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7)
2023(6857)
2022(5766)
2021(5421)
2020(4645)
2019(10515)
2018(9992)
2017(20100)
2016(10718)
2015(11958)
2014(11667)
2013(11792)
2012(11135)
2011(9876)
2010(10020)
2009(8945)
2008(9118)
2007(8003)
2006(6588)
2005(5776)
作者
(30045)
(25081)
(25044)
(24015)
(16471)
(12171)
(11351)
(9729)
(9570)
(8980)
(8705)
(8512)
(8050)
(7979)
(7850)
(7764)
(7486)
(7405)
(7261)
(7227)
(6293)
(6155)
(6131)
(5755)
(5665)
(5648)
(5636)
(5461)
(5160)
(5029)
学科
(49987)
经济(49933)
管理(37248)
(36035)
(30350)
企业(30350)
方法(29617)
数学(27273)
数学方法(27097)
(15880)
中国(11413)
(10592)
(10116)
财务(10108)
财务管理(10084)
企业财务(9710)
技术(9646)
(9419)
业经(9204)
(8109)
金融(8109)
(8096)
(7951)
贸易(7943)
(7808)
银行(7798)
(7710)
地方(7610)
农业(7441)
(7333)
机构
大学(155703)
学院(152521)
(67553)
经济(66388)
管理(62937)
理学(55875)
理学院(55286)
管理学(54458)
管理学院(54155)
研究(46551)
中国(36625)
(33640)
(30825)
财经(26916)
科学(26792)
(24815)
(24106)
(22440)
中心(22386)
经济学(22236)
业大(21967)
(21730)
财经大学(20507)
经济学院(20402)
研究所(20207)
农业(18972)
北京(18735)
商学(18542)
商学院(18405)
(17613)
基金
项目(106674)
科学(86626)
基金(82292)
研究(75639)
(71401)
国家(70852)
科学基金(62441)
社会(52151)
社会科(49724)
社会科学(49714)
基金项目(43550)
自然(40682)
(39974)
自然科(39887)
自然科学(39877)
自然科学基金(39239)
教育(36140)
资助(34404)
(33666)
编号(27376)
(25662)
重点(23594)
(23055)
教育部(22844)
国家社会(22573)
人文(21993)
成果(21908)
创新(21520)
(21317)
科研(20899)
期刊
(64643)
经济(64643)
研究(43851)
中国(29042)
(27323)
学报(24471)
管理(22874)
科学(21691)
(20272)
大学(19397)
学学(18310)
(16476)
金融(16476)
财经(14497)
农业(13605)
教育(13507)
(12321)
技术(11832)
经济研究(11647)
业经(9571)
问题(8672)
统计(8551)
(8269)
技术经济(8016)
(7856)
(7548)
商业(7157)
科技(6970)
决策(6934)
(6919)
共检索到218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程延园  郭钟泽  
本研究基于工作需求-资源模型,从工作绩效在个体内动态变化的视角,探讨了每天水平上工作自主性通过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对角色内和角色外绩效的影响。采用经验取样的研究方法,通过对65个研究对象连续测量15个工作日的调查,获得975份个体内数据。多层次分析结果显示:(1)每日工作自主性对当天工作投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每日工作投入对当天角色内和角色外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3)每日工作投入部分中介当天工作自主性与角色内绩效、角色外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最后,本研究结果对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启示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淑华  王可心  
工作投入波动性越来越受到国外学者的重视,而国内相关的实证研究却较为缺乏。本研究基于情绪即信息理论和拓展—构建理论,探讨了工作投入在个体内动态变化的原因,尤其是每日的情绪、希望感的作用。采用经验取样法,通过对70名高校辅导员连续两周(10个工作日)的调查,获得670份个体内数据。多层次分析结果显示:(1)每日积极情绪正向预测每日希望感;每日消极情绪负向预测每日希望感;(2)每日希望感正向预测当天工作投入;(3)每日希望感在当天积极情绪与工作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当天消极情绪与工作投入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夏天添  张振铎  万鹏宇  
为探讨现代企业与高校之间技术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立足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以经验取样法为研究范式,以高管与高校之间技术转移体验及创新成效为对象,展开连续15周日记研究,结果发现:“高校—企业”技术转移会积极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规划性博弈与功利性博弈具有中介作用,技术吸收能力具有调节作用。由此证明,在“高校—企业”技术转移合作中,企业技术吸收能力水平在历经组织间博弈后,将显著调节由技术转化而形成的创新绩效增幅。建议相关企业主动开展创新合作,并通过均衡性博弈机制完善自身技术吸收体系,实现“高校—企业”技术转移“双赢”初衷。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赵蕾  翟心宇  
目前,员工建言行为的前因变量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工作特征模型、工作需求—资源模型、社会交换理论等经典理论为研究基础,探讨工作自主性通过影响工作投入对员工建言行为产生的影响,同时运用SPSS、AMOS、Mplus等分析软件,尝试性地分析主动性人格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工作自主性正向影响员工建言行为;工作投入在这一关系中起到不完全中介作用;主动性人格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强化了工作投入和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在管理实践中,为了获得更多高质量的员工建言行为,管理者应在工作方法、工作安排、工作标准等方面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性,并且时刻关注员工的身体健康和情绪状态,此外,通过适当的培训和激励来提升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也是极为重要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洁   吴茂娟   黄勇  
尽管企业日益重视工作场所中乐趣活动的积极作用,但学界对乐趣活动影响机制的探索仍然不足,且研究结果存在分歧。本研究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探讨乐趣活动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尤其是工作投入的瞬时中介作用和工作自主性的调节作用,拓展了乐趣活动对员工工作态度、行为的非线性影响,为理解乐趣活动与员工创新行为间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对三阶段时间滞后方法收集的领导和员工配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乐趣活动与工作投入和员工创新行为均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2)工作投入在乐趣活动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3)工作自主性调节了乐趣活动与工作投入的关系,以及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解释了现有研究对乐趣活动与员工创新之间关系存在分歧的原因,并为管理者合理安排工作场所乐趣活动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杭   王歆  
