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06)
- 2023(4687)
- 2022(4016)
- 2021(3962)
- 2020(3429)
- 2019(8060)
- 2018(7970)
- 2017(15210)
- 2016(8390)
- 2015(9666)
- 2014(9469)
- 2013(9129)
- 2012(8091)
- 2011(7221)
- 2010(7687)
- 2009(6842)
- 2008(6597)
- 2007(5724)
- 2006(4958)
- 2005(4401)
- 学科
- 济(32554)
- 经济(32526)
- 管理(21581)
- 业(19406)
- 方法(18372)
- 数学(16852)
- 企(16494)
- 企业(16494)
- 数学方法(16347)
- 中国(8145)
- 学(7867)
- 农(7640)
- 理论(6889)
- 业经(6078)
- 财(6058)
- 地方(5626)
- 制(5067)
- 贸(5049)
- 贸易(5037)
- 易(4875)
- 农业(4855)
- 和(4779)
- 教学(4748)
- 技术(4708)
- 划(4304)
- 环境(4269)
- 银(4163)
- 银行(4158)
- 策(4053)
- 行(3990)
- 机构
- 学院(112795)
- 大学(111650)
- 管理(43968)
- 济(40965)
- 经济(39957)
- 理学(38287)
- 理学院(37811)
- 研究(36587)
- 管理学(36549)
- 管理学院(36374)
- 中国(28104)
- 科学(25040)
- 京(23934)
- 所(18913)
- 农(18849)
- 财(18367)
- 业大(17774)
- 中心(17531)
- 江(17477)
- 研究所(17450)
- 范(15694)
- 师范(15520)
- 北京(14976)
- 农业(14772)
- 财经(14430)
- 州(14032)
- 技术(13829)
- 院(13569)
- 经(13161)
- 师范大学(12377)
- 基金
- 项目(79747)
- 科学(63247)
- 基金(57772)
- 研究(55033)
- 家(51630)
- 国家(51267)
- 科学基金(44236)
- 社会(33323)
- 省(32065)
- 社会科(31546)
- 社会科学(31537)
- 自然(31202)
- 自然科(30577)
- 自然科学(30573)
- 基金项目(30383)
- 自然科学基金(29992)
- 划(27428)
- 教育(27154)
- 资助(24679)
- 编号(22511)
- 重点(18723)
- 成果(17431)
- 部(16830)
- 创(16637)
- 发(16537)
- 课题(16184)
- 计划(15706)
- 科研(15634)
- 创新(15482)
- 大学(14706)
共检索到165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续铎 杨河清
本文建立了工作时间的演变模型,来描述工作时间的变动规律。并利用当代英国的相关数据,探讨了工作时间变动的规律,发现劳动生产率和失业率是决定工作时间变化的因素,而有关工作时间的一些流行观点并没有得到计量结果的支持。
关键词:
工作时间 劳动时间 演变模型 过度劳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赖德胜 孟大虎 王琦
基于权威的统计数据和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当前我国劳动者工作时间呈现八大特征:虽然工时制度逐步与世界接轨,但加班现象仍然严重;"长工时低收入"与"短工时高收入"并存;过度劳动伴随工时闲置;男性"长工时"与女性"第二轮班"并存;城乡劳动者工作时间差异大;特大城市劳动者上下班时间长;雇主比雇员工作时间长;假期时间远少于世界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我国劳动者还普遍存在过度劳动的问题,加班现象严重,这也许是"中国奇迹"的密码之一,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不可持续。为治理过度劳动,实现体面工作时间,应考虑进行如下的一些政策选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缓解过度劳动的关键;制度设计是缓解过度劳动的基础;适当的差异化设...
关键词:
工作时间 过度劳动 闲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兰霞 蔡丽 付竞瑶 李末芝
依据工作要求-资源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278份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员工非工作时间工作连通行为对其创造力的双路径影响,并分析了心理脱离/心理依附和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家庭增益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员工非工作时间工作连通行为对其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而言,心理依附和工作-家庭增益在员工非工作时间工作连通行为和员工创造力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显方
工资率与工作时间的变化关系──再论贝克尔个人消费模型中南工业大学李显方袁国良同志在《个人消费模型的一般分析──对贝克尔个人消费模型的质疑》(载于《经济科学》1993年第4期)中认为贝克尔个人消费模型所导出的结论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然后,《个》文通过分...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忠民 张世英
再论工资率与工作时间的变化关系──对贝克尔个人消费模型及其均衡条件的改进天津大学李忠民,张世英贝克尔的消费理论认为,个人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消费者获得的各种商品的数量,而且依赖于消费者用于各种休闲活动上的时间。袁国良同志[1]对从贝克尔模型中得出的结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景初
采用河南省近20年的历时性数据资料,对其入境旅游的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利用时间变化强度指数模型,分析河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时间序列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构建自相关图和偏相关图,判断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并建立指数平滑模型。研究结论表明,采用历时性数据资料所建立的时间变化强度指数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模型,其模型的决定系数较大,正态化的BIC值较小,说明模型与历时规律的拟合程度较高,偏差较小。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河南省入境旅游市场规模的发展趋势,并对入境旅游发展提供相应建议。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贝妮
高校教师群体多数实行弹性工时制,没有朝九晚五的固定工作时间。但由于高校教师属于脑力劳动者,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并不泾渭分明;同时由于他们需要不断地对知识进行更新,工作的准备时间较长,因此高校教师这样一个工作自由度和灵活度很高的群体,其累计工作时间可能很长。本文以437名高校教师为调查对象,以他们的工作时间长短和时间分配为主线开展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教师每周工作时间超过《劳动法》规定的法定劳动时间的18.8%。对工作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显著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职称、行政职务、性格特质等。但工作时间有丰富的内涵,工时长短仅是表象,本文选取"疲劳蓄积度"作为切入点,对工作时间与"疲劳蓄积度...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工作时间 疲劳蓄积度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潘婉彬 洪源
应用时间相依COX模型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5年发生的舞弊行为进行研究.从财务指标、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等方面来研究财务舞弊公司的特征,并给出每个指标的相对危险率.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规模越大,有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速动比率越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及监事会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越不容易产生财务舞弊行为,而董事会会议次数越多的公司,越有可能出现财务舞弊.
