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94)
2023(13811)
2022(12150)
2021(11772)
2020(9746)
2019(22487)
2018(22600)
2017(43511)
2016(23963)
2015(27440)
2014(27434)
2013(26677)
2012(24566)
2011(22209)
2010(22573)
2009(21025)
2008(20404)
2007(18069)
2006(16086)
2005(14569)
作者
(67516)
(55373)
(55345)
(52644)
(35300)
(26531)
(25193)
(21675)
(21032)
(19994)
(18805)
(18459)
(17518)
(17364)
(16976)
(16858)
(16602)
(16468)
(15862)
(15861)
(13782)
(13619)
(13284)
(12660)
(12581)
(12448)
(12342)
(12323)
(11225)
(10776)
学科
(89898)
经济(89769)
管理(69016)
(63609)
(52647)
企业(52647)
方法(41010)
数学(34604)
数学方法(34154)
中国(29498)
(25748)
(24370)
业经(20926)
(19620)
(19436)
理论(18260)
(18020)
贸易(18006)
(17509)
地方(16800)
农业(16799)
教育(16483)
(16081)
银行(16048)
(15397)
(15299)
(14821)
财务(14748)
财务管理(14713)
(14083)
机构
大学(342134)
学院(337126)
管理(132505)
(131352)
经济(128241)
理学(113943)
理学院(112684)
管理学(110699)
管理学院(110093)
研究(108636)
中国(82364)
(73391)
科学(66066)
(64371)
(54013)
财经(50925)
(49584)
中心(49236)
研究所(48510)
(48282)
(47568)
师范(47238)
北京(47226)
业大(46938)
(46052)
(41013)
(39342)
经济学(39260)
师范大学(37990)
财经大学(37769)
基金
项目(220298)
科学(172779)
研究(167973)
基金(157245)
(134489)
国家(133292)
科学基金(114426)
社会(103666)
社会科(97863)
社会科学(97838)
(86072)
基金项目(83472)
教育(79060)
自然(72625)
(72449)
编号(71445)
自然科(70845)
自然科学(70828)
自然科学基金(69532)
资助(64716)
成果(60113)
课题(49329)
(49116)
重点(48823)
(46529)
(45806)
项目编号(44382)
大学(43213)
教育部(42734)
创新(42353)
期刊
(149178)
经济(149178)
研究(107510)
中国(66143)
教育(50398)
学报(49555)
管理(49046)
(48205)
科学(45066)
(44425)
大学(38872)
学学(34826)
农业(30889)
(30177)
金融(30177)
技术(28749)
业经(25690)
财经(24946)
经济研究(23407)
图书(21476)
(21346)
问题(20062)
理论(18220)
实践(16683)
(16683)
(15754)
技术经济(15667)
商业(15608)
科技(15549)
现代(15409)
共检索到506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冯小俊  韩慧  
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影响其就业问题的解决。本文以工作搜寻理论为研究视角,在借鉴工作搜寻理论与模型的基础上,从大学生微观主体视角,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宏观视角分析了影响我国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的因素,最后从转变就业观念、完善信息平台、提升搜寻能力、降低个人和企业搜寻成本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搜寻效率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秋慧  孙燕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主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过快;毕业生的思想和专业知识不适合雇主要求,就业观念滞后;就业岗位增长相对缓慢;就业市场不完善等。本文认为,适当控制大学招生规模;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有利于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瑞林  
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取得了显著成效,提前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目标,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就是一个难题。本文剖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詹明安  张辉  张燕华  
目前,大学毕业生数量几乎已占到社会新增可就业岗位的一半,他们的就业困境正在成为我国又一重大的社会问题。本文在分析历年社会可就业岗位总量和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岗位需求趋势的基础上,构造出能客观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的特征指标,并以此得出未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矛盾出现的高峰期,具有较强的定量分析特征,可供宏观经济研究者和决策者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月琳  闫希敏  
本研究关注当前大学生就业信息搜寻行为,着重探讨他们在搜寻就业信息时使用的信息源、使用特点及选择原因。研究以18位求职成功的大学毕业生作为样本,采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方法获取数据,通过定性与定量数据处理分析访谈数据。研究揭示,大学生主要选取两大类信息源,即线下和网络信息源。前者包括校园宣讲会、校园招聘会、社会实践和实习场所、社会关系等;后者则包括招聘网站、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网站、用人单位官网、校园BBS、社交网络等。此外,大学生在选择不同的信息源时主要从信息质量、信息数量、时间因素、反馈效率、成本、外部推力等维度考虑,并基于一定的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毕业生使用单一信息渠道的比例较低,综合使用多个搜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月琳  闫希敏  
