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1)
2023(11453)
2022(10182)
2021(9710)
2020(8016)
2019(18692)
2018(18736)
2017(35772)
2016(19206)
2015(21423)
2014(21204)
2013(21017)
2012(19190)
2011(17125)
2010(17117)
2009(15434)
2008(14845)
2007(12931)
2006(11204)
2005(9604)
作者
(53955)
(44639)
(44335)
(42139)
(28391)
(21363)
(20035)
(17546)
(16929)
(15920)
(15279)
(14832)
(14176)
(14006)
(13732)
(13450)
(13351)
(13276)
(12717)
(12569)
(11030)
(10910)
(10713)
(10216)
(9984)
(9916)
(9906)
(9736)
(8870)
(8792)
学科
(72858)
经济(72773)
管理(62122)
(58853)
(51309)
企业(51309)
方法(35285)
数学(29946)
数学方法(29639)
中国(19520)
(18832)
技术(18708)
(18530)
业经(17433)
(16161)
地方(15117)
理论(14023)
(13168)
技术管理(13017)
农业(12778)
(12588)
(12472)
贸易(12458)
(12029)
(11915)
财务(11856)
财务管理(11837)
环境(11564)
(11516)
企业财务(11262)
机构
大学(267022)
学院(264849)
管理(112892)
(101833)
经济(99523)
理学(98958)
理学院(97880)
管理学(96277)
管理学院(95800)
研究(83037)
中国(61431)
(56503)
科学(52457)
(45689)
(40353)
业大(39524)
(39002)
中心(38130)
(37900)
财经(37009)
研究所(36966)
北京(35519)
(35156)
师范(34867)
(33712)
(31314)
(30562)
农业(30333)
商学(29548)
商学院(29220)
基金
项目(187931)
科学(149177)
研究(139069)
基金(136608)
(118129)
国家(117101)
科学基金(102237)
社会(87168)
社会科(82465)
社会科学(82445)
(74071)
基金项目(73973)
自然(67287)
自然科(65772)
自然科学(65758)
自然科学基金(64626)
教育(63952)
(61880)
编号(56883)
资助(54922)
成果(45396)
(43433)
(41087)
重点(41081)
创新(39625)
(39097)
课题(38650)
项目编号(35728)
教育部(35544)
科研(35542)
期刊
(108597)
经济(108597)
研究(76715)
中国(51899)
管理(42505)
学报(40119)
科学(38207)
(34312)
教育(33438)
(33282)
大学(30748)
学学(28496)
农业(24232)
技术(24012)
(19982)
金融(19982)
业经(18578)
财经(17398)
经济研究(16689)
图书(16518)
科技(15681)
(14727)
理论(14002)
技术经济(13706)
问题(13562)
实践(13083)
(13083)
(12750)
现代(12135)
商业(11951)
共检索到379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浩  
员工创新工作行为是员工有效完成工作任务和目标,达到组织既定工作标准的有效途径,对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工作要求-工作控制模型与社会交换理论,探讨在中国情景下,工作要求、员工感知的组织支持与创新工作行为的关系。通过296个有效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工作要求与创新工作行为显著正相关;员工感知的组织支持对工作要求与创新工作行为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工作要求压力下,相对于感知到较低组织支持的员工,感知到较高组织支持的员工更容易产生创新工作行为,并基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角度分析其内在原因。研究告诉企业领导者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晔  曲如杰  时勘  邓麦村  
本研究从创新行为的自我期待和自我实现视角出发,以人-环境匹配理论为分析框架考察了创新工作要求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本研究选取某科研机构的8个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及其直接领导为研究对象,共调查了315对上下级配对数据,分布在66个团队。多层次被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第一,自我创新期待在创新工作要求与员工渐进性及根本性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第二,感知到的绩效提升必要性正向调节创新工作要求与自我创新期待之间的关系;第三,创新工作要求通过自我创新期待间接影响员工渐进性及根本性创新,并且这种正向的间接关系在感知到的绩效提升必要性较高时更显著。文章还讨论了所得结果的意义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浩  惠青山  
员工创新工作行为是企业创新的出发点。通过196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研究发现,组织支持感、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员工创新工作行为显著正相关,组织心理所有权、工作心理所有权与员工创新工作行为显著正相关,工作心理所有权在组织支持感、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员工创新工作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员工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在组织心理所有权、工作心理所有权与创新工作行为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民先  
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企业向市场迈进的过程中,企业创新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但客观地分析企业的创新实践,当前还是以科研技术人员为主的“单轮驱动”,而要真正使企业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创新主体,就必须重视和加强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努力构建科研技术人员与技能人才相结合的“双轮驱动”机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严小明  
浙江华电乌溪江水力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乌溪江公司或公司)近年来不断开拓创新,提质增效,全力开展管理创新活动,挖掘潜力,强化水库、机组经济运行管理、党建、7S管理、精益管理等多元化管理,不断提升公司创效增益能力,提升公司经济效益,取得创新实效的一些创新管理手段、方法、经验和成绩。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宋璇  
