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2)
- 2023(9609)
- 2022(8669)
- 2021(8396)
- 2020(6933)
- 2019(16158)
- 2018(16140)
- 2017(31024)
- 2016(16867)
- 2015(19014)
- 2014(18876)
- 2013(18830)
- 2012(17231)
- 2011(15550)
- 2010(15359)
- 2009(13782)
- 2008(13225)
- 2007(11279)
- 2006(9780)
- 2005(8541)
- 学科
- 济(64186)
- 经济(64106)
- 管理(49835)
- 业(45528)
- 企(38768)
- 企业(38768)
- 方法(31488)
- 数学(26849)
- 数学方法(26546)
- 农(16687)
- 中国(16465)
- 财(15977)
- 学(15171)
- 业经(14416)
- 地方(13059)
- 理论(12139)
- 和(11256)
- 农业(11225)
- 贸(11060)
- 贸易(11050)
- 制(11027)
- 易(10689)
- 技术(10469)
- 务(10419)
- 财务(10359)
- 财务管理(10340)
- 环境(10127)
- 教育(10064)
- 企业财务(9821)
- 划(9500)
- 机构
- 大学(235700)
- 学院(232036)
- 管理(98150)
- 济(88577)
- 经济(86540)
- 理学(86027)
- 理学院(85084)
- 管理学(83665)
- 管理学院(83258)
- 研究(75050)
- 中国(55235)
- 京(50559)
- 科学(47476)
- 财(39589)
- 所(37093)
- 业大(35185)
- 农(35088)
- 中心(34183)
- 研究所(33957)
- 江(32365)
- 财经(32122)
- 北京(32078)
- 范(31518)
- 师范(31271)
- 经(29303)
- 院(27460)
- 农业(27341)
- 州(26848)
- 师范大学(25510)
- 商学(24977)
- 基金
- 项目(163749)
- 科学(128882)
- 研究(120665)
- 基金(119134)
- 家(103028)
- 国家(102151)
- 科学基金(88533)
- 社会(74317)
- 社会科(70261)
- 社会科学(70243)
- 基金项目(64591)
- 省(63247)
- 自然(58907)
- 自然科(57533)
- 自然科学(57522)
- 自然科学基金(56488)
- 教育(55316)
- 划(53490)
- 编号(50291)
- 资助(48849)
- 成果(40273)
- 部(36098)
- 重点(35720)
- 创(34054)
- 发(33731)
- 课题(33452)
- 创新(31572)
- 项目编号(31436)
- 科研(31400)
- 教育部(31104)
共检索到332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袁硕 唐贵瑶
工作连通行为是指个体在非工作时间、在任何场所通过通信设备参与工作并同时承担工作或生活多重角色的行为;是个体根据过去经验、当前打算和未来计划,管理、表达与解译一系列社交符号,并通过一系列与他人的符号互动而实现自我社会化的过程。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工作连通行为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但其系统回顾研究较为匮乏。本文全面梳理了工作连通行为的内涵、类型与测量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从符号互动理论、主体能动性理论和边界理论三大理论视角归纳辨析了工作连通行为的特点和本质,通过构建其前因、结果及调节因素作用机制框架分析并述评了其理论逻辑和现有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谭亚莉 廖建桥 王淑红
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中,并对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本文基于文献述评,阐述了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的概念,介绍了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的两种主要的测量方法,分析了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的三个主要的情境诱发因素,总结了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的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影响因素,指出了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的主要后果,最后指出了在我国开展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研究的重点议题。
关键词:
工作场所 非伦理行为 组织伦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蒋昀洁 张绿漪 黄庆 蒋春燕
