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9)
- 2023(8792)
- 2022(7954)
- 2021(7656)
- 2020(6359)
- 2019(14944)
- 2018(15000)
- 2017(29108)
- 2016(15854)
- 2015(17961)
- 2014(17888)
- 2013(17795)
- 2012(16158)
- 2011(14437)
- 2010(14241)
- 2009(12678)
- 2008(12101)
- 2007(10254)
- 2006(8824)
- 2005(7576)
- 学科
- 济(59387)
- 经济(59318)
- 管理(45736)
- 业(42059)
- 企(35539)
- 企业(35539)
- 方法(29908)
- 数学(25798)
- 数学方法(25506)
- 农(15490)
- 中国(15093)
- 财(14425)
- 学(13883)
- 业经(13206)
- 地方(12512)
- 理论(10812)
- 和(10497)
- 农业(10428)
- 贸(10167)
- 贸易(10157)
- 技术(10030)
- 制(9851)
- 易(9837)
- 环境(9705)
- 教育(9403)
- 务(9354)
- 财务(9296)
- 财务管理(9281)
- 企业财务(8787)
- 划(8748)
- 机构
- 大学(218652)
- 学院(216059)
- 管理(91526)
- 济(80640)
- 理学(80250)
- 理学院(79359)
- 经济(78723)
- 管理学(77974)
- 管理学院(77597)
- 研究(68863)
- 中国(50152)
- 京(46933)
- 科学(44839)
- 财(35808)
- 所(34009)
- 业大(33642)
- 农(33152)
- 中心(31580)
- 研究所(31313)
- 江(30001)
- 北京(29699)
- 财经(29194)
- 范(29187)
- 师范(28948)
- 经(26632)
- 农业(25938)
- 院(25454)
- 州(25115)
- 师范大学(23531)
- 技术(23174)
- 基金
- 项目(155970)
- 科学(122255)
- 研究(114463)
- 基金(112730)
- 家(97760)
- 国家(96939)
- 科学基金(83754)
- 社会(69993)
- 社会科(66151)
- 社会科学(66132)
- 基金项目(61235)
- 省(60857)
- 自然(55900)
- 自然科(54568)
- 自然科学(54558)
- 自然科学基金(53571)
- 教育(52312)
- 划(51343)
- 编号(47580)
- 资助(46245)
- 成果(37993)
- 重点(34108)
- 部(33967)
- 创(32388)
- 发(32367)
- 课题(31973)
- 创新(30063)
- 科研(29903)
- 项目编号(29688)
- 大学(29193)
共检索到305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长彬 杨忠 盛鑫
工作疏离感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重视。本文从概念界定、影响因素、构成维度、后果变量等方面对工作疏离感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了工作疏离感作为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的重要作用,并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礼林 杨东涛
文章分析了员工组织政治认知对工作疏离感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对340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采用层级回归方法检验了员工职业价值观在工作疏离感决定中的调节作用。主要结论包括:第一,组织政治认知对工作疏离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能力;第二,员工的社会型职业价值观调节了组织政治认知与工作疏离感之间的正向关系,社会型职业价值观的水平越高,组织政治认知与工作疏离感之间的关系就越弱;反之越强。文章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的管理学意义,提出应弘扬社会型职业价值观以减少员工的工作疏离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任晗 许亚玲 陈维政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304份数据为样本,探讨了直接上级的辱虐管理行为对"80前"和"80后"员工工作疏离感的影响作用,并对代际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与公众和学术界对"80后"员工"脆弱、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力"等评价大相径庭:辱虐管理对员工工作疏离感及其三个维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80前"员工感受到的辱虐管理水平、工作疏离感及其三个维度的均值水平均高于"80后"员工各变量均值水平,除孤立感外,其他变量在两组样本中的均值水平差异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代际的调节作用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丽 陈维政
工作疏离感会减少员工的工作投入、组织承诺、工作满意感,并引发偏离行为,因此有必要对工作疏离感的形成因素进行系统地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工作疏离感的干预策略。工作疏离感的形成因素可归纳为个体特征、领导风格、人际关系等方面;工作疏离感干预策略主要包括:培养积极的心态、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构建和谐人际氛围等。
关键词:
工作疏离感 形成因素 干预策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于海琴 李玲 梅健
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是高校组织管理的重要议题,本研究选取武汉地区5所重点大学的优势学科实验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教师的工作疏离感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无规范感最高,达到中上水平,说明组织缺乏清晰明确的规则;教师的组织政治认知对其工作疏离感预测作用显著,其中同事关系是最主要的预测源;无力与无意义感会导致工作绩效降低,无规范感会导致离职倾向,提高工作绩效和预防离职倾向需要不同的管理策略;工作疏离感在组织环境评价与工作结果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应成为组织管理的重要途径。抵制疏离感,需要重视组织内部的充分沟通,加强思想价值观引导,多关怀教师的工作态度与情感。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明 凌文辁
工作疏离感是组织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本文通过案例分析,阐释了工作疏离感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探讨了其应对策略。
关键词:
工作疏离感 应对策略 案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丽 陈维政