2008年4月,北京市审计局开始对某奥运场馆进行工程结算审计。这个场馆是奥运会标志性建筑和重要的比赛场馆之一,采取了异形设计并大量使用新型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工法难度大。在工程建设期间,建设单位因股份重组造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游大鸣  闻年喜  黄元生  
阐述了对知识创新的基本认识及军校图书馆针对知识创新问题在知识组织、知识共享、知识管理、知识服务等方面所进行的实践与研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卫云  许芳  
近年来,组织文化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备受关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本研究提出组织文化、工作价值观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运用SPSS 16.0和AMOS 17.0软件对248份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宗族型文化、创新型文化、市场型文化与员工目的性工作价值观、工具性工作价值观和员工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层级型文化与员工目的性工作价值观、工具性工作价值观和员工创新行为显著负相关;员工工作价值观在组织文化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以促进员工的创新行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梁金龙  孔祥鹏  
成立以职工姓名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是企业工会组织引导职工、服务职工、成就职工的新举措和新平台。安徽华电芜湖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实现了创新工作室的"模式再造"。华电芜湖公司"高保华创新工作室"具有起步早、起点高、成果多等特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工作室在发挥示范、孵化、带动员工创新方面功能逐步逐弱化。在这种情况下,芜湖公司工会通过多次调研分析,对创新工作室展开了一系列颇有突破意义的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薇   李琦   覃大嘉   金吉洋  
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嵌入生产的复杂工作情境,从组织与个体互动视角出发,基于企业创新知识基础观和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以我国制造业企业474名科技人员作为样本,首先探讨企业智力资本三维度对创新工作行为的影响机制,再进一步剖析职业可持续性感知与AI技术抵制的交互项作为情境条件对该机制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显示,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于创新工作行为均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组织资本对于创新工作行为的影响为倒“U”型曲线;交互项对主效应机制的调节效应显著。因此,在激励科技人员创新方面,企业管理者应注意合理配置智力资本各个维度的比例,尤其需要留意组织资本的有效规模;同时需要关注员工个体对于技术的接受程度及其对职业前景的感知,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创新效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亚琴  
各高校紧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步伐,纷纷出台各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利好政策。分析了国内外创新创业的研究现状以及目前大学生创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协同创新工作室的理念,融合政府、企业、行业、高校的资源,结合大型公司的力量,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意优势,制定规范的评价体系,以期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创业人才。前期的实践证明,协同创新工作室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加竞赛的热情,也有利于实现学生将创新想法付诸实践从而进行创业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的压力,推动了创新创业进程的稳步前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山虎  
工作特征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文章以工作特征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来自26个省、市、自治区的1 151份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工作特征与人力资本投资和员工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投资在工作特征与员工创新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揭示了中观层面的工作设计对微观层面员工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探索了工作特征、人力资本投资和员工创新绩效研究的新路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山虎  
工作特征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文章以工作特征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来自26个省、市、自治区的1 151份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工作特征与人力资本投资和员工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投资在工作特征与员工创新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揭示了中观层面的工作设计对微观层面员工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探索了工作特征、人力资本投资和员工创新绩效研究的新路径。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红芳  
本研究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构建了一个以组织自尊为中介变量、工作投入为调节变量的总体报酬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两阶段调节中介模型,并采用时间滞后法获得来自多个行业与地区的140家企业470位非研发人员及其领导的多时点配对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旨在揭示中国情境下总体报酬激发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实证研究发现,总体报酬与员工的创新行为、组织自尊显著正相关,组织自尊完全中介了总体报酬与创新行为的关系,工作投入正向调节了总体报酬和组织自尊的关系、以及组织自尊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并进一步正向调节了总体报酬通过组织自尊对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