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93)
- 2023(6583)
- 2022(4831)
- 2021(4484)
- 2020(3558)
- 2019(7761)
- 2018(7919)
- 2017(15429)
- 2016(8557)
- 2015(9527)
- 2014(9623)
- 2013(9349)
- 2012(8293)
- 2011(7563)
- 2010(7743)
- 2009(7131)
- 2008(7006)
- 2007(6615)
- 2006(6146)
- 2005(5735)
- 学科
- 农(44169)
- 济(37408)
- 经济(37354)
- 业(32306)
- 农业(29351)
- 管理(18877)
- 业经(14764)
- 中国(12408)
- 企(11951)
- 企业(11951)
- 发(10023)
- 农业经济(9887)
- 方法(9514)
- 地方(9131)
- 村(8991)
- 农村(8981)
- 发展(8901)
- 展(8895)
- 制(8860)
- 数学(8391)
- 数学方法(8323)
- 财(7820)
- 土地(7325)
- 人口(7227)
- 策(7186)
- 体(7064)
- 劳(6913)
- 劳动(6913)
- 收入(6491)
- 农业劳动(6376)
- 机构
- 学院(119663)
- 大学(113759)
- 济(52023)
- 经济(51021)
- 管理(46020)
- 农(43362)
- 研究(40652)
- 理学(39914)
- 理学院(39567)
- 管理学(38874)
- 管理学院(38699)
- 中国(33911)
- 农业(32636)
- 业大(25437)
- 科学(24356)
- 京(23564)
- 财(20920)
- 所(20709)
- 中心(20479)
- 江(19889)
- 农业大学(19842)
- 研究所(18579)
- 经济管理(16300)
- 财经(15959)
- 省(15879)
- 范(15821)
- 师范(15704)
- 业(15701)
- 州(15419)
- 发(14783)
- 基金
- 项目(78948)
- 科学(62732)
- 研究(61374)
- 基金(56753)
- 家(48958)
- 国家(48395)
- 科学基金(41758)
- 社会(40288)
- 社会科(37625)
- 社会科学(37617)
- 省(32675)
- 基金项目(30724)
- 编号(27382)
- 农(26611)
- 教育(26227)
- 划(25450)
- 自然(24826)
- 自然科(24255)
- 自然科学(24250)
- 自然科学基金(23833)
- 成果(21253)
- 资助(21111)
- 发(18985)
- 部(17573)
- 课题(17422)
- 重点(17096)
- 国家社会(16718)
- 业(16607)
- 制(16135)
- 创(16072)
共检索到190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石智雷 彭慧
本文基于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工作时间、业余生活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当以制造业农民工为研究样本来控制工作时间的外生性,并用同一社区内其他农民工的业余生活作为工具变量,以解决其内生性偏误之后,本文发现,在城市的精神感受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重要因素,每天加班工作时间越长,每周工作天数越多,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越低,且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对加班时间更加敏感;吸烟、玩麻将和电脑游戏等业余生活会降低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对个人发展有利、层次较高的业余生活会促使农民工融入当地社会,主动实现市民化。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意愿 业余生活 工作时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潘烜
本文基于上海1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农民工在城就业的工作时间和业余生活做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平均工作时间远远超过国家《劳动法》规定的标准,而业余生活比较单调。较多的工作时间和单调的业余生活表明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和就业环境并不乐观,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之一。完善制度设计、逐步改善农民工在城就业的生存状态和就业环境是城镇企业和相关部门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东虹
本文基于2015年北京市的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重点考察了工作时间、收入水平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作时间对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收入水平的提高能积极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并且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受工作时间延长的影响下降明显。研究结论表明,在有序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农民工群体的收入水平固然重要,但同时也要关注到工作时间的影响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娟 邓晰隆
当前快节奏的经济结构变迁对农民工原有的务工模式形成了颠覆性的冲击,为减轻这种冲击的负面影响,探究农民工在务工过程中"城市工作时间的投入意愿"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农民工的务工时间配置规律,为探究其务工模式的决定因素奠定基础。经过理论推演,结果发现影响农民工城市工作时间投入意愿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农民工的"收入-消费水平差""城乡消费水平差"和他们的"城市收支不确定性水平",依据这一研究结果,建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力度,以降低其在城市务工过程中生活和工作方面的不确定性,这样才有助于他们的收入水平得以持续提升。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建亮
书画与著述怡情两相彰──我的业余生活朱建亮最近,酷爱书画的《图书馆》编辑部韩继章先生因偶见我一幅赠友人的山水画,而忽然生出邀我写一篇杂记的念头来,谓我学术上已尽人皆知而业余书画生活尚待介绍云云,收到邀函,我自然高兴。因为这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我的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勇辉 刘南南 李小琴
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296个城市的城市特征数据,通过Biprobit模型和IV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同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农地流转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总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了分解。结果显示:①农地流转能显著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意愿;②对于全样本农民工,农地流转推动了农民工住房由非正规住房向市场整租房、自有住房过渡,进而提高了其市民化意愿,加速其市民化进程;对于农地流转农民工,农地流转租金的提高能推动农民工住房由非正规住房向自有住房过渡,提升其市民化能力,进而增强其市民化意愿;③从边际效应看,提高农地流转租金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边际效应远小于农地流转的边际效应,表明现阶段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整体偏低,相较于提升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来推动其市民化进程,农地流转更多起到为农民工与农村、农业解绑的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丽丽 杨晓凤 梁丹妮
为探究老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本文在调查问卷基础上,采用交叉表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两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两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均较高,且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强于老一代农民工;个人因素、就业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两代农民工市民化选择,就业经济因素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显著,而社会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侯占元 孙文建 徐霞
