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15)
- 2023(13104)
- 2022(11375)
- 2021(10749)
- 2020(8742)
- 2019(19917)
- 2018(19625)
- 2017(37351)
- 2016(20356)
- 2015(22672)
- 2014(22325)
- 2013(21760)
- 2012(19613)
- 2011(17450)
- 2010(17232)
- 2009(15755)
- 2008(14636)
- 2007(12424)
- 2006(10628)
- 2005(8982)
- 学科
- 济(73047)
- 经济(72950)
- 管理(59300)
- 业(54123)
- 企(45295)
- 企业(45295)
- 方法(34664)
- 数学(29646)
- 数学方法(29297)
- 中国(21874)
- 农(20672)
- 财(19636)
- 业经(17514)
- 学(16156)
- 地方(15128)
- 农业(13973)
- 贸(13803)
- 贸易(13787)
- 理论(13772)
- 易(13383)
- 务(12910)
- 制(12847)
- 财务(12841)
- 财务管理(12820)
- 和(12549)
- 技术(12354)
- 环境(12133)
- 企业财务(12117)
- 教育(11729)
- 划(11035)
- 机构
- 学院(273287)
- 大学(273036)
- 管理(111768)
- 济(103070)
- 经济(100702)
- 理学(97874)
- 理学院(96819)
- 管理学(95116)
- 管理学院(94641)
- 研究(85824)
- 中国(62929)
- 京(57381)
- 科学(54414)
- 财(47131)
- 所(41566)
- 业大(40706)
- 农(40593)
- 中心(39698)
- 江(38338)
- 财经(38304)
- 研究所(38105)
- 范(37362)
- 师范(37063)
- 北京(35827)
- 经(34933)
- 院(31980)
- 州(31882)
- 农业(31750)
- 经济学(30207)
- 师范大学(29918)
- 基金
- 项目(195412)
- 科学(154020)
- 研究(145907)
- 基金(140795)
- 家(121715)
- 国家(120676)
- 科学基金(104610)
- 社会(90863)
- 社会科(85892)
- 社会科学(85874)
- 省(76865)
- 基金项目(75369)
- 自然(67983)
- 教育(67691)
- 自然科(66388)
- 自然科学(66375)
- 自然科学基金(65156)
- 划(64469)
- 编号(61192)
- 资助(56938)
- 成果(48740)
- 重点(43227)
- 部(42543)
- 课题(41347)
- 发(41221)
- 创(40950)
- 项目编号(38142)
- 创新(37939)
- 科研(37171)
- 教育部(36912)
- 期刊
- 济(109472)
- 经济(109472)
- 研究(78335)
- 中国(51259)
- 学报(42090)
- 管理(39644)
- 科学(38457)
- 农(36644)
- 教育(36474)
- 财(34944)
- 大学(32052)
- 学学(29713)
- 农业(26162)
- 技术(23838)
- 业经(19747)
- 融(19537)
- 金融(19537)
- 经济研究(17592)
- 财经(17525)
- 图书(16913)
- 经(14903)
- 理论(13924)
- 问题(13803)
- 科技(13568)
- 实践(13064)
- 践(13064)
- 业(13011)
- 技术经济(12322)
- 现代(12187)
- 商业(12166)
共检索到386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卿石松 郑加梅
基于2003-2010年多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经验评估就业质量对幸福感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并为城镇居民幸福感的走势变迁提供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工作是获取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但并非任意工作,而是只有高质量就业才能提升幸福感。作为就业质量的主观评价指标,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对工作表示非常不满意的就业人员,其幸福感水平甚至低于无业人员。路径分析发现,劳务派遣和零散工等不稳定的非正规就业,既对幸福感具有直接的负作用,又通过降低工作满意度和收入公平感而对幸福感产生间接影响。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双变量有序probit模型解决内生性问题之后,研究结论在幸福感的单项与多维度测量指标之间,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泽厚 周露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企事业单位内的员工为调查对象,共收集到207个有效样本,探讨了工作幸福感与工作生活质量以及工作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研究的实践意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工作幸福感 工作生活质量 工作绩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春雨 贺彬 沈紫欢
文章基于工作幸福感的视角,探讨包容性领导对员工工作投入的促进机制,并分析员工积极情绪和员工工作意义在包容性领导和员工工作投入中具有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包容性领导对员工工作投入、员工积极情绪和工作意义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积极情绪和工作意义在包容性领导和员工工作投入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关键词:
包容性领导 工作投入 积极情绪 工作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嘉航 尹春 孙斌栋
【目的】通过分析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为各国政府制定针对性的国民幸福感提升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基于人类所依托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从“三生”视角提出了国民幸福感分析框架,通过收集2005—2018年146个国家的国民幸福感汇总数据,在展示国民幸福感全球时空格局的基础上,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因果逐步检验方法分析了“三生”因素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1)国民幸福感呈现以欧洲北部、美洲北部和大洋洲为“高地”的三极分布特征,亚洲西部和南部以及非洲是其中的“洼地”;同时具有多元分化的趋势,且各大洲内部均存在明显差异。(2)生产因素中的收入基尼系数和生活因素中的失业率的增加导致了国民幸福感的下降,提高生活因素中的社会支持程度和生态因素中的人均国土绿化面积有利于提升国民幸福感。GDP增长率和收入基尼系数等生产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更大。(3)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三生”因素影响国民幸福感的中介因素。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受教育年限和碳排放强度通过情绪变量与国民幸福感存在负向关联,社会支持程度、政府治理能力、少年人口抚养比和人均国土绿化面积对国民幸福感具有间接的正向影响。【结论】因此,中国需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有利于最大化国民福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使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从城市发展的三角形,即可持续性、经济利益、幸福指数入手,回顾了近现代城市建设的三个里程碑,并以美国的居住地与幸福程度的抽样调查为例,深入分析了城市发展中幸福与增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原则,介绍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典范——德国弗莱堡的经验。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幸福指数 新城建设 弗莱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苗元江 冯骥 白苏妤