经济开发区的设立是产业政策的重要实践,对微观个体的人力资本投资和长期工作回报有重要影响。基于经济开发区的相关数据和人口普查微观调查数据,本文利用队列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经济开发区的设立对微观个体教育投入和长期工作回报的影响。研究发现:(1)由于教育的机会成本提高,经济开发区的设立在短期内降低了微观个体的受教育年限。(2)长期来看,若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发展与地区要素禀赋结构匹配程度较高,则受经济开发区设立影响的微观个体的收入水平与其他微观个体相比无显著差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范皑皑  丁小浩  
教育不但是个人人力资本积累的途径,也会形成个人职业的趋向和偏好。个人在工作中所获得的自主性是评价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方面,获得更多的工作自主性意味着获得更多的组织信任,能够更自由地安排工作,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由于不同学历层次的人对工作要求不同,所以是否在工作中获得自主性将会对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运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2004》的数据,通过对正在工作人群的研究发现,在同等受教育程度下,更多的工作自主性带来更大的工作满意度。不同受教育程度的群体,受过高等教育者更看重工作自主性。对他们而言,自主性工作环境带来的效用要高于高工资带来的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屠兴勇  王沂  刘雷洁  张怡萍  江静  
创造性问题解决已成为体现个体工作价值和维系组织持续发展的双重关键因素。创造性问题解决需要艰巨而广泛的反身过程,何以促进员工创造性问题解决亟需组织管理领域给出新颖的过程条件解释。基于目标定向理论作为上位理论,构建一个总效应调节模型来系统考察工作自主性与员工创造性问题解决之间的过程机制和情境条件效应。两个时点的问卷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工作自主性对创造性问题解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反身性在工作自主性和创造性问题解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创造力自我期望强化了工作自主性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研究结论深化反身性中介机制及其效用研究,丰富创造力自我期望的情境作用范围,为提升员工创造性问题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管理启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永春  
工业时代的工作逐渐背离了农业时代的工作所具有的自主性特征,这种背离贬低了工作者的尊严,剥夺了工作者的自由,瓦解了工作者积极的人生观。工作的自主性意味着工作者在工作中处于主体性地位,既是工作活动的执行者,又是工作活动的设计者,也是工作成果的分配者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者。简而言之,工作者的自由意志能够始终贯穿于整个工作活动之中,是自主性原则在工作中的核心所在。一、工作自主性的背离在农耕时代,人们的工作活动主要以种植五谷、饲养牲畜以及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晓丽  齐亚静  姚建欣  
以690名乡村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能动性的现状及其与教学自主权、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部分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动性尚有提升空间;乡村教师教学自主权和工作投入、专业发展能动性显著正相关;乡村教师工作投入在教学自主权与专业发展能动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玉玲  陈维政  胡冬梅  
组织依恋是研究员工—组织关系领域一个新的理论分支,指员工对组织的情感联结,用以解释员工对组织的信赖、归属和眷恋。通过深度访谈,发现组织投入是影响组织依恋的重要因素,但已有文献对二者的关系却研究不足。基于此,运用统计分析对组织投入与组织依恋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分析组织依恋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通过对35家企业的266份数据的跨层次分析,结果显示:组织投入对组织依恋以及组织依恋对工作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组织依恋在组织投入与工作绩效之间起到跨层次的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果,分别从组织和员工两个视角提出促进组织依恋的管理策略,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留住人才、激励人才,最终达到提升工作绩效的目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任华亮  郑莹  张庆垒  
工作幸福感和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争议。本研究引入能力与成长工作价值观和工作自主性两个调节变量,探讨工作幸福感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通过对6家企业353名员工与92名主管的配对调查获得数据,采用层级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幸福感对员工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能力与成长工作价值观对工作幸福感和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工作自主性能够调节能力与成长工作价值观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君锐  李万明  
员工建言对组织决策乃至长远发展都至关重要。文章首次将心理可得性、差错反感文化纳入工作自主性与建言行为的关系中进行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资源保存理论等,探讨了心理可得性作为中介变量,差错反感文化作为调节变量的影响机制。通过对新疆、河南、上海等地246份企业员工的调查问卷实证研究发现:工作自主性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建言行为,心理可得性在两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差错反感文化在两者间起负向调节作用。这对企业员工工作自主性的形成、心理可得性的培养、良好组织文化的建立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晓龙  程颖  
研究基于职业建构理论和情景交互理论,探讨职业适应力作为中介变量,工作自主性作为调节变量在前瞻性人格影响个体职业成长(内在职业成长与外在职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层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前瞻性人格对个体的内外在职业成长有显著正向影响;职业适应力在前瞻性人格与内在职业成长间表现出部分中介作用;工作自主性在前瞻性人格与外在职业成长关系间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晓龙  程颖  
研究基于职业建构理论和情景交互理论,探讨职业适应力作为中介变量,工作自主性作为调节变量在前瞻性人格影响个体职业成长(内在职业成长与外在职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层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前瞻性人格对个体的内外在职业成长有显著正向影响;职业适应力在前瞻性人格与内在职业成长间表现出部分中介作用;工作自主性在前瞻性人格与外在职业成长关系间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