利用对建筑农民工的抽样调查结果,借助统计学分析软件,对可能影响建筑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各自变量进行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并对通过卡方检验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个人属性中的受教育水平、技能水平和是否愿意长期从事建筑业工作对建筑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显著;社会属性中的参加社会保险情况和职业化程度对建筑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亦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建筑农民工 市民化 影响因素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冯虹 赵一凡 艾小青
运用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数据和2015年国家卫计委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建立Probit模型分析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受空气质量变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与空气AQI指数变化率呈负相关关系,空气质量即使较差,但在有改善的情况下,也会促进农民工市民化;(2)分地区来看,空气质量的变化对中部和东北地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强于东部和西部地区;(3)从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来看,男性、高学历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受空气质量变化影响更大。为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意愿,需要促进区域间协同发展,改善环境以实现良性循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佐赫 孙正林
在经济新常态下,城市实体经济增长放缓,相应的就业环境对农民工群体的劳动力素质有了更高要求,但在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考量中往往忽视了外部环境尤其是就业环境因素的改变。本文运用结构方程定量测算外部环境因素和个人能力因素对样本地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强度。研究表明,外部就业环境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最强,其中又以农民工进城后的工作稳定性、工资水平、工作的满意程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其市民化决策影响最大。政府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应着力提高农民工的个人能力水平以应对就业环境的改变,同时积极引导不同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合理分流农民工的迁入地选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美银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主要包括就业意愿、生活意愿、定居意愿、户籍意愿和身份意愿。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其市民化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包括农民工年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在职培训、技能水平在内的人力资本,通过就业效应、融合效应、保障效应和学习效应,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重要影响;包括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广度、网络深度、网络资源三方面内容的社会资本,通过信息效应、信贷效应、心理支持效应等多种机制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重要影响。需要通过提高技能水平、加强在职培训、提高健康水平、提高受教育程度、优化年龄结构等措施,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通过增加社会关系网络资源、深化网络深度、扩大网络广度等措施,提高农民工社会资本存量,从而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意愿。
关键词:
农民工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市民化意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龙
本文基于387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技术手段,对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居住和就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居住因素和就业因素总体与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影响最大的3个二级因素为是否与家人一起居住、收入水平高低和是否举家迁移到城镇。据此,文章最后就如何促进农民工家庭团聚与和谐、提高农民工在城镇工作、生活的幸福感,进而推进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落户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丽丽 杨晓凤 梁丹妮
为探究老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本文在调查问卷基础上,采用交叉表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两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两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均较高,且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强于老一代农民工;个人因素、就业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两代农民工市民化选择,就业经济因素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显著,而社会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军辉
本文强调了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采用HLM模型指出了群体间和群体内的相对经济剥夺感受在塑造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中的反馈结构。研究表明,群体间相对经济剥夺感与农民工教育程度和流入地城市特征相关,农民工群体内分层因相对剥夺感受差异而使其市民化意愿强度呈现层次性;农民工市民化意愿随相对剥夺感增强而强烈,但边际意愿倾向递减,市民化净收益预期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根本原因;城市居民群体正面的社会评价有助于强化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而群体内的相对经济剥夺感则对其市民化意愿具有激发和催化作用;在制定和实施城镇化政策时应当重视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佐赫 孙正林
在经济新常态下,城市实体经济增长放缓,相应的就业环境对农民工群体的劳动力素质有了更高要求,但在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考量中往往忽视了外部环境尤其是就业环境因素的改变。本文运用结构方程定量测算外部环境因素和个人能力因素对样本地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强度。研究表明,外部就业环境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最强,其中又以农民工进城后的工作稳定性、工资水平、工作的满意程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其市民化决策影响最大。政府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应着力提高农民工的个人能力水平以应对就业环境的改变,同时积极引导不同地区的城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