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8)
2023(10538)
2022(9438)
2021(9129)
2020(7618)
2019(17718)
2018(17661)
2017(33793)
2016(18682)
2015(21242)
2014(21147)
2013(20788)
2012(19244)
2011(17201)
2010(17219)
2009(15525)
2008(15314)
2007(13340)
2006(11622)
2005(10114)
作者
(54346)
(44922)
(44694)
(42570)
(28676)
(21678)
(20287)
(17775)
(17098)
(16102)
(15513)
(15006)
(14126)
(14110)
(13798)
(13717)
(13614)
(13480)
(12781)
(12650)
(11183)
(10988)
(10910)
(10170)
(10084)
(10046)
(9900)
(9880)
(9044)
(8926)
学科
(71486)
经济(71403)
管理(54430)
(50297)
(42029)
企业(42029)
方法(35286)
数学(30294)
数学方法(29828)
(19032)
中国(18142)
(17287)
(17093)
业经(15928)
地方(14243)
理论(13502)
农业(12696)
(12491)
贸易(12478)
(12320)
(12101)
(12081)
技术(11578)
(11193)
环境(11154)
财务(11127)
财务管理(11104)
教育(10863)
(10478)
企业财务(10464)
机构
大学(261985)
学院(259560)
管理(105580)
(96924)
经济(94573)
理学(91829)
理学院(90792)
管理学(89015)
管理学院(88568)
研究(84670)
中国(63128)
(57067)
科学(55286)
(43616)
(42982)
(42945)
业大(40980)
研究所(39297)
中心(39106)
(37557)
北京(36063)
财经(35083)
(34968)
师范(34633)
农业(33786)
(31874)
(31142)
(30944)
技术(28765)
师范大学(27971)
基金
项目(181033)
科学(141067)
研究(131741)
基金(130060)
(113642)
国家(112688)
科学基金(96602)
社会(80168)
社会科(75809)
社会科学(75789)
(70711)
基金项目(69476)
自然(64353)
自然科(62865)
自然科学(62852)
自然科学基金(61691)
教育(60421)
(59608)
编号(54454)
资助(54388)
成果(43958)
重点(39808)
(39240)
(37643)
(37248)
课题(36996)
创新(34671)
科研(34628)
大学(33888)
项目编号(33739)
期刊
(105464)
经济(105464)
研究(74673)
中国(50676)
学报(43775)
科学(39374)
管理(38842)
(38710)
大学(32968)
教育(32676)
(32447)
学学(30607)
农业(27664)
技术(24333)
(19061)
金融(19061)
图书(17550)
业经(16884)
财经(16313)
经济研究(15878)
(14339)
理论(14215)
(13833)
实践(13351)
(13351)
问题(13341)
科技(13293)
技术经济(13273)
(12535)
情报(12087)
共检索到378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何湘竹  
用工作研究[1]的方法对某眼镜生产厂的钛焊接生产线进行了分析。运用作业测定技术测定了主要工序的作业时间,找出了其中的瓶颈工序和其它需要改善的工序,给出了具体的改善方法。改善后,瓶颈工序的作业时间基本达到TT要求,其它工作时间超出TT值的工序也得到了控制。经过对比分析,改善后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有显著提高。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何湘竹  
用IE的方法对某眼镜生产厂的焊接生产线进行了质量改善。运用质量统计分析方法对该厂废品和工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了质量不稳定的部品和工序。而后应用5W 2H的技术分析出产品不合格的原因,并基于5S理论给出具体的改善办法。经过对比分析,改善后的产品质量大大提高。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军  孟春华  
对一条实际的生产线进行了再设计。根据从现场获得的数据,应用MOD法确定了各动作的标准作业时间。在此基础上对各个工作站的工作任务进行了重新设计,使得生产线尽可能平衡。同时对生产线的布局进行了改进。结果系统的产能提高71.9%,工件的传送时间降低26.4%。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徐文杰  綦法群  冯德贵  
针对某数字相控阵雷达的核心部件数字阵列模块生产线存在的产能不足、物流路径混乱、生产线不平衡、操作人员疲劳强度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整流化理论的精益改善方案。通过秒表测时、工序内作业拆分、生产线布局调整、瓶颈工序改善、节拍确定和全工序流动等方法实现了在减人缩时的情况下产能提升了50%、日增值工作时间比率从73.9%提高到87.9%。生产线平衡率由原来的55.8%提高到90.3%、在制品数量从76件降低到16件。并应用元单位量份配送方式进行生产线各工位的消耗物料补充,通过带有标签的空盒回收实现对线下准备区作业的看板拉动。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葛安华  邹银萍  
以M公司S牌洗碗机内胆生产线为研究对象,绘制生产线价值流现状图,找出M公司S生产线中制约产能的瓶颈问题,结合精益生产的原理对生产线重新布置并进行平衡改善,消除了瓶颈,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证明了价值流图技术对洗碗机内胆生产线的改善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任佩瑜  聂芳  