工作激情是人们愿意在工作中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强烈倾向,对工作场所中倦怠、创造力、幸福感、绩效等具有良好的解释力。本文基于近年国内外学者在工作激情领域最新主流文献,对工作激情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首先,阐述了工作激情的起源、内涵和情境,进而归纳工作激情研究的静态及动态理论视角,然后系统分析工作激情的前因及结果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跨层整合模型,并就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旨在为工作场所员工管理实践及本土工作激情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对创新和创造力、员工幸福感、职场人际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韩翼 魏文文
工作繁荣指个体在工作中产生活力和学习体验,是个体成长和进步的标志。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员工工作繁荣对于个体和组织都有重要意义,但国内相关研究十分缺乏。本文基于文献综述,从内涵、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及测量等方面对工作繁荣概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然后,根据工作繁荣社会嵌入模型,阐述了工作繁荣的形成前因,并分析了其影响结果;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繁荣 工作繁荣 学习 活力 资源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卿涛 罗键
在新经济时代,工作生活质量(quality of work life,简称QWL)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分别从QWL的起源与内涵、内容结构与测度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对QWL的研究成果进了较为系统的述评,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应着重关注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工作生活质量 起源 内涵 内容结构 测度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宋萌 黄忠锦 胡鹤颜 綦萌
随着新生代员工进入并主导劳动力市场,员工的工作意义感受到了学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在概念上,研究者主要从工作特征取向、价值观/态度取向和感受/体验取向三种视角界定工作意义感,结构与测量工具由传统的单维度向多维度发展,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在结构的统一性、工具的有效性和文化适用性方面有待继续考证。影响因素方面,现有研究从个体/工作特征、领导方式和组织情境等方面考察了工作意义感的前因,后续研究应更多关注不同层次影响因素的交互效应;影响效果上,现有研究表明工作意义感对员工的绩效表现和情绪稳定具有"双刃剑"效应。最后,文章从概念与测量工具、影响因素与效果、研究设计和本土化研究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构想。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蒋昀洁 张绿漪 黄庆 蒋春燕
工作激情是人们愿意在工作中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强烈倾向,对工作场所中倦怠、创造力、幸福感、绩效等具有良好的解释力。本文基于近年国内外学者在工作激情领域最新主流文献,对工作激情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首先,阐述了工作激情的起源、内涵和情境,进而归纳工作激情研究的静态及动态理论视角,然后系统分析工作激情的前因及结果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跨层整合模型,并就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旨在为工作场所员工管理实践及本土工作激情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对创新和创造力、员工幸福感、职场人际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静 宋继文 王悦
正念(mindfulness)是源自东方佛教的一个古老概念,正念在工作场所研究中被定义为"一种对当前事件和经历的可接受的注意力和觉知"(Brown等,2007)。近年来,西方已有实证研究发现正念对工作场所员工幸福感、工作绩效、领导力水平等有积极影响,正念训练在一些知名公司已得到实际应用并获得员工好评,正念研究在工作场所未来潜力巨大。但此类研究尚未在国内引起重视。基于国外现有研究成果,本文介绍了正念的起源、概念内涵和测量情况。继而从正念的前因变量、结果变量和正念作为调节变量三方面,对工作场所正念相关实证研究
关键词:
正念 正念训练 觉知 员工幸福感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静 宋继文 王悦
"正念"(mindfulness)是源自东方佛教的一个古老概念,正念在工作场所研究中被定义为"一种对当前事件和经历的可接受的注意力和觉知"(Brown等,2007)。近年来,西方已有实证研究发现正念对工作场所员工幸福感、工作绩效、领导力水平等有积极影响,正念训练在一些知名公司已得到实际应用并获得员工好评,正念研究在工作场所未来潜力巨大。但此类研究尚未在国内引起重视。基于国外现有研究成果,本文介绍了正念的起源、概念内涵和测量情况。继而从正念的前因变量、结果变量和正念作为调节变量三方面,对工作场所正念相关实证研究和理论探索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既有研究成果框架图,并就前因变量、结果变量、调节作用、测量和研究方法、本土化研究等方面的不足,提出研究展望。
关键词:
正念 正念训练 觉知 员工幸福感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军 朱征 王琦琦 杨朦晰