文章以川渝两地471名公务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SEM)验证自我效能感在工作要求与工作疏离感之间、工作控制与工作疏离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自我效能感在工作要求与工作疏离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在工作控制与工作疏离感之间的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旺
用问卷法对431名听力障碍中学生的疏离感进行测查,结果如下:(1)听障中学生疏离感的总体状况表现为环境疏离最高、社会疏离其次、人际疏离最低。(2)女生的无意义感高于男生,男生的亲人疏离感和不能控制感高于女生;在三个年级的学生中,9年级学生的自我疏离感最高,7年级学生的压迫疏离感最低。(3)独生子女的伙伴疏离感高于非独生子女;城市学生的压迫疏离感和社会孤立感高于农村学生。(4)听障中学生的无意义感和亲人疏离感均随人缘状况的改善而降低;人缘差的学生的伙伴疏离感和不能控制感高于人缘好的学生。
关键词:
听力障碍中学生 疏离感 亚群体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于海琴 敬鹏飞 王宗怡 方雨果
在大学组织环境日趋复杂、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成为组织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本研究选取武汉地区的5所重点大学优势学科实验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重点大学教师的工作疏离感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无规范感最高,达到中上水平,说明组织缺乏清晰明确的规则;组织政治认知、工作特征和压力都可以显著预测工作疏离感,但是组织政治认知是决定性影响因素,这反映出传统性组织因素(关系)的影响远远大于变革性因素(考核、竞争);工作疏离感会导致离职倾向、工作绩效降低。抵制疏离感,需要进一步大力推进聘任考核与学术职业化进程,重视组织内部的充分沟通,重塑内在工作价值观。
关键词:
工作疏离感 大学行政化 组织政治认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秀明 孙遇春
利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对265名员工进行中国情境下的实证研究,探讨工作疏离感与工作绩效各维度(任务绩效、人际促进、工作奉献)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中国人传统性(宿命自保维度)对以上关系的调节作用。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作疏离感对任务绩效的负向影响并不显著,但中国人传统性对二者关系起显著加强型调节作用;工作疏离感对人际促进无显著负向影响,中国人传统性对二者关系也无显著调节作用;工作疏离感显著负向影响工作奉献,且中国人传统性对二者关系起显著加强型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付传彩
疏离感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消极感受,包括社会疏立感、不可控制感、无意义感等。研究者选取北京市145名聋人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陕西西安、湖南长沙两地健听大学生261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杨东编制的《青少年疏离感量表》,对聋人大学生与健听大学生的疏离感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聋人大学生疏离感的特点。研究得出:聋人大学生与健听大学生具有相似的疏离感特点,但在自我疏离感、亲人疏离感、社会孤立感、总体疏离感上聋人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健听大学生。
关键词:
聋人大学生 疏离感 对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章璐璐 杨付
本研究借鉴情感事件理论,探讨人-组织匹配对工作疏离感的影响机制,尤其是研究角色冲突的中介作用和传统性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73名员工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人-组织匹配对工作疏离感存在显著负向预测效果;(2)角色冲突在人-组织匹配与工作疏离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传统性显著调节角色冲突对工作疏离感之间的关系:当员工的传统性水平越高时,角色冲突对工作疏离感的正相关关系越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金金 刘博
作为服务交互中常见的负面行为,顾客欺凌对员工自我控制资源、心理资源以及工作热情具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本文以自我损耗为视角,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顾客欺凌对酒店一线员工工作疏离感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通过两阶段对19家高星级酒店中的522名一线员工进行追踪调研,结合数据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结果显示:顾客欺凌对酒店一线员工工作疏离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自我损耗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内外控倾向对顾客欺凌与员工自我损耗之间的关系起到显著的调节效应,并且内外控倾向对顾客欺凌与工作疏离感之间通过自我损耗的间接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从新的理论视角诠释顾客欺凌的负面效应,有利于厘清顾客欺凌影响酒店一线员工工作疏离感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为酒店管理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进而实现酒店、员工和顾客互利共赢。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冬梅 石孝琼 王清云
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西藏班(校)接受教育,面临着文化和学习适应的压力,其能否获得较好的文化适应,是内地西藏班(校)办学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为了考察内地西藏班(校)中学生的文化疏离感与学习倦怠的现状以及心理韧性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35名内地西藏班(校)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内地西藏班(校)中学生的文化疏离感和学习倦怠水平中等偏下,文化适应和学习适应状况较好;(2)内地西藏班(校)中学生的文化疏离感与心理韧性显著负相关,与学习倦怠显著正相关,而心理韧性与学习倦怠显著负相关;(3)内地西藏班(校)中学生的心理韧性在文化疏离感与学习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文化疏离感既可以直接对学习倦怠产生正向预测效应,也可以以心理韧性为中介对学习倦怠产生间接效应。因此,增强内地西藏班(校)中学生的心理韧性,可以缓解文化疏离感对其学习倦怠的消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