工作幸福感是组织行为学研究领域中新的取向和视角。本文阐述了工作幸福感的源流和兴起的背景,分析企业组织对人类幸福的意义和工作幸福感的价值;概述了影响工作幸福感的诸因素,涉及个人动机、工作性质、收入、人际关系、组织支持和压力;介绍了自陈报告法、知情者与观察者报告法、生理测量法、任务测量法等4种工作幸福感测量的方法。提出了幸福人假设,以及幸福心理氛围建设和个人幸福管理方法等幸福管理理念和措施。
关键词:
工作幸福感 积极组织行为学 幸福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树 陈刚
幸福不仅是人们生活的最主要目标,而且也是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使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本文评估了主观幸福感对劳动力就业和隐性再就业概率的影响。工具变量估计发现,幸福感上升不仅显著地提高了劳动力的就业概率,而且也显著地提高了失业劳动力实现隐性再就业的概率。同时,幸福感上升增加了劳动力享有的"关系"等社会资本,以及促进了劳动力的工作搜寻努力,是幸福感影响劳动力就业概率的主要机制。因此,以改善民生和提高居民幸福感为目标的增长方式转型,可能不仅不会加剧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压力,反而可能缓解劳动力市场上"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佳艺 胡安安
工作中的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以下简称工作幸福感)是指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情感和认知评价。[1]工作幸福感可以拓展员工的智力、生理和社交资源,进而提高工作绩效,增加组织公民行为,并且降低缺勤率和离职率。本文探讨了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包括人格特质因素、外部激励因素和工作特性因素),并且指出了相关研究对管理实践的意义,以及该领域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工作幸福感 积极情感 工作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玉文 李慧明 翟庆国
选用国外常用的规范量表,以城市不同行业员工为被试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发现:消极情感与工作满意度的9个维度全部负相关,而积极情感仅与其中的主管领导满意度、回报满意度、同事满意度、工作本身满意度、沟通满意度5个维度正相关;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分别与幸福感正相关和负相关。薪酬满意度、工作本身满意度支持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感之间外溢关系的假说;而其他7个维度支持两者关系的分割假说。
关键词:
积极情感 消极情感 工作满意度 幸福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劳家仁
职业幸福感对辅导员工作开展的深度与成效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基于ERG理论构建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模型,提出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相关数据,借助SPSS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整体偏低,并且出现工作热情减退等职业倦怠现象。感知需要在组织支持的调节作用下对感知幸福发挥正向影响作用,感知幸福对工作状态也发挥正向影响作用。基于此,可通过引导辅导员建立正确积极的职业观、建立良好的外部氛围、建立健全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制度、完善辅导员薪酬体系等策略,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
关键词:
ERG理论 高校辅导员 职业幸福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粟路军 胡萱
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迁都应将提升人类福祉作为重要目标,因而有关幸福感以及如何提升幸福感很早就引发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幸福感的研究迅速在多学科领域展开,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推动着幸福感在研究层面与多元学科渗透,逐渐形成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综合发展的交叉学科体系,并呈现出交融并济的良好发展态势。不同学科领域对幸福感的探索和论证为旅游领域的幸福感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研究积累,特别是为旅游者幸福感的基础理论、理论构建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理基础和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胜利 谢超
采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0),实证分析就业质量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周工作小时、工作自由度、职业收入和保险合同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显著,劳动合同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不显著。不过,除周工作小时普遍影响居民幸福感以外,其他因素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的区域性差异较大。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从工作时间确定、劳动用工制度、收入分配改革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建设四个方面提出改善和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就业质量 居民 幸福感 影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一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主题稻田画,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一头被称为"小布"的布氏鲸连续好几天在大鹏湾现身,被观察到一直在快乐"干饭"的它,迅速成为"网红";一堂别开生面、意义非凡的"稻田里的党课",在充满自然气息的稻田中,探讨大鹏新区未来的生态发展之路……绿色山海、河净海清、鲸跃鸟飞、希望的田野……近期大鹏新区连上三次热搜,生动演绎绿色发展带来的幸福、温暖和希望,在"七一"前后成为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绝佳缩影。
关键词:
大鹏新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仇保兴
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为"生活更美好"而设计城市,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设计怡居、绿意盈城"。我报告的主题放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因为城市空间可分为三个层次,最外围的是区域空间,然后是城市内部的公共空间,第三是住宅的室内外空间。区域空间的设计主题是生态保护,而居住的内外空间属于业主或企业的责任,而只有城市的公共空间是规划师们基于公共利益发挥才智的主要领地,我们集中讨论这个问题就更有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晨 岳园园
采用CLDS数据,实证研究就业质量对居民社会信任感的影响,发现工作是增加居民社会信任感的重要因素。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高质量的就业能够显著提升居民的社会信任感。作为就业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工作满意度与社会信任感显著正相关,个人收入越高的居民反而对社会越不信任,周工作时间仅对女性和农村居民社会信任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工作中的性别歧视和户籍歧视使得女工和农民工加班过多现象明显,降低了其社会信任感。
关键词:
就业 就业质量 社会信任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