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10)
2023(6355)
2022(5053)
2021(4848)
2020(4174)
2019(9678)
2018(9843)
2017(17937)
2016(9969)
2015(11609)
2014(11678)
2013(11100)
2012(9972)
2011(8903)
2010(9509)
2009(8229)
2008(8163)
2007(7380)
2006(6442)
2005(5796)
作者
(29317)
(24306)
(24190)
(23213)
(15566)
(11561)
(10981)
(9606)
(9159)
(8878)
(8370)
(8339)
(8022)
(7836)
(7546)
(7460)
(7441)
(7299)
(7169)
(7005)
(6184)
(6149)
(6116)
(5591)
(5562)
(5475)
(5462)
(5385)
(5075)
(4920)
学科
(37881)
经济(37858)
管理(31152)
(29456)
(25307)
企业(25307)
方法(21463)
数学(19334)
数学方法(18749)
技术(13963)
理论(10176)
中国(10149)
(9525)
教学(8938)
业经(7816)
(7701)
技术管理(7263)
教育(6988)
(6711)
农业(6410)
(5979)
贸易(5968)
(5827)
学法(5610)
教学法(5610)
(5596)
地方(5517)
(5498)
(5440)
(4925)
机构
学院(138628)
大学(136709)
管理(54204)
(49634)
经济(48313)
理学(46788)
理学院(46287)
管理学(44841)
管理学院(44608)
研究(43350)
中国(31899)
(30065)
科学(28749)
(23266)
业大(22537)
(22274)
(22259)
技术(21206)
(20729)
中心(20653)
研究所(20348)
北京(19083)
(18690)
师范(18462)
农业(18326)
(17835)
财经(16268)
(15923)
职业(15271)
(14803)
基金
项目(94554)
科学(73599)
研究(68811)
基金(65054)
(57393)
国家(56937)
科学基金(48995)
社会(40060)
(40049)
社会科(37965)
社会科学(37952)
教育(35295)
基金项目(33632)
(33260)
自然(33109)
自然科(32477)
自然科学(32472)
自然科学基金(31830)
编号(29152)
资助(28300)
成果(22760)
重点(21868)
课题(21463)
(21184)
(19976)
(19842)
创新(19701)
计划(18005)
科研(17769)
大学(17765)
期刊
(52490)
经济(52490)
研究(36911)
中国(36041)
教育(26973)
管理(22551)
学报(22464)
技术(20878)
(20518)
科学(20482)
大学(17379)
(16437)
学学(15918)
农业(14682)
职业(9827)
技术经济(9690)
统计(9530)
科技(9080)
(9063)
(9013)
图书(8848)
(8733)
金融(8733)
业经(8444)
经济研究(8130)
(7993)
论坛(7993)
决策(7789)
财经(7659)
(6643)
共检索到209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宇  钱逸秋  李文涛  刘艺柱  
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提升综合国力,化解新时代矛盾的着力点,需具备复合多元的知识储备、综合精专的能力素养和自由善性的道德情感。工作坊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以实践项目为主题单元的跨学科学习和训练,强调以问题解决方法和思维为目标的团队合作与创新,弘扬以德性智慧与共情能力为纽带的互相理解和尊重,能够完美契合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素质结构,具有独特性和优越性。工作坊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采用非评价式评论的人才评价方式,突出引导鼓励性评价,注重情境性评价,关注档案袋评价,以包容性、非功利性和鼓励性的方式引导学习者进行更多创新性尝试,提升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红艳  
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如师资团队的科研服务能力不强,师资力量和结构亟需加强和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和模式不明确等。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应用、开放办学的教育理念,建立以教学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教学评价作为高校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或缺的环节,既可以对教学效果做出判断和反馈,又可以验证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桃凤  罗菊兰  柳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红艳  
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如师资团队的科研服务能力不强,师资力量和结构亟需加强和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和模式不明确等。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应用、开放办学的教育理念,建立以教学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教学评价作为高校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或缺的环节,既可以对教学效果做出判断和反馈,又可以验证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黑力  
我国声乐领域出现"千人一面,千人同声"的现象由来已久,这与多数高校声乐学科培养方向雷同、学生学习技能单一直接相关。随着社会各行业对复合型声乐人才的需求日益普遍,我国声乐艺术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势在必行。在高校建立培养复合型声乐表演人才工作坊,是声乐艺术教育调整转型、满足人才需求的有效方式。实践证明,在高校建立培养复合型声乐表演人才工作坊,可将各学校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生成出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创造出新的声乐表演人才培养模式;亦可帮助各高校充分挖掘教学潜力,凸显学科特色,从而发挥我国各层级院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强  
通过对三类在职教师校本专业发展中问题的分析,构建了新任教师专业实践知识工作坊、不胜任教师教学问题诊所式工作坊、骨干教师流动工作坊,从而促进了教师团队合作性、自主参与性、自然真实性及灵活多样性的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夏建国  刘文华  
本文阐述了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和发展历程,结合技术体系的规定性、社会经济发展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指出发展本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教育是大势所趋,并从目标模式、发展模式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海  
本文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信息技术外包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相结合,促进自身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本文从外包行业人才要求、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外语能力培养、校企协同办学等多个角度,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技术外包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曾令华  
本文介绍了教练技术的思想与模式,并通过案例分析诠释了提升领导和管理人员培养部属能力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常静  
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专业设置缺乏灵活性、教学方式手段陈旧、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地方本科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任务。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对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邹广严  
中国大学自1999年开始扩招,2002年毛入学率突破15%大关,至今,在校生总规模先后超过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位居世界第一。对于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如此高速发展,国内专家学者的态度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中国高等教育自1895年第一所现代大学诞生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秀琴  蔺雪春  朱婧  
本文以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探索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研究行政管理专业定位与特色,提出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种方式以及实施方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帆  毛智勇  王玮  
应用型人才需要有其相对独立的培养路径和完整的培养体系。但是如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尚无统一定式。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创新地提出了"企业全程介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全程介入"通过与签约企业合作,以联合培养为导向,找准互利共赢切入点,吸引企业与学校联合,并"全程介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个教育教学和就业的全过程,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艺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必须强调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应用开发、研究、科学咨询和技术转换能力的训练,并体现出特色和特长。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其人才培养模式可概括为"六化",即市场化的专业方向、应用化的课程设置、模块化的教学内容、项目化的教学实践、多元化的产学合作、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力  
本文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必要性出发,分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而优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符合社会、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