劳资关系紧张、不道德行为泛滥和员工职业健康受威胁等问题反映出追逐利益对人类美德的挑战。作为"美德之源",感恩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阐述了感恩的内涵,整理了感恩在工作情境中的测量工具,并依据特质感恩和状态感恩两条线索对组织管理领域的感恩研究进行了回顾。研究表明,领导的特质感恩正向影响领导行为和领导效果,员工的特质感恩正向影响工作行为和职业健康;员工的状态感恩被组织因素和人际因素激发,并通过其互惠动机和亲社会动机影响人际关系和工作绩效。最后,本文指出管理学中感恩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感恩 状态感恩 特质感恩 工作场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杜兰英 段天格 李铭泽
不道德行为一直以来是管理者与学者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以往研究大多从消极因素(如辱虐领导、组织不公平等)出发,探讨个人、组织以及社会中所存在的一些消极因素对不道德行为的刺激作用。但是,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好的动机"也可能是不道德行为产生的重要诱因,如不道德亲组织行为。不道德亲组织行为是指员工所有意行使的,违反社会道德准则,但却有利于组织的不道德行为。此概念自提出以来,便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但目前有关该主题的研究较少,缺乏系统的理论梳理。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本文分析了不道德亲组织行为的概念内涵及测量方法,从个体、组织、社会三个层面总结了不道德亲组织行为产生的前因与影响机制,同时梳理了其在个体和组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小平 田喜洲 郭小东
不同于亲组织行为、利他行为和主动性行为,组织中的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个人为促进或保护他人、团队、组织福祉所采取的行为,具体包括亲社会组织行为、组织公民行为、指导、知识共享等。基于量表与实验测量的独立研究和多样本元分析发现:亲社会行为不仅有利于员工职业成功,改善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而且还能促进组织创新、降低员工流失率、提升组织有效性;而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则有个人特质、领导风格、同事因素、工作设计等。本文构建了亲社会行为循环管理机制,并提出未来理论研究应侧重亲社会行为的测量工具、影响机制、非线性影响、本土研究;而管理实践应重点关注亲社会行为的识别、评估与干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延涛 李随成 杨婷
促使供应商做出适应行为是制造商提高运营绩效、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研究与供应商适应行为相关的问题,有助于制造商设计有效的供应商适应行为管理机制,构建有价值、高效率的双边关系。本文在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供应商适应行为的内涵和外延,总结了供应商适应行为的特性,分析了供应商做出适应行为的动机,归纳了企业层面、关系层面、外部环境层面和适应行为层面影响供应商适应行为的因素,并探讨了供应商适应行为的影响效应,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佳良 刘军
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备受关注,但是环保组织公民行为却尚未获得足够重视。直到2009年,这个用来刻画企业员工在工作场景中环保行为的概念,才在组织管理领域被提及,并且逐渐引起关注。本文基于国外学者在该议题上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环保组织公民行为的产生背景和概念内涵,进而围绕其量表发展和相关研究展开阐述。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等视角,对相关实证研究和理论探索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之上,系统地构建了研究框架图,并就前因变量的探索、跨学科研究的开展、量表的开发和样本的选择等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欢鑫 唐贵瑶 袁硕
随着企业对环保的愈发重视,员工绿色行为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国外研究目前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些许不足,如对其类别划分缺乏统一的标准等,且国内对该领域较少涉猎。通过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回顾,本文分析且述评了员工绿色行为的概念内涵、类型特征和量表发展进程,同时建立全面系统化的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的理论视角,从员工个体层面及其所处的背景环境因素出发,厘清了当前员工绿色行为研究的前因变量、作用机制、边界条件和结果变量。最后就前因机制的跨层次分析、不同类别员工绿色行为量表的开发和样本选择的情境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了未来的研究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行为 环保行为 研究述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