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04)
- 2023(16313)
- 2022(13490)
- 2021(12424)
- 2020(10327)
- 2019(22670)
- 2018(22151)
- 2017(42261)
- 2016(22809)
- 2015(24428)
- 2014(23583)
- 2013(23149)
- 2012(20906)
- 2011(18036)
- 2010(18012)
- 2009(17090)
- 2008(16870)
- 2007(15133)
- 2006(12968)
- 2005(11511)
- 学科
- 业(93721)
- 济(85904)
- 经济(85792)
- 企(84714)
- 企业(84714)
- 管理(81891)
- 方法(37807)
- 财(31649)
- 业经(30437)
- 农(29548)
- 数学(28768)
- 数学方法(28523)
- 务(23710)
- 财务(23690)
- 财务管理(23661)
- 中国(23199)
- 企业财务(22569)
- 技术(21463)
- 农业(21277)
- 制(19264)
- 理论(17004)
- 贸(16803)
- 贸易(16783)
- 易(16321)
- 划(16277)
- 策(16122)
- 和(15321)
- 学(15247)
- 地方(14526)
- 银(14478)
- 机构
- 学院(312244)
- 大学(305051)
- 济(126374)
- 管理(124292)
- 经济(124031)
- 理学(107696)
- 理学院(106583)
- 管理学(104943)
- 管理学院(104377)
- 研究(97300)
- 中国(77217)
- 京(62379)
- 科学(60804)
- 财(60672)
- 农(59095)
- 业大(48986)
- 所(48654)
- 财经(48020)
- 江(47950)
- 农业(46867)
- 中心(45557)
- 研究所(44027)
- 经(43786)
- 经济学(38080)
- 州(37954)
- 北京(37781)
- 范(36492)
- 师范(35984)
- 商学(35780)
- 财经大学(35565)
- 基金
- 项目(211750)
- 科学(168510)
- 基金(155073)
- 研究(152054)
- 家(136663)
- 国家(135399)
- 科学基金(117449)
- 社会(99790)
- 社会科(94662)
- 社会科学(94642)
- 省(85243)
- 基金项目(82505)
- 自然(76763)
- 自然科(75144)
- 自然科学(75121)
- 自然科学基金(73907)
- 划(70105)
- 教育(68941)
- 资助(61018)
- 编号(59424)
- 创(50340)
- 重点(47561)
- 业(46468)
- 创新(46107)
- 成果(46064)
- 部(45735)
- 发(45612)
- 国家社会(41463)
- 课题(40773)
- 科研(40717)
- 期刊
- 济(140596)
- 经济(140596)
- 研究(86305)
- 中国(63453)
- 农(54919)
- 管理(51431)
- 财(51407)
- 学报(51091)
- 科学(47020)
- 大学(38784)
- 农业(37466)
- 学学(37097)
- 教育(29920)
- 融(28833)
- 金融(28833)
- 业经(26794)
- 技术(26331)
- 财经(24095)
- 业(23040)
- 经济研究(22591)
- 经(20864)
- 问题(17997)
- 技术经济(16927)
- 科技(16484)
- 版(16202)
- 商业(15912)
- 财会(15811)
- 现代(15282)
- 贸(14356)
- 会计(14046)
共检索到461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姜忠辉 张家琦 罗均梅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工作繁荣视角切入,探索工作繁荣在创业文化与员工内部创业行为间的作用以及边界条件。通过对山东省176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运用Bootstrap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作繁荣在创业文化与员工内部创业之间发挥中介作用,资源警觉性和机会警觉性在员工内部创业过程中负向调节工作繁荣的中介效应。结论丰富了工作繁荣在内部创业领域的相关研究,补充了创业警觉性的消极作用研究,以及不同维度的创业动因研究,有助于指导企业开展复杂的员工创业实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国彦 李南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考察了大学生创业者个体因素与创业警觉性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社会创业政策对该过程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网络支持、先验知识和特别兴趣与大学生的创业警觉性呈显著正相关;社会创业政策在个体因素对创业警觉性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梅强 顾加慧 徐占东
在当前"双创"背景下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人格特质等理论,本文构建了以创业警觉性为中介传导的社会网络影响创业意向的概念模型。基于281份大学生样本,利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社会网络和创业警觉性对创业意向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警觉性在网络强度、多样性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主动人格和竞争意识特质正向调节创业警觉性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社会网络影响创业意向的潜在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对促进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秀娥 王超
基于动机理论和调节聚焦理论,构建了"成就需要—风险倾向—创业意向"和"成就需要—创业警觉性—创业意向"双路径关系模型,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成就需要对风险倾向、创业警觉性和创业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倾向和创业警觉性在成就需要和创业意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关键词:
成就需要 创业意向 风险倾向 创业警觉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凤增 周键
作为一种独特的心智模式,创业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成长历程。本研究着重探讨了在中国转型时期创业导向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并基于创业者个体视角提出了创业导向对于企业成长影响的中间路径,探讨了环境要素对这一路径的影响。为检验该理论框架,本研究选择创业活动活跃省份收集数据并进行假设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创业导向对企业成长具有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可以通过创业者警觉性得到解释,创业导向通过影响警觉性水平,充分发挥了创业者的个体优势从而加速了企业的成长,即创业警觉性在创业导向和企业成长之间起到了中介的作用;文化及社会规范调节了创业警觉性和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即区域的文化及社会规范偏好越高,创业警觉性对企业成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敏灵 毛蕊欣
资源拼凑是创业企业突破资源约束的关键,创业警觉性作为创业者的一项重要特质,其对资源的敏感度是企业进行资源拼凑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以创业者为研究对象,构建起创业警觉性、资源拼凑与创业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创业警觉性的信息检索、联想链接与评估判断三个维度对创业企业绩效存在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从而提升创业企业绩效;资源拼凑对创业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警觉性与资源拼凑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同时资源拼凑在创业警觉性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丰富了"创业者特质→资源拼凑→创业企业绩效"这一逻辑主线的研究,对提升创业企业绩效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创业警觉性 资源拼凑理论 创业企业绩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立祥 张芸笛
