对主动性行为的直接影响显著,而工具型不显著,外部和内部动机均起链式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苗彬  涂孟  
如何推动员工工作主动性行为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科学管理问题。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作为和谐有效的雇佣关系模式能够得到员工积极回应。本研究通过432份调查问卷,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对工作主动性行为的作用机制,并探究心理安全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和组织信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对工作主动性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心理安全在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和工作主动性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信任对心理安全与工作主动性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丰富了雇佣模式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研究,拓宽了激发员工工作主动性以实现"人尽其才"的新思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杜恒波  朱千林  刘春红  
作为职场"冷"暴力的一种,职场八卦普遍存在于各类组织中,而受到传统文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中国组织情境下的职场八卦大多传递的是负面信息,即负面八卦。本研究以360名员工为研究样本,运用层级回归和拔靴法探究了职场负面八卦与主动性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引入组织认同和神经质分别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表明,职场负面八卦负向影响员工的主动性行为,组织认同在上述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神经质不仅在职场负面八卦与员工组织认同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而且调节了组织认同在职场负面八卦与员工主动性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当员工具有较高的神经质水平时,组织认同在职场负面八卦与主动性行为间的中介作用会更加显著。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建平  李艳  孙宁华  
企业家灵性资本是关于企业家的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终极信念的高层次精神资本,能牵引企业家对企业中的各种要素进行统筹和使用,促进员工成长和企业持续发展。本文以15家"独角兽"等高新技术型企业294名员工的调查样本为基础,依据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究了企业家灵性资本与员工工作主动性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家灵性资本对员工主动性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心理资本、心理安全感的中介效应显著;在关系亲近性即员工对企业家情感亲和性和心理粘性的主观体验的调节下,企业家灵性资本通过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对员工的主动性行为产生了正向的影响。本研究深入探究了企业家灵性资本的影响机制,为研究员工激励以及促进企业发展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蔡文著   余晓花  
基于认知评价理论,探究AI助手智能化对员工工作重塑的双重影响机制。通过两个实验研究发现:AI助手智能化既通过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影响促进型工作重塑,也通过自尊威胁影响防御型工作重塑。此外,成长心态调节了AI助手智能化对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的直接作用,以及通过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对促进型工作重塑的间接作用;固定心态调节AI助手智能化对自尊威胁的直接作用,以及通过自尊威胁对防御型工作重塑的间接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红  刘洪  
通过回顾领导和主动性行为领域的相关文献,说明了正面领导、负面领导、领导-成员交换等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分析了领导影响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最后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苗钟元  周施恩  
当人们还在讨论"95后"如何"自由、率性"的时候,第一批"90后"已经相当"佛系"了,而"00"年出生的人也坐上了"大学动车"。管理者普遍感觉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如何管理这批"关注内心多过考虑未来"的"幼崽",成为经理人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其实,无论世界如何变化莫测,管理学自身的发展却从未因此而"眼花"。当人们需求旺盛而生产供给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崔德霞  习怡衡  程延园  余琛  
基于自我损耗理论,提出并验证了工作中即时通讯过载通过影响员工的工作目标进展抑制员工的主动性行为表现的假设,并进一步讨论了即时通讯中心性和特质自我控制两个变量在以上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针对134名员工为期5天的日志法的研究发现:即时通讯过载对员工主动性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并被员工感知的工作目标进展所中介。即时通讯中心性更高和特质自我控制能力更低的员工,即时通讯过载通过感知的工作目标进展对主动性行为的间接效应更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