通过对PLC厂插件段生产效率分析,提出改善线体、导入Cell生产方式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以作业测定为依据,结合IE生产线平衡改善手法并作相应的Cell化布局,以实例说明改善前后的生产效率情况,充分证明了PLC厂Cell生产线改善的可行性、有效性,对电子厂实施精益生产有很强的借鉴作用,指出Cell生产方式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国辉  
以某集团床垫生产线为实际研究对象,对生产现场进行调研,绘出了现有生产线的价值流图,分析当前生产系统中非增值的部分。基于精益思想,通过减少或消除非增值环节,绘制出生产线价值流的未来状态图,对生产线进行了再设计。通过生产现场的系统优化与改善,产品订货提前期和线上生产周期明显缩短,生产线平衡率提高了84%,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卢海洋  栗继祖  
通过收集、分析F公司某条生产线作业现场的详细数据,发现该生产线中存在着诸如瓶颈工位、作业排序不当、人员位置和动作的不合理、各工位节拍不协调等现象,导致生产线严重不平衡;然后基于基础工业工程的时间研究、双手作业分析、"ECRS"原则等基本方法,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解决生产线瓶颈环节、消除不合理人员动作和位置设定、改进生产线平衡的方案,大大提高了生产线的平衡率。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高广章  
从生产线平衡和动作研究的基本概念出发,引入了利用动作研究提高生产线平衡性的方法,并给出了生产线平衡率的通用公式。提出了将达宝易软件应用于动作研究,使用计算机对生产线中的瓶颈工序进行动素分析和优化,从而降低了瓶颈工序的作业时间,提高生产线的平衡性。最后,给出某企业应用达宝易改善生产线的例子,通过动作研究生产线平衡率提高了17%,日产能从100件提高到127件,验证了达宝易软件的效益。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范旭  
对某汽车企业的焊装工艺过程进行了分析,借助模特法建立了焊装作业时间标准。然后通过重新安排各工位的操作对生产线进行了再设计。结果,提高了生产线的平衡度和生产率。例如,其中一条生产线在没有增加操作人员的条件下,生产率提高了36%。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晶英  卢润德  
一、工作抽样原理工作抽样是根据数理统计的理论,以概率法则作为基础的方法,从母集团(总体)中随机地取样本,如果这个样本足够大,则从样本的性质可以推断出母集团(总体)的状态。由于它不是全数调查,所以就会产生误差,这又取决于抽样的数量(即观测次数)。抽样数越多可靠性就越高;反之,可靠性就越低。但是抽样次数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将增加。因此就必须考虑可靠度与精度的问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晓  吴晨生  
[目的/意义]在科研范式转变、跨学科交流频繁、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科技情报研究机构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文章提出情报生产线系统研究,应对在大数据时代科技情报工作遇到的问题及新时代提出的需求。[方法/过程]文章提出了情报生产线思想,首先分析了当前环境下情报生产线平台解决的问题,其次对情报研究任务做了总结分析,最后提出了统一的逻辑框架下生产线服务系统的业务流程和架构思路。[结果/结论]分析总结了情报研究流程、任务、内容,面向情报生产线欲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统一的逻辑框架下生产线服务系统的业务流程和建设思路。以期能为促进科研机构提高情报分析质量和效率提供新支撑。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宗光  苏璐  
以产能为目标函数,针对两种典型工作分享生产线——巡回式和斗链式,推导了考虑学习率时的产能计算公式,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公式的有效性。比较两条生产线发现,80%学习率水平下,巡回式生产线产能高于斗链式生产线,两条生产线均表现为初始产能增长快,随后越来越慢,运用logistic模型得出产能增长的可能性是0.927,且巡回式生产线增长更稳定;对学习效应下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加工时间分布对两条生产线均无显著影响,具有强鲁棒性。而学习率水平对产能具有显著影响,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发现学习率越大,产能增长越慢,具体表现为学习率75%时,巡回式生产线的增长率为95%,斗链式生产线的增长率为98.3%;学习率95%时,巡回式生产线产能增长率为18.3%,斗链式生产线产能增长率为21.7%。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孔繁森  陆俊睿  简振浩  单洪颖  
对某汽车电子厂车窗控制器生产线的现场调查表明:在该厂车窗控制器生产线的各个工序中,由于EOL检验仪器的检测时间较长,终检工序始终是整条生产线的瓶颈。本文将终检工序看作是单队、单台、工件成批到达、两个服务阶段的串联型排队系统。据此,采用活动循环图法建立相应的生产系统模型和仿真模型,并提出系统改进方案,通过比较完成N件产品检验的总时间、缓存量变化和EOL等待时间曲线、MC设备利用率以及EOL设备利用率等系统性能指标,对所提改善方案的仿真研究表明:改进后生产节拍约由改进前的10.4 s,提升到9.7 s;瓶颈设备EOL的利用率从88.6%提高到90.1%。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朱琼  陈雪芳  田世勇  张洁  
以某压缩机厂装配车间为研究对象,运用面向对象的仿真建模技术建立压缩机装配线的仿真模型,并基于仿真数据分析装配线瓶颈,运用生产线平衡优化方法设计装配线平衡优化方案。根据企业需求及经济性因素,利用仿真模型对优化方案进行测试并选择合理的生产线改进方案。通过对压缩机厂装配线进行改进,达到了提高装配线产能、平衡各工序负荷的效果,实际数据和仿真数据吻合,验证了仿真技术的有效性和生产线平衡优化方法的可靠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