以北京地区创业者作为样本,检验既有知识、创业警觉性和创造性思维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以及创业警觉性和创造性思维及其各维度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和创造性思维所有维度对创业机会识别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警觉性各维度及创造性性思维在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与创业机会识别间均起到中介作用,由此创业机会识别的内在机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颖颖 王进富
在科技自立自强国家战略下,创业平台编配在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商业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面临高不确定性环境下创业平台编配创造机缘巧合失效进而导致孵化失败的问题,因而如何识别更适宜的编配方式成为关键。为此,引入认知视角下的警觉性理论,提出创业平台编配警觉性构念,并运用基于扎根理论的案例研究方法,从组织间学习视角探索创业平台编配警觉性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创业平台编配警觉性形成主要经历搜寻、释义、判断和制度化4个阶段,这4个阶段之间构成有效衔接和前后支撑的内在关系。结论对于创业平台通过提升编配警觉性创造机缘巧合,实现创业企业与资源提供方之间的资源柔性匹配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魏喜武
本文对创业警觉性概念内涵的界定及创业警觉性对创业机会发现、评价和开发的影响等一些前沿问题进行了述评,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命题,为深入研究创业警觉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创业警觉性 创业机会 发现 相关命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章曼娜 王佳桐 阙明坤
双创竞赛作为一种具有实战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针对双创竞赛能否提升高职学生的创业意愿这一问题,以505名高职院校学生为样本,探究认知灵活性和创业警觉性在双创竞赛和创业意愿之间的中介机制。结果表明:双创竞赛对高职学生的创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认知灵活性和创业警觉性不仅在双创竞赛和创业意愿之间产生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而且在双创竞赛和创业意愿之间构成链式中介作用。因此提出:应开展政校企合作,举办具有高职特色的双创竞赛;优化双创教育路径,提升高职学生的认知灵活性;创建双创竞赛信息平台,训练学生创业警觉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秀娥 徐雪娇
推动农民创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而创业学习有助于提升农民创业者创业机会识别概率。本文根据创业机会识别理论构建创业学习、创业警觉性与农民创业机会识别的中介效应模型,通过收集六省农民创业者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和AMOS软件实证分析创业学习、创业警觉性与农民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结果表明:创业学习及各维度对农民创业机会识别具有正向影响,创业学习及各维度对创业警觉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警觉性及各维度对农民创业机会识别具有正向影响,创业警觉性在创业学习与农民创业机会识别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利于提升农民创业创业者机会识别能力,推动我国农村创新创业型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秀娥 徐雪娇
推动农民创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而创业学习有助于提升农民创业者创业机会识别概率。本文根据创业机会识别理论构建创业学习、创业警觉性与农民创业机会识别的中介效应模型,通过收集六省农民创业者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和AMOS软件实证分析创业学习、创业警觉性与农民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结果表明:创业学习及各维度对农民创业机会识别具有正向影响,创业学习及各维度对创业警觉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警觉性及各维度对农民创业机会识别具有正向影响,创业警觉性在创业学习与农民创业机会识别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易加斌 王茜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资源与机会是限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瓶颈因素,创业者的创业警觉性越高,将越有利于新创企业突破资源限制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文章通过梳理创业警觉性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文献,构建了基于创业警觉性的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框架,探究创业警觉性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研究表明,通过扫描搜索、联想连接、评估判断的方式,可以实现企业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与传递和价值实现,从而使企业商业模式不断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蒋兵 李振宁 张力元
针对“为什么某些人可以发现和创造被别人忽视的创业机会”的传统难题,以创业认知理论和创业拼凑理论为基础,探究创业警觉与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创业拼凑的中介作用和创业激情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创业警觉对创业机会识别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创业拼凑(选择性拼凑、并行性拼凑)对创业机会识别具有正向作用,其中选择性拼凑促进效果更显著;两个维度的创业拼凑在创业警觉与创业机会识别之间均起中介作用;创业激情正向调节创业拼凑与创业机会识别之间关系。研究结论拓展了创业警觉相关主题的理论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创业机会识别路径的研究成果,为新创企业的创业机会识别实践提供了参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胡瑞 王亚运 王伊凡
厘清创业技能内涵的基本问题,以及创业教育、创业警觉对创业技能影响的主要前期研究结论。以69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结构建模技术构建了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创业警觉性和创业技能的关系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创业警觉性在创业竞赛对创业技能的影响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创业竞赛对创业警觉性的提升有显著性影响;创业课程对创业警觉性的提升无显著作用。高校创业教育应注重大学生创业警觉性的培养,通过改进创业课程、建立和完善系列科学合理的创业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大学生创业技能及高校创业教育质量。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创业技能 创业警觉 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工作—家庭增益对员工个体繁荣的影响——正念的调节作用
时间领导、合作性目标感知与工作繁荣:共事时间的调节作用
数字化转型下知识耦合如何重构组织边界?——基于创业警觉的认知逻辑
机会警觉性和竞争张力对组织变革策略的影响研究
领导幽默与下属前瞻行为:工作繁荣的中介作用与政治技能的调节作用
技术经纪人谏言对创业者创业警觉的影响机理——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
悖论式领导如何让员工两全其美?——心理安全感和工作繁荣感的多重中介作用
创业警觉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
创业警觉、资源拼凑对破坏性创新的影响——公司创业情境单案例扎根研究
工作-家庭平衡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绩效的影响:工作繁荣与真实型领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