关键词:
财务舞弊 时间相依COX模型 相对危险率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程翠琼 徐健
【目的】通过对网络游记进行情感分析,发现游客对旅游地情感倾向的时间分布规律。【应用背景】越来越多人通过浏览大量网络游记来收集信息,制定旅游计划。网络游记成为旅游者搭配旅游地及出游时间的重要参考内容,也为商家提供了商机。【方法】提出面向网络游记时间特征的情感分析模型,分析游客情感的时间变化规律。该模型包括5个模块:网络游记文本内容及旅游时间数据的采集、游记文本预处理、情感标注、按时间段统计游记情感特征分值、游记情感时间特征分析。并从网络抓取4种类型旅游地游记对模型进行实验。【结果】在7类情感中,[好]的情感
关键词:
网络游记 情感分析 情感词典 时间特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少芬 赵昕东
本文运用结构时间序列(STS)模型对1992年11月至2013年12月的月度国际粮食价格指数(CFPI)数据进行结构分解,实证结果表明,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国际石油价格及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两个外生变量在短期内对国际粮食价格有显著影响;模型还能找出导致国际粮食价格剧烈波动的结构断点和异常点,其中结构断点可以更好地刻画国际粮食价格波动长期趋势特征,而异常点解释了瞬时效应,即粮食价格的短暂峰值。最后,预测得出未来粮食价格将继续处于较高水平且振荡前行。
关键词:
国际粮食价格 结构时间序列 波动分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冯一丹 李爱梅 颜亮 王笑天
基于激活理论和基本心理需求理论,本研究从工作领域内的时间压力出发,探讨工作时间压力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在上述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以广州地区企业员工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如下结论:(1)工作时间压力对个体主观幸福感存在倒U型曲线作用,即存在最佳工作时间压力水平,此时个体主观幸福感达到最高值,低于或者高于最佳工作时间压力水平,个体的主观幸福感都远离最佳主观幸福感水平;(2)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在工作时间压力与个体主观幸福感倒U型曲线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冯一丹 李爱梅 颜亮 王笑天
基于激活理论和基本心理需求理论,本研究从工作领域内的时间压力出发,探讨工作时间压力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在上述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以广州地区企业员工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如下结论:(1)工作时间压力对个体主观幸福感存在倒U型曲线作用,即存在最佳工作时间压力水平,此时个体主观幸福感达到最高值,低于或者高于最佳工作时间压力水平,个体的主观幸福感都远离最佳主观幸福感水平;(2)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在工作时间压力与个体主观幸福感倒U型曲线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伟炯
本文对以往研究中关于工作时间的同质性假设提出质疑,从付出异质性和回报异质性的新视角出发,研究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本文首先构建工作时间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模型,认为工作时间过短会损害职业幸福感,当超过一定水平,工作时间对职业幸福感的好处不再增加甚至有害,适度工作则会使职业幸福感最大化。本文强调工作时间具有付出异质性和回报异质性:一是不同职业的劳动者付出相同时间所付出的体力、脑力和情绪负荷存在质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健康损耗过程;二是即使付出相同,获得的收入回报却有差异,导致付出—回报失衡,最终使得不同劳动者付出等量时间却形成不同的职业幸福感。通过对农民、产业工人和公务员三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林 张煜茵 王垒
本研究是考察IT媒体销售人员的工作特征模型。本研究在对20名资深媒体销售员的深度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了工作特征问卷,并对代表知识型员工的134名IT媒体销售人员和代表传统员工的89名大众媒体销售员进行了测试。通过因素分析建立了知识型员工7因素的工作特征模型,对Hackman经典的五因子工作特征模型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增加了学习和发展、工作支持、工作和谐性三个反映知识型工作的特征。分析表明各工作特征与员工对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激励潜力的评价显著相关,并且本研究建立的问卷可以有效区分知识型工作与传统工作在不同工作特征上水平的差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一弛 刘鹏 尹劲桦 邓建修
本文对工作特征模型在我国情境中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主要结果包括:第一,工作特征的核心维度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等个人与工作结果确实具有广泛的积极作用,同时再一次发现了技能多样性无助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结果;第二,员工个人的成长需求仅通过任务重要性影响组织承诺在工作特征模型中表现出非常微弱的调节效应。最后结合本研究的发现讨论了运用工作特征模型激励员工的适用条件问题。
关键词:
工作特征模型 个人成长需求 调节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