[目的 /意义]探究大学毕业生搜寻就业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及其影响因素,以促进信息搜寻与信息成本研究的融合,启示高校可通过提高毕业生的信息素养、改善就业信息服务方式等,帮助大学生降低其就业信息搜寻成本。[方法 /过程]采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数据,样本来自某"985"高校的毕业生。利用SPSS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结论]研究发现,搜寻渠道、工作初衷(主动/被动/其他)、工作预期、社会资本、家庭影响、男/女朋友影响等6个因素显著影响就业信息搜寻成本,基于此,构建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搜寻成本影响因素模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敬宝  
基于对4657名工作5~20年的大学毕业生调查,立体展示我国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在职业发展初期、中期、后期的动态过程中,职业发展渠道畅通,多数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平均月薪、岗位级别、专业技术职称、管理级别、社会保障、专业对口、技能匹配、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不同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差异较大,分层现象明显,昔日同窗好友散落在晋升阶梯的不同层级,同时还存在人际关系、官本位影响大等晋升制度障碍。因此,政府要优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和晋升机制,明确职业发展的路径和努力的阶梯;大学毕业生在单位中也要努力工作并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推动职业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宏远  杨淼  徐永其  
通过分析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对当前金融危机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重新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全方位、系统化的就业应对措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曾燕波  
在我国就业人员总体人力资本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本不应成为问题,但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充分就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创建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战略。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群体,而且处于青年这一人生观与世界观尚未完成与成形的阶段,如果遭遇就业困难的挫折,轻则影响到自身健全人格的培养,重则会对社会安全带来隐患。作为高学历人群,大学生充分就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权的信心。本研究对此进行现象描述与总结,提出和谐社会背景下建立适应国情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兵  刘卫  胡蓉  
面向树达学院、城南学院、东方科技学院、涉外学院和北津学院5所独立院校的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就业率逐年下降、就业成本高、待业时间长、就业层次低、平均收入少、工作与所学专业脱节、应聘时自卑心理严重现状等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提出了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学生多元化择业等治理方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莎  肖云川  
高校毕业生对待就业存在"非理性"认知偏差,包括对就业前景的认知偏差、对就业目标及方向上的偏差、对大学生创业认识上的偏差等。应用前景理论对这些认知偏差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及建议,从而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做出积极的努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代锋  陈芳  
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制于多重原因和复杂要素。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高职毕业生社会资本具有潜在性和内在性、非理性和投机性、非对称性和失衡性、辐射性和渗透性,社会资本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原因包括严峻就业形势与择业环境、高职毕业生追求利益最大化、高职院校非正式制度的存在、高职毕业生社会网络关系的延伸。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丰富高职毕业生就业服务路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正式制度构建,用人主体搭建阳光健康的用人平台,引导高职毕业生充满正能量就业;高职毕业生树立人力资本意识,主动参与人才市场的公平竞争;社会各方协助完善高职毕业生公平择业机制与监督机制,营造和谐向上的就业氛围。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扬  
本研究运用大学毕业生调查数据,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大学毕业生专业与工作匹配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工资效应等。研究发现近三成大学毕业生的专业与工作不匹配;专业与工作匹配受专业本身的影响,即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匹配可能性有显著差异;专业与工作匹配还受到性别、学校特征以及实习经历等因素的显著影响;专业与工作不匹配会给毕业生带来工资效应。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就大学生就业匹配问题为相关部门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要武  赵泉  
本文在"控制—干预"的框架内,利用双差分模型及其扩展形式,评估了1999年以来高校扩招政策对大学新毕业生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尽管这个期间经济增长迅速,就业机会增多,但扩招还是导致大学新毕业生的劳动参与率下降,失业率上